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173章 ,数字不会骗人,但真相会刀人

第173章 ,数字不会骗人,但真相会刀人(1/2)

目录
好书推荐: 红楼:朕贵为天子,开后宫怎么了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超品炼丹师:从照顾师姐开始炼丹 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我成为权臣死遁后,皇上黑化了 斩神:开局执掌命运,加入假面 女尊:没有龙王命,偏有龙王病 庆余年之范家嫡长子 重生42血染逃荒路 大学生创业,这不是有手就行?

第173章 ,数字不会骗人,但真相会刀人

崇禎二年(1629年)八月五日,五原城,大同军招待所。

窗外的天色才刚刚泛起鱼肚白,那恼人的军號声便如一个准时的闹钟,划破了清晨的寧静。

紧接著,军人整齐而洪亮的喊叫声如同滚滚春雷,“1,2,3,4”的口號声有节奏地响彻了整座城池。

此时的五原城內,大部分都是周边辛勤劳作的农户,只有少量南来北往的商队在此驻足休息,

剩下的便是大同社军人了。这座城儼然就是一座戒备森严、充满活力的军营。

夏允彝、杜麟征、周立勛、徐孚远、彭宾三这几人原本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却被这喧闹的声音无情地吵醒。

他们一个个睡眼悍松,脸上满是疲惫之感,这也怪不得他们,从千里之外赶来,一路舟车劳顿。尤其是进入河套地区后,那广无垠的沙漠,热浪滚滚,黄沙漫天,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

而这两天,他们又兴致勃勃地里里外外把五原城逛了个遍。

他们穿梭在热闹的集市中,看著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来来往往的人群;走进整洁的街道,感受著井然有序的城市氛围;还参观了城中的工坊,见识了先进的生產技术。这一系列的活动,让他们消耗了大量的精力。

更重要的是,昨天晚上他们围坐在招待所的房间里,找了一堆大同社有关农业数据的书籍和报纸,打了一晚上的算盘珠子,他们一边爭论,一边不停地拨动著珠子,计算著各种数据,而后爭论著每一个数据。直到子时之后,他们才带著疲惫和思索,拖著沉重的身体上床入睡。即便他们年轻力壮,在如此高强度的消耗下,也很难快速地恢復精力。

几人迷迷糊糊地从床上爬起来,揉了揉松的睡眼,慢悠悠地走出房间去洗漱。

五原招待所的环境比他们想像中要好得多,建筑虽然算不上奢华,但乾净整洁,布局合理。让他们尤为惊讶的是,这里並不缺水。五原城靠近黄河河道,地下水十分充沛。当地的百姓只要在地上挖个一丈两丈深,就能打出水来。

招待所里安装了专门的压水井,只需轻轻一压,清澈的地下水便汨汨流出,完全能满足他们洗漱的需求。

夏允彝一边用手起一捧水,泼在脸上,试图让自己清醒一些,一边开口问道:“徐师呢,怎么没有看到他?”

杜麟征正拿著毛幣擦拭著脸,听到这话,隨口答道:“下乡去农场了,说是想记录一下当地的土地和气候环境,想要明白为什么土豆在河套能高產。徐师还特意让我们好好休息呢。”

周立勛原本还在无精打采压著压水井,听到杜麟征的话,不禁愣然,而后凑到眾人身边,小声说道:“徐师,是不是也想投靠大同社?”

杜麟征一听,立刻瞪大了眼睛,坚决反驳道:“徐师已经是官拜礼部尚书,朝廷对他不薄,徐师一生忠君爱国,又怎么可能背叛朝廷呢?”

可说著说著,他的声音越来越小,眼神也开始闪烁不定,显得越来越没有自信。

他们心里都清楚,这一路在大同社的地盘上,所到之处都是政通人和的景象。街道上,百姓们安居乐业,脸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农田里,庄稼长势喜人,一片丰收的景象;商业活动也十分繁荣,店铺林立,货物丰富。这就像是一个朝阳初升的世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而反观大明,近年来灾害不断,旱灾、水灾、蝗灾接而至,百姓们流离失所,饿遍野。朝廷內部,党爭不断,官员们贪污腐败之风盛行。整个国家就像一艘千疮百孔的大船,在风雨飘摇中摇摇欲坠,暮气沉沉。这两个世界的差距实在是太明显了,以至於他们对自己之前坚信的东西也开始產生了怀疑。

徐孚远看著大家沉默的样子,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见识了大同社之后,我越发地確定了大明的確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了。你们想想,大同社仅仅只有两府之地,部眾也不过百万,却能徵收到700万两银子的税收,这几乎接近朝廷税收的三分之一。而我大明,人口和地域是大同社的百倍之多,按道理来说,税收应该远远超过他们才对,可现实却差距如此之大,也是远超我得想像。”

