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103章 ,河鱼堡军户归心

第103章 ,河鱼堡军户归心(2/2)

目录
好书推荐: 红楼:朕贵为天子,开后宫怎么了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超品炼丹师:从照顾师姐开始炼丹 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我成为权臣死遁后,皇上黑化了 斩神:开局执掌命运,加入假面 女尊:没有龙王命,偏有龙王病 庆余年之范家嫡长子 重生42血染逃荒路 大学生创业,这不是有手就行?

过了好半响,一个士兵才带著略微颤抖的口吻,满是难以置信地问道:“您—您真要分土地给我们?”

徐晨目光坚定地环顾四周,语气沉稳有力:“没错,一户50亩!这土地本就是你们用汗水和鲜血守护的,本就该属於你们。

这分地之事刻不容缓,由里的麦子可不会等人。一旦確定哪个人分到哪块土地,那土地上的麦子自然也归你们所有。秋收迫在眉睫,大家早一日分完田,就能早一日收割麦子,莫要误了农时!”

“先生万岁!”

“先生万岁!”

剎那间,校场爆发出如雷般的欢呼。土兵们的情绪被彻底点燃,欢呼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对於他们来说,40两银子虽不是小数目,可与这50亩土地相比,实在是远远不及。银子总有完的一天,但这50亩土地,却如同家族延续的根基,能让他们的子孙后代衣食无忧,延续百年的生计。

台下的张献忠对看身旁的小第们感慨道:“俺老张活了大半辈子,还从未真正服过什么人。可今日,对大同社的这位徐先生,俺是彻彻底底地心服口服。几万两银子,人家说散就散;价值几十万的土地,也是说分就分。这般气魄,这样的胸襟,再看看榆林卫那些所谓的將门,整日里蝇营狗苟,简直云泥之別。依俺看,这位徐先生必定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俺老张决定了,从此追隨他,说不定还能搏个封妻荫子的前程!”

“俺们自然是追隨大哥您的!”刘祥毫不犹豫地回应道,眼神中透著坚定与忠诚。

艾进忠也跟著笑道:“嘿,这次不仅发了40两银子,还能分到价值200两银子的土地。俺以前从没想过,自己这条烂命居然能这么值钱。这时候不把命卖给徐先生,难道还卖给那连粮都剋扣不发的朝廷?大哥您跟著徐先生,俺就紧紧跟在大哥身后,咱们一起努力,爭取封妻荫子!”

接下来的几天,徐晨带看大同社的成员们,在河鱼堡四周忙碌地划分看田地。整个过程竟出人意料地顺利。

原本河鱼堡八成的土地都掌握在赵宝国以及那些百户和他们家丁手中,而余下不到两成的土地才归属於那些军户。平日里,这些军户为了生计,大多还不得不佃种赵宝国等军官的土地,勉强维持生活。

如今,一下子多出近5万亩土地可供分配,这对於军户们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惊喜。平日里那些因为生活琐事產生的小矛盾,此刻在这巨大的利益面前,

都变得微不足道。大家一门心思都扑在如何儘快得到属於自己的土地和土地上即將成熟的麦子上。

眾人齐心协力,忙碌了整整三天时间。终於,河鱼堡的每一块土地都重新有了新的主人。然而,所有人都还来不及细细品味得到土地的喜悦,便纷纷带著全家老小,迫不及待地奔向自家的田地,开始紧张地收割麦子。

徐晨见此情景,心中满是欣慰。他立刻命人从钢铁厂调来了3000把锋利的镰刀,还有20台崭新的打穀机,送到军户们手中,全力帮助他们收割麦子,確保这场关乎生计的秋收能够顺利完成。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九月二十三日,秋高气爽,天空万里无云。河鱼堡的军户们正忙碌在广的田地里,一片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徐晨带著护卫队的成员穿梭其中,他们正热心地帮助那些家中劳动力稀缺的军户收割粮食。

徐晨手中的镰刀崭新发亮,在阳光下闪烁著寒光。只见他动作嫻熟,每一次挥舞,都精准而有力,镰刀所过之处,三尺范围內的麦子齐刷刷地倒下,那利落的收割动作,儼然就是一位经验老到的老农。

来到这个世界已然两年有余,徐晨大半的时间都与田地紧密相连。丰富的实践积累,再加上他前世所学的理论知识,如今的他,已然称得上是一位颇有造诣的农学家。他精心撰写的《农经》,更是成为了大同社的农业宝典,社里的每一位成员都將其奉为圭桌,认真学习。

