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乱世的根本就是粮(1/2)
时间进入八月,柴桑的一切都在按照计划有序发展。
人力充足,柴桑城西已经搭建起一排排的宿舍。
炉窑日夜不息,水车带动的铁锥將一件件兵器锻造完毕,清点编號,再分发到新徵募的士卒手里。
陆氏送来的一批工匠,已经开始著手在彭蠡泽內修建全新的造船厂,准备按照高渊的要求打造新式船只。
高渊则按照大明宝船的相关记载,將龙骨铺设、尖底大船等理论传授给船匠总工,再辅以船队建设,之后便撇手不管,任由专业人士自行发挥。
这会的大船,无论是载人还是载货,江船还是海船,都是以平底为主。
比如甄氏运送粮食的货船,自乐安郡出发,一路南下绕过东莱,进入大江,都得紧贴海岸线,稍微有点风浪就要靠岸搁浅,否则就是一个船毁人亡的下场。
一提到甄氏,高渊就一肚子气。
大家明明说好了的,每年六十万石粮草,五年缴清,结果第一年你就公然违约,只送来三十万石算是怎么个事?
司马懿还没有对洛水发誓呢,你就开始公然违背社会良俗了?
“裴管事,你家女君如此行事,实在非君子所为,日后传將出去,恐怕於甄氏名声有损啊!”
高渊將契书抖的一阵抖擞,几乎从牙缝中吐出这句话。
“还请高先生恕罪。”
裴管事將姿態放得极低,“如今北方盗贼蜂起,青州黄巾侵略冀州东部诸郡,搅动沿海,我甄氏实在抽调不出足够的船只。”
“正是因此,女君才令仆多备礼物,以为赔罪之礼。”
“只待此行返归,仆定將另外三十万石粮草装船,亲自押运,第一时间便送往柴桑。”
听了他的话,高渊一阵撇嘴。
这一来一回就要耗费两个多月时间,到了十月份,天下局势早就跟今日大为不同了。
群雄討董在即,各路诸侯肯定要疯狂搜集一切资源,占据冀州的韩馥和袁绍在,怎么可能容许甄家將珍贵的粮草送出境?
至於契书,约定?
跟大义相比,契书又算个什么东西?
董卓祸国篡凶,废立天子,那是天下共敌。你刘备身为汉室宗亲,又是天子钦点的扬州牧守,你该不该为剷除奸凶出一份力?
你与甄家约定的粮食,该不该用来资助关东联军?
这一套话术下来,任谁也只能认栽,更何况刘备一心匡扶汉室,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自己辛辛苦苦“讹诈”来的粮草,还不是都落了空,送到日后这群敌手嘴里?
甄家是指望不上了,剩余的那两百七十万石粮草铁定打水漂了。
高渊暗恨恨地想著,不过这批船只倒是大有可为。
北方南下的流民越来越多,这些天几乎每日都有数百上千的流民从淮水一带迁徙南下,或在歷阳、江都一带,又或者在淮阴就开始登船,一路送往柴桑,加入用体力换取饱食的劳动者队伍里。
长此以往下去,光靠著购买以及现今府库存粮,早晚有消耗殆尽的一天。单靠著豫章一郡税收,完全抵不上日常消耗。
高渊需要儘快开闢新航路,將交州以南各大土族的粮食搬运到柴桑来。
南岭山群作为气候分界线,以南的广大地区便是岭南。
岭南气候湿暖,土地肥沃,大多一年两熟。更兼人口较少,消耗不大,属於天然粮仓。
交州以南的各大土族,也是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