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为天下首倡(1/2)
歷史的大势依然朝著固定的方向稳步推进,但是其中所有的细节,都发生了极大变化。
董卓胁迫何太后,成功废掉刘辩,转任为弘农王,新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而他自己,则自领太尉之职,加封郿侯。
隨著这道消息一起传来的,还有何太后、张让的儿媳何小妹,以及生母舞阳君一同被董卓鳩杀的讯息。
袁绍、曹操已经逃出了雒阳,一个前往冀州渤海,另一个则逃亡陈留。
还有一些其他零零碎碎的消息传来。
比如原本任大將军何进府掾的王匡,率领一支军队进入了河內郡,董卓为了安抚他,顺势將其封为河內太守。
原本奉何进之命,率军屯驻成皋的东郡太守桥瑁,听闻董卓祸乱朝堂,正在玩命赶回东郡。
骑都尉鲍信也是如此,原本在外边招募了一千多士卒,还没回到雒阳,何进已经身死。
密信中还有所提及,雒阳发生了一些传闻,鲍信曾鼓动袁绍奇袭董卓,结果袁绍没听。
等看到袁绍偷偷跑路,鲍信以为事泄,也慌了神,带著军队迅速东撤,大概率是回到自己的属地济北国了。
同样奉何进之命,前往并州募兵的武猛从事,张杨,率领数千之眾,听闻何进身死,也跑到了河內郡,与王匡一起隔著大河窥探中枢局势。
这仅仅是董卓入京还不到一个月就发生的事情。
以上这些人,都將是会盟討董的参与者。
“董卓逆贼,我势杀之!”
糜竺还未將得来的消息梳理完毕,刘备已然拍案而起。
作为满腔热血,一心匡扶汉室的刘备而言,再如何喜怒不形於色,听到天子被臣子所废,也是按捺不住心头升腾的怒火。
“唰!鏘!”
腰间宝剑抽出,寒光一闪,案几一角已被斩下。
这柄剑並非刘备的本命武器,而是高渊进行工艺改进之后打造出来的新武器。
名义上是剑,实际上是一柄单刃的细长直刀,兼具挥砍和劈刺的功能,可惜只有这一把——没办法,新工艺远未到达成熟的阶段,再加上铁器不足。高渊需要优先照顾关羽、张飞、赵云等需要上阵廝杀的武將,剩下的一些边角料,打造出来的武器,才能匀给刘备这位三军统帅。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好在豫章还是有一些煤矿以及铜铁矿的,之前因为盗贼也好,豪强也罢,都被私人占据。如今关羽总率大军,沿著赣水诸流清缴匪贼,顺势將一些矿藏收回到刘备手中。
可惜时日尚短,这些矿藏只能靠著俘获的劳力进行开採,產量远远提不上来。
而这把新製成武器头一次出鞘,斩下的不是敌酋的首级,只是一角桌案。
高渊总觉得有些可惜。
今日的议事不同以往。
当前留守柴桑的文武,一应到齐。
鲁肃、孙乾、简雍、糜竺、张飞、赵云、典韦,以及糜芳。
刘备归剑还鞘,冷冽扫视前方,“事不宜迟,给云长诸將传令,速速率军返回柴桑。待休整之后,我要挥军北上,剪除董卓,匡扶天子!”
“主公切勿衝动!”
鲁肃赶忙劝阻,“尚需从长计议!”
“董卓本就有两万西凉边军,如今吞併丁原部曲,又收纳雒阳诸军,此时恐怕麾下已有十万之眾。”
“且董卓麾下主力,皆是在西凉、并州这等边郡之地,百战而归的精锐。”
“我主只有万余步卒,八百骑卒。且兵甲不齐,士卒少经战阵。且雒阳远距千里,又是疲师远征,如何能抵得过百战之师,十万之眾?”
鲁肃说的很直白了,他只恐刘备怒气太大,以至於不听劝阻,执意出兵。只能狠狠泼上一盆凉水,先把火气浇灭再说。
刘备当然懂这个道理。
他恨吶!
他恨大汉好不容易熬过了灵帝,熬到了新帝登基,只要再等上三两年时间,新帝成长起来,没准就能改换一副新天地。
他恨外戚僭越执权,恨阉宦蒙蔽圣听,恨满朝文武姑且任之却无半点作为。
他恨党爭权斗,恨董卓欺凌天子,恨雒阳局势发展太快,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
“主公。”
赵云也出来说话,“敢请主公三思而后行。丹阳之士虽驍勇果劲,然操练时短,又只擅山战水战。我主有意发兵討贼,然董卓据守中枢,坐拥八关之险,各依地势,城高池深。单靠我扬州兵勇,断难有所进取。”
“董卓祸乱朝纲,人心离背。向者袁绍、王匡、张杨等,或逃离雒阳,或隔岸窥视。便是受了封赏,也不愿与董卓苟且。”
“云以为,董卓倒行逆施,欺凌天子。天下有识之辈,大都心怀汉室。不消三两月间,必有忠臣义举。主公只需秣兵歷马,静待一些时日,届时响应关东,再率大军北进,联合群雄,定可剿除国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