这部《农经》內容详实,涵盖广泛,都是纯乾货。从各类农家肥的巧妙调配,到火炕孵鸡的精细技巧;从蚯蚓养殖的门道,到青储饲料的製作方法,甚至还有人工授精等后世先进的农业技术一一只要是在这个时代具备技术条件能够实践的,徐晨都毫无保留地写进了书中,让大同社的成员们学习借鑑。

虽然短期內,大规模的显著改变尚未显现,但在这两年间,抗旱社下属的各个村庄,已然发生了一些令人欣喜的变化。各种家禽的数量明显增多,养羊的规模更是扩大了一倍。由於原本的基数较低,抗旱会下属各村的收入增长幅度颇为可观。

徐晨身旁的高小四热得满头大汁,豆大的汁珠顺看脸颊滚落,浸湿了他的衣衫。他忍不住小声抱怨道:“晨哥儿,您在高家寨的时候都没怎么下过田,如今倒好,跑到河鱼堡来给人家割麦子,这叫啥事儿啊!”

大壮直起身子,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汁水,隨即瞪了高小四一眼,没好气地说道:“有啥好抱怨的?晨哥儿现在做的可是大事!你要是真觉得给人家割麦子亏了,那你就回村去收自家的麦子唄!別在这儿瞎嘟囊。

1

高小四嘿嘿一笑,挠了挠头道:“俺哪能走啊,俺走了,谁来保护晨哥儿呀!”

自从上次大战过后,徐晨身边便有了一支五十人的护卫队。这些队员都是高家寨的青壮年,是他的子弟兵。

徐晨停下手中的动作,直起腰来,微笑著说道:“想当初我刚到高家寨的时候,年轻不懂事,还不明白农业乃是根本的道理。如今经歷了这么多,我算是彻底明白了。抗旱会从成立到现在,所做的一切努力,不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多收穫几斤粮食,过上好日子嘛!”

眾人听了徐晨这番话,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隨后又埋头继续劳作。

不知不觉,日上三竿,阳光变得越发毒辣,炽热的阳光烘烤著大地,连树上的知了声都显得有气无力,沉闷得让人心里发慌。

徐晨他们实在难耐这酷热,便躲到了树荫下休息。这时,一位老农带著他的儿子,提著一篮子饭食,缓缓朝徐晨走来。老农走到近前,微微躬身,一脸诚恳地说道:“先生,您別嫌弃某家准备的这些粗茶淡饭。”

徐晨连忙起身相迎,微笑著说道:“老人家客气了,快请坐。”

只见篮子里放著一些麵饼,还特意煮了几个鸡蛋,另外还有一碟咸菜。虽然算不上丰盛,但在这个时节,显然是老农特意精心准备用来招待他们的。

徐晨毫不做作,拿起麵饼便吃了起来,一边吃还一边称讚:“嗯,这麵饼味道真好。”

老人家见徐晨吃得津津有味,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隨后,两人便拉起了家常,主要是老人家在讲述,徐晨在一旁认真倾听。

老人家这一生,过得颇为坎坷。他共育有三子三女,然而在这个动盪的年代,生存本就艰难,最终只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顺利活到了成年。可命运並未就此放过他,大儿子不幸战死沙场,只留下了一个年幼的孙子。小儿子如今成了家里的顶樑柱,可家中的光景却是每况愈下。老人家回忆道,自己成年的时候,

家中尚有12亩土地,可等到小儿子成年,家里的土地却一亩不剩,如今只能靠著佃种赵宝国的由地,再加上时不时发的那点微薄军勉强维持生计。

家里还有三个孙子和一个孙女,在徐晨来到这里之前,一家人眼看著都要揭不开锅了。说到这儿,老人家的眼中泛起了泪,但很快又转为激动,声音微微颤抖地说道:“不过现在可好了,托先生的福,俺家分得了50亩土地,俺家的香火这下总算是可以延续下去了!”

说完,老人家转过头,看著自己的儿子刘祥,语重心长地说道:“祥哥儿,

徐先生可是咱们家的大恩人吶!你一定要跟著先生好好干,千万不可偷奸耍滑,

要不然爹也饶不了你。”

而后他指著眼前的土地道:“家里分的地,爹会用心照看好,绝不会再少一亩。”

刘祥赶忙点头,態度坚决地说道:“爹您放心,俺一定会跟著徐先生好好干,绝不让您失望!”

目录
新书推荐: 从机甲坟场开始无限进化 从民俗文字游戏开始救世 乃木坂之上行的坂 港综:从龙城岁月开始 难道我就是神 战锤:当狼王收养了赛亚人 照美冥:向水影大人献上忠诚 国运游戏王:只有我知晓卡图故事 没钱上学的我只能去当邪神了 领主:从打造植物要塞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