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没有袁崇焕的运气与崇禎大礼包(2/2)
贺人龙被徐晨的那一炮嚇得不轻,退到绥德州十里之外安营扎寨,静静地等待杜文焕的主流而徐晨也在翘首以盼自己后续的援兵,双方这几天倒也相安无事。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十一月十三日,绥德州,明军营地。
杜文焕的主力在贺人龙著急几天后终於赶到了,比他预计的要晚四天到达,
但好岁让他鬆口气。
因为对面的大同贼寇的兵力已经越来越多了,甚至连骑兵都开始在他营地四周侦查,杜文焕的主力再不来,贺人龙都想放弃这个营地了。
而榆林镇主力来的晚还是有原因的,比起一心想要报仇的贺人龙,榆林其他武將想的却是出来一趟不容易,不捞够就太亏了。
尤其是他们这次来的还是富裕的关中,和大漠完全是两回事。
大漠的蒙古人比他们还穷,两群叫子打来打去,除了死一片人其实抢不到什么东西。
关中就完全不同,虽然现在已经有些衰败了,繁华程度已经远远落后於江南,但也不是他们边疆可以比,关中隨便一个大户的钱財比他们这些將门上百年的积累都要多,隨便敲诈勒索一家,就能比得上他们一年的收益。
他们在这半年的剿匪作战当中,收穫五六万两白银,这都算是低的,十几方两才是这些將门普遍现象,杜文焕更是直接弄了三十万两,所以他才有底气把自家的扩编到1200人。
本来嘛,巡抚,镇守太监也要分一笔的,这也是惯例,也没有谁觉得这不正常,毕竟巡抚,镇守太监不拿,他们这些丘八怎么拿?
没有巡抚和镇守太监帮他们联络宫中和朝廷,打通其中的关节,光御史的奏摺就能把他们给淹死。
但当今天子登基发福利,十一月天子下指,召回天下所有的內侍,魏翔这位镇守太监,被锦衣卫压著回京。
没几天就传来消息,魏忠贤被当今天子给逼死了,延绥巡抚朱蒙童也也被召回京城,想到这位巡抚在榆林卫,大肆修建魏忠贤的生祠,生怕別人不知道,还一下子修了几十座,以天子对魏忠贤的仇恨,想来也是凶多吉少了。
榆林这支军队,顿时少了文官的指挥,镇守太监的监督。
杜文焕等大明將军顿时觉得天都明亮了三分,每个人都是激动的高喊,天子万岁。
崇禎这个大礼包一下子让他们多得了三成的钱財,差不多是百万两。
更重要的是回榆林卫的这一路,他们基本上处於无监管的状態,再也没有那些嶗叨烦躁的文官,也没有那些贪婪该死的太监,所以榆林其他將领非常珍惜这个机会,这个时候不捞就是傻子了,如此行军的速度自然不会快了。
杜文焕虽然是榆林总兵,但这些年大明的將门已经彻底封建军军阀化了,杜文焕手中的这支军队严格来说並不是大明朝廷的军队,而是他和其他一个个將门的军队,他只能算是一个领头人。
他下的决策对所有人有利,才能执行的下去,如果下面一个个军头全部反对,他的命令也是执行不下去的,当然他自己也想捞一笔,这也是其中最关键的原因之一。
至於他们这一路上地方的大族是士绅族哀豪不已,不少人都说要向朝廷告状杜文焕这些人是不会在意的,要是平时他还会紧张一些,这些大族在朝廷上也是有人,不是那么好惹的。但现在他们刚刚打了胜仗,丘八不抢东西那还是丘八,只怕朝廷都会感到紧张了。
而且这也是惯例了,打了胜仗,朝廷没钱搞赏他们,还不许他们自己拿。功过相抵,朝廷就不用放赏赐了,而且下次还能更好的使唤他们。
明军中军大帐。
榆林总兵杜文焕高坐首位,两旁则是榆林位各个將军。
贺人龙回报导:“眼前的大同贼有5000余人,他们火器特別多,除了火枪,
其他的武器寥寥无几,火炮也打的异常的准,几天前末將就差点被贼寇的火炮击中。”
“贼寇这不是在找死?”张仁杰异道,即便贼寇的火器比朝廷的好,不会炸膛有杀伤力,但这个时代火枪的射速太慢了,靠近了就会被人宰割,所以纯火器部队在这个时代几乎没有。
哪怕是那支名震天下的戚家军,火枪也只是占了很少的一部分,所以这些將门子弟根据自己往常的经验,认为这样一支军队缺陷非常大,开枪之后只能任人宰割。
姜文远笑道:“贼寇不通军事,这对我等来说可是天大的好消息,我等只需要用军户,消耗贼寇的弹药,再用家丁衝杀,定可以轻鬆斩杀贼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