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际遇总相逢(1/2)
“天大干系?”
刘备疑惑,大手一挥,“且入帐详谈。”
高渊再次坐会还没凉透的座位上,这会儿也就他比较清閒,正好过来旁听一番。
蒋钦与周泰对视一眼,两人同时点点头。这是二人一开始就约定好的暗號,拱手道:
“使君新任扬州,於內情不慎了解,钦与幼平愿据实已告,还请使君不咎我二人往日之罪。”
刘备眉头一皱,璇璣三开,“公奕只管直言,往日扬州非我所治,二君之罪,既往不咎。”
“多谢使君!”
蒋钦再次施礼,“实不相瞒,我二人虽为九江豪族,实则並未积攒下什么钱財。往年汝南黄巾骤起,纵掠两淮。族中钱粮不举,又要接济乡民故交。无奈之下,我二人只得化身为贼,与江中湖上,劫掠过往船只,得些钱粮,贴补日常用度。”
想想也是,二人一个下蔡人氏,一个寿春,距离汝南不过咫尺之遥。当年的黄巾之乱,要是说没受到一点影响,那是绝无可能。
不过这俩人也足够坦率,刚见第一面,就亲口承认自己做过劫江贼了。
歷史上並未详细记载二人过往经歷。史书嘛,向来是惜墨如金,完全不在乎给后人出多大难题,大致写一写就行了,反正也不会因为字数多少就涨工资。
...跟工资没多大关係,最主要还是因为时代受限,写作成本太高。
且不说笔墨,但是最为廉价的竹子,製成竹简也是一道比较繁琐的工艺。
所有的毛刺都得打的平滑吧,最起码不能扎手,这就得靠著水磨工夫一点点打磨。
更何况想要流传后世,还得拿著小刀一点点篆刻,更是费时费力。
所谓万言值千金,工艺就得占了一小半。
撇过不谈。
刘备听完这番言语,一脸风轻云淡。天下大乱至今,民变匪匪变民这等事早已见怪不怪。大手一挥,示意蒋钦继续。
“我二人於五月末离家,率船隱藏於彭蠡泽湖湾处,只等益州来的蜀锦船。六月初,手下探得有人率大队船只经下游西来。”
“我等本以为是吴郡豪右。”蒋钦看了周泰一眼,“我二人世居九江,素与江东亲近,因此便想著放其离去。”
“后来手下人报,船上並未悬掛旗幡,遣人问话也不应答。心疑之下,我二人登船逼问,才知这只船队,乃是故刺史陈温所属。”
“陈温?所以...你们把陈温劫了?”
高渊精神一振,差点乐开了。
陈温受袁隗指使,將扬州府库席捲一空,若是被二人所劫,正应了那句“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回...”
蒋钦刚要拱手,却发现根本不知此人是谁,一双手僵在原地。
刘备“噢”了一声,帮忙介绍:
“此为高先生,乃...我之宾友,名渊,字子玄。”
“原来是高先生。”
蒋钦拱手,“回高先生的话,往日陈温在任之时,便於我等生有怨隙,此番其离开扬州,我二人岂能不报往日之仇,自是將其尽数截下。”
略作犹豫,“只不过...陈温此番升迁之后,便为中枢重臣,我等不敢害其性命,只能赠他一条小船,三五僕从,放其离去。”
“好!”
高渊一拍案几,倏然起身,“做得好啊!”
“陈温此人,本就是袁隗门生,受其指使,將扬州府库席捲而空,並未给玄德公留下半点钱粮,柴桑垦殖,近乎寸步难行!”
“二公义举。未曾想三家之仇,今日便一併报之!快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