其实,这一路上,大同社地盘上的繁荣景象虽然让他们感到惊讶,但他们內心深处还是有著一丝自信。

他们觉得自己饱读诗书,若主政一方,也能够治理得並並有条,不会比大同社逊色多少。

然而,当他们得知大同社凭藉有限的土地和人口,就能获得如此高额的税负时,这一事实就像一记重锤,狠狠地击碎了他们的三观。这700万两银子的税负,在大明,往往需要两三个富裕的行省才能办到。想到这里,他们的心情变得格外沉重,仿佛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心头。

杜麟征听到昨天討论的相关话题,身子猛地一颤,双手立刻扶住自己的脑袋,眉头紧紧皱成一团,脸上瞬间露出痛苦的神情,声音带著一丝颤抖道:“先不说这个话题。”

夏允彝、陈子龙等四人皆是一脸然。他们万万没想到,杜麟征竟然还没能从昨日的数字带来的衝击中恢復过来,甚至连提及此事都让他如此痛苦。

原来前日和徐晨爭论之后,杜麟征等五人依旧不服气,他们觉得大同社太极端了,士绅存在了上千年怎么就忽然扫下了歷史的舞台了。便再次找到徐晨展开辩论道:“如今士绅阶层確实存在腐化现象,这一点我们不否认。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也有不少好的士绅,他们心怀天下,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大同社不应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而应该消灭那些恶劣的劣绅,吸纳好的士绅,共同为天下谋福祉。”他们越说越激动,脸上满是对自己观点的篤定。

然而,徐晨却不想再与他们纠缠下去。徐晨招待他们,很大程度上是看在徐光启的面子上,在这个时间段上,如果达文西是西方的全才,那么徐光启则是东方的全才,他想留下徐光启,而非这五个固执己见的读书人。

徐晨本身对南明歷史了解並不多,南明那段混乱不堪的歷史,光是听闻就让人血压升高,他平时哪怕看穿越小说,也是看崇禎年间的小说,上一本看有关南明的小说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所以他也不了解这5个人的歷史。面对他们的纠缠,徐晨思索片刻,决定放出一个终极大招。

他神色平静说道:“既然你们如此坚持,那我给你们一个任务。你们去计算一下,大明士绅究竟从天下获取了多少利益。我可以把计算公式告诉你们,你们自己去算。”

说罢,便详细地阐述了那个简单却又极具衝击力的公式:不计算工商业收入,也不计算海外贸易的收入,只单纯计算农业的收入。具体而言,一是要確定天下有多少的田地,然后减去朝廷的税负,再减去百姓缴纳的田租之后的收穫,这就是大明士绅一年从天下获取的利益。

说完,徐晨鄙夷地看了他们一眼,冷冷道:“得出数字之后,你们可以捫心自问一下,大明的土绅配得到这么多財富吗?”

夏允彝几个人都是相对务实的读书人,他们对大明的田籍还是有所了解的。他们围坐在一起,

找到相关典籍,仔细地研究起来。

他们知道,如今官方记载的田籍大概是400万顷,但其中有大量偷税漏税的情况。於是,他们以太祖年间的田籍为基础,太祖年间田籍是800万顷,如今已经过了200多年,他们经过一番討论,

保守地计算,整个天下大概有上千方顷由地。

他们还考虑到大明的田地有好有坏,江南地区更是土地肥沃,可以一年两季,所以天下虽然旱灾不断,但他们得出天下每年可以收穫十亿石粮食的大致结论。

而朝廷每年的税负是2000万石左右,这个数字在全天下每年创造的財富面前,几乎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

他们从江南一路走到京城,又从京城走到河套,说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为过,他们了解到,北方的地租大概是五成左右,南方稍微高一点有六成,那些贪心的地主甚至会加到七成。

而大明的户籍人口虽然只有6000万左右,但他们知道为了躲避人头税和役,很多人都隱瞒了人口数量,这个数字翻到三倍到四倍之间是比较精准的,

接下来的一个晚上,他们把算盘珠子都给打烂了。书房里,算盘珠子瞬里啪啦的声音响个不停,他们时而皱眉思索,时而奋笔疾书,额头上满是汗珠。经过无数次的计算和核对,他们惊愣地得出结论:大明两万万百姓只能得到三亿~四亿石粮食,这些粮食勉强只能养活自己,只要有任何灾害,他们就有可能会饿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乃木坂之上行的坂 从民俗文字游戏开始救世 难道我就是神 港综:从龙城岁月开始 从机甲坟场开始无限进化 国运游戏王:只有我知晓卡图故事 战锤:当狼王收养了赛亚人 照美冥:向水影大人献上忠诚 领主:从打造植物要塞开始 没钱上学的我只能去当邪神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