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有客来(1/2)
“这位小郎,老夫问你,前方可是新任扬州牧,皇叔刘玄德的治所之地?”
彭蠡泽畔,糜芳正在埋头忙碌的时候,正遇到一人出言问话。
抬起头来一看,眼前之人面容苍老,几近六旬。然精神矍鑠,自有一副威仪。既像是传经授道的教书先生,又像是久居高位的朝中大臣。
再往长者身后一看,竟然还跟著两个小娘子。
年长的那个,约莫十五六岁,想是还未许人,並未及笄。年幼那个,约莫只有八九岁,与步练师相当,头上梳著两个尖尖的总角,圆润的小脸配上一双大眼睛。
许是看到了他疲於忙碌,不修边幅,汗水沾湿头髮,贴近面额,显得有些滑稽。
小丫头噗嗤一笑,偷偷捂住嘴角,又躲回了另一女子身后。
“回稟长者。”
糜芳不敢怠慢,赶忙正襟施礼,“如今扬州治所乃是柴桑县,正在此地向西二十里处。”
“原来还是位儒家君子?”
见他执礼相当標准,老者皱了皱眉,显然对他这幅模样有些不喜。
“回长者,小子出自...东海糜氏,並非儒家弟子。”
糜芳言语稍有停顿,面对这位一身大儒气质的长者,未免有些自惭形秽。
“糜氏?原来是商贾。”
老者自语一句,倒令糜芳的头垂得更低。
“罢,你且起来。”
若是一般的士人,面对商贾出身的糜芳,天然带有优越感。老者却只是淡淡一笑,虚虚一扶。
“老夫问你,刘玄德奉天子令,治理扬州。怎得不依管理,治居歷阳,反倒將治所迁到这西陲之地?”
扬州的核心就在淮南-吴郡一带,相较於前者,柴桑自然属於边陲。
“这...”
糜芳愣了愣,这里头的原因他还真不清楚。他平日只是依令行事,其中具体缘由,恐怕也只有自家那位兄长才能知晓一二。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不敢隱瞒长者,此事...芳实不知情。”
“原来你名为芳,可有表字?”
“小子表字子方。”
“糜子方。”老者点点头,“老夫蔡邕。”
“原来是蔡议郎,小子失敬!”
糜芳精神一振,赶紧再次施礼。
“无妨,你且隨老夫来。”
蔡邕领著糜芳走出凌乱的建设区,指著西边问道:
“前方二十里,可是刘玄德居处?”
“前方二十里乃是柴桑城。”
“我主刘玄德並不在城內居住,而是在城外大营中。”
蔡邕疑惑,“一州之长,不居城郭,反住大营,是何道理?”
糜芳笑著解释道,“因北方战乱,流民南迁,其中多有老幼。我主念及彼辈体弱,故曾下令,著老弱居於城郭,自己只在城外营中暂住。”
蔡邕恍然,“未曾想,这刘玄德还是仁德之人。”
继而心道,若果真如此,为何那些扬州士冠,每逢提及此人,只是闭口不言,或顾左右而言他?这般蹊蹺,害得老夫心痒难耐,直从吴郡跑到这豫章来,非要亲眼见一见不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