第78章 二子过江(求票求追读)(1/2)
“呼~终於要到了!”
一位还在梳著总角的小童未等船靠岸停稳,早已急不耐地跳下船只,又小心翼翼的搀扶一位年龄更小一点的女童下了船。
而后在码头站定,遥望远方的土城,一瞬间变得眉开眼笑起来,“阿旌,我等漂泊千里,终於要到柴桑城啦!”
“騭弟,与你说过一路了,先父临故前已与我提前束髮、赐字,你该称我子旗。”
卫旌扛著一个大大的包袱,冷著脸说道。
“你我本是同年,为何要唤我为弟?你若不改口,我只唤你为阿旌!”
步騭双手叉腰,理直气壮。
“哧~”
卫旌瞥了他头上那两个小巧的髮髻,嗤笑一声,“虽是同年,然我已束髮,你却还梳著两条髮髻,我如何不能称你为弟?”
“不过是先父亡故太过突然,来不及为我束髮罢了。便是如此,我也是有表字的。早年之时,先父便属意『子山』二字为我作表。除非你我各以表字互称,否则我只管唤你阿旌。”
卫旌看了他两眼,终究嘆了口气,摇摇头,“罢了,便算我亏些,唤你这位总角小儿子山就是。”
未及十五便束髮赐字,不过是无奈之下的权宜之举。
“这就对了。”步騭满意的点点头,“子旗,你我本就有同乡之谊,此番不远千里,投奔刘使君,日后还当同心协力,肝胆相照才是。”
卫旌一脸无奈,费力扛著包裹的同时,另一只只手还是没忍住拍了拍脑门,“你乃淮阴人氏,属於下邳下辖。我乃庐陵郡人,哪里算是同乡?”
步騭才不在乎这些,嘻嘻一笑,“庐陵地处淮南,淮阴亦在淮南,距庐陵郡近,而下邳县远,你我不是同乡又是什么?”
自从卫旌在庐江偶遇带著妹妹一起南下的步騭,后者一直都是这种无理取闹的嬉笑样子。哪怕是同行了上千里路,卫旌仍然是有些不太习惯。
早在糜竺许褚等人率领大队人马自淮阴经过邗沟,乘船南下之时,步騭就已经亲眼目睹,只不过那会儿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打听了一番,才知道扬州来了个叫刘备的新任州牧。
一直到有商船从大江经过邗沟北上,带来了刘备將州治迁移到了柴桑,步騭才起了些心思。
刘备这位新的扬州牧,刚一到任就迫不及待的迁移州治,还一下就西迁了近千里远。
虽然不清楚刘备为何做出如此抉择,但是步騭清楚,这里边必然跟江东与淮南有关。
步騭虽然只有十三岁,但是对於天下局势的嗅觉很是敏锐,一见到这情况,立马决定带上妹妹步练师,不远千里去投奔刘备。
路过庐陵正好遇上了刚刚丧父,同样孤苦穷困的卫旌,一番言谈之后,便结伴同行。
“子旗,此去柴桑还有十余里路,天色已晚,我等不宜久留,还是早些动身吧。”
......
“哪里来的两个娃娃?”
张飞瞪著双眼,一旁的高渊与刘备面面相覷。
两个一看也就十三四岁的小朗,带著一个更小的女娃,居然说自己是从淮南乘船来到这千里之外的柴桑的?
卫旌不卑不亢,“庐陵卫旌,卫子旗,见过刘使君。”
“在下步騭,步子山,携幼妹步练师,见过刘使君,见过张將军,见过...”
步騭视线转到高渊身上,愣了愣神。张飞早些率领骑兵护送糜竺南下,他是见到过了,也打听到了名字。只是眼前这位明显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小郎又是何人?
步騭正在打量著高渊,高渊也在打量著他。
步騭?步练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