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有客来(2/2)
糜芳有些诧异,“议郎还未曾面见我主?”
“老夫於江中乘船西来,自彭蠡泽登岸,倒还未曾面见过刘使君。”
“原来如此。”
糜芳点点头,“若是长者不嫌弃,不若小子带路,请长者面见我主?”
“可。”
如今从北南来的已经超过三万人,主要聚居在柴桑以东,彭蠡泽以西这一片区域,所以刘备的营帐距离並不算远。
值营守卫的士卒见是糜芳亲来,一同隨行的也只是一些老弱以及女子,並未阻拦。
“小子为议郎通稟我主。”
糜芳刚要行动,就被蔡邕拦了下来,“无妨,老夫先左右看看。”
身为晚辈,且自卑心切,糜芳不敢多有阻拦,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
蔡邕一路走一路看,这会儿天色尚早,营中並无多少青壮,只有一些妇孺正在搬柴运粮,一车车的粮食送往江边洗淘,想来应该是在准备晚食。
黄髮垂髫的男娃女娃,在营地里追逐打闹,往来疯跑。
蔡邕看了一路,站在一座营帐前,感嘆一句:
“虽值困顿,衣食无虞,面有喜乐,如此美景,实不多见啊!”
忽而,旁边一座营帐传出爭吵声,引起了蔡邕的兴趣。
“抄写一百遍《纪效新书》?先生,不若你將俺这颗头颅割了去,也省的这般折磨人!”
“所谓『诚於平居之时,实心爱之,真如父子一家。』对於麾下士族,当『达士情』,『循士欲』,『恤伤病』,此为將之道也。”
“先生如此罚你,乃是爱你之举,欲使你通读书,成大器。怎得非凡不领情,反倒还要埋怨先生?”
这便是刘备在训斥张飞了。
“达士情,循士欲,恤伤病?倒是有些道理。”
蔡邕小声嘀咕一句,脚步放轻,又朝著营帐靠近几步。
糜芳有意阻拦,可刚一抬头,便看到蔡邕已经瞪了过来,眼中满含警告,当即脖子一缩,不敢再有言语。
“兄长怎得也偏向先生?俺不敢一时恼怒,打了那嚮导几下,兄长罚俺二十军棍也好。若是气不过,唤那人过来,俺只在这里,任由他鞭打一百下,便顶了这一百遍抄书也行。”
刘备大为头痛。所谓长兄如父,幼弟如子。自己这个三弟,向来是混不吝的。早年跟隨他时,就因为年纪太小,每多溺爱。平日里便是犯了过错,也只是提点几句,还都是轻言轻语,从没说过重话。
后来响应义勇,平定黄巾。战事繁忙,倒愈发忽略了对张飞的纠正和培养。
今日先生所提之议,倒是上上之策,一来小惩大诫,令其悔改。二来令其通读兵法,早晚必有长进,日后未必不会成为镇守一方的悍將。
这时,第三道声音传出,“翼德可还记得,去年我曾告知於你,世间有一人,武勇冠绝天下。”
“自是记得。”
“那人不但勇武冠绝天下,便是麾下士卒,也是悍勇之辈,衝锋陷阵无所不能。”
“若是日后翼德在战场时遇到那人,只恐武艺上比他不过,便是这率军一事,也大有不如。”
“哼!先生如何小瞧於俺?俺张飞不但勇武要胜过他,便是军略,也绝不甘居人后!”
“俺张飞在此立誓,从今往后,每日习练武艺三个时辰,抄诵兵书三个时辰。若是有违,兄长和先生如何惩罚,张飞无有不从!”
蔡邕只见大帐被人从里边一把掀起,一尊铁塔迎面而来,直直將自己撞飞。
“汝奈何人,缘何窥探我军中大营!”
“父亲!大人!”
张飞暴喝一声,就见两位娇滴滴的小娘子如飞而来,手忙脚乱的搀扶起地上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