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人人平等的《民法典》(1/2)
第184章 ,人人平等的《民法典》
崇禎二年(1629年)9月13日。
大同社第一次正式公民议会在眾人的期待与些许不安中开幕了。
儘管徐晨对这次议会极为重视,做了诸多筹备,但现场的情形却有些差强人意,整个议会开场就像个草台班子。
那些在台下说得慷慨激昂、个个宣称要当家做主的公民议员们,一到了这正式场合,
却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安静得如同鹤鶉,没人敢出头,也没人敢发言,原本预想中的热烈討论场面並未出现,显然大家都不想做出头鸟。
没办法徐晨只能第一个上台。他站神情庄重,当著大同社所有公民议员的面,颁布了《民法典》。
“在大同社范围內,所有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民事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当念出第一条內容时,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被这一条款震惊了。
《民法典》这一规定彻底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和特权,意味著不论出身、地位如何,每一个公民在民事法律关係中都具有平等的地位。
坐在徐晨正下方的刘永、李文兵、常五、贺六等人,內心不禁泛起层层波澜。
三年前在米脂,徐晨就曾说过类似的话,那时他们或许只是觉得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而如今,徐晨正式在这庄严的场合说出“人人平等”,他们知道天下將被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他们从未经歷过的时代即將开启。
夏允彝等在一旁旁观的人,內心也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但震动过后,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茫然。
夏允彝满脸疑惑地说道:“也就是说现在大同社的一个普通百姓地位都和徐先生这个都督地位一样了?”
在他的认知里,这应该是一件能让天下为之震动的大事,可现场却风平浪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更让他不解的是,现场的公民议员们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反应,他们或许认识这些字,但对於这些字组合在一起所代表的深刻意义,却似懂非懂,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徐光启听到夏允彝的话,一阵恍惚,喃喃道:“最起码在大同社的这片土地上,所有人都平等了,再也没有帝王了!”
这句话如同重锤一般,敲在夏允彝等人的心上。他们內心其实是厌恶君权至上的,可接受了几十年的传统教育,又让他们坚信皇权下的封建秩序才是真正安定天下的法则。这种內心的矛盾让他们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
杜麟征气愤之中带著一丝惶恐,他仿佛看到这个世界变得陌生而可怕,大声说道:“大同社如此倒反天罡,他们才是天下动乱的源头。”在他看来,大同社的这一举措无疑是在挑战传统的权威和秩序,必將引发天下大乱。
周立勛也陷入了沉思,他的內心同样复杂。一方面,他不想让皇权一直压在自己头顶;另一方面,他又对没有皇权的世界充满恐惧,这种陌生的世界让他感到害怕。他惶恐地说道:“大同社太过激了,天子拱垂而治即可,何必把天子都给废掉。”
徐孚远和彭宾三两人则沉默不语,他们只是觉得自己所认识的世界出现了一道裂痕,
以后再也回不去了。他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突然改变的世界,只是他们已经说不出任何话。
徐光启看著眾人迷茫的样子,语重心长地说道:“天下必然大乱,你们守住本心,以后是辅佐皇权,还是废除皇权,都要询问自己的本心,不要后悔即可。”
他的话仿佛一盏明灯,给眾人指明了方向,但眾人心中的困惑依然难以消散。
这时,韦富听到眾人的討论,冷笑道:“想要你腿子和本大爷平等,这是痴心妄想。”他的话充满了傲慢和偏见,完全没有理解“人人平等”的含义。
韦祁赶紧制止他:“蠢货,不要乱开口。”而后他看向徐晨,眼中既有敬佩又有一丝忌惮,说道:“不愧是搅动大明北方动盪不堪的叛逆,张角、黄巢之流也不如他。”
杜轩也皱著眉头说道:“天子肯定不会放过徐晨,朝廷也不会放过他,一场大战不可避免了。但如此一来,岳都堂只怕又要压榨我们了。”
在关中大战肯定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但从徐晨说出“人人平等”之后,他们就明白,朝廷是不可能詔安大同社,甚至必定主动进攻大同社,以维护天子的威严,这场大战已经无法避免,未来的局势將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
在颁布《民法典》引发眾人震动之后,徐晨紧接著又在公民议会上陆续颁布了《商法典》《刑罚典》《工匠僱佣法典》《教育法典》等一系列重要法令。
《商法典》中明確確定了私人財產不可侵犯的原则。这对於商贾们来说,无疑是一颗定心丸。长久以来,他们在大明的商业环境中,常常需要寻找官员作为保护伞,才能勉强保障自己的財產安全。如今,有了法律的明確保护,他们仿佛找到了真正的依靠。
像孔晨这样的商贾议员,听到“私人財產不可侵犯”这句话时,眼睛都亮了起来,觉得这句话简直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他们瞬间觉得大同社是真正能为他们著想的组织,是他们可以信赖的“自己人”。
私人財產不可侵犯,这就是徐晨的底线了,他不会加什么神圣的,要不然就真成了资本主义法典,你財產神圣不可侵犯,那工匠的生產价值是不是也神圣不可侵犯?
《刑罚典》全面废除了封建肉刑。这一举措体现了大同社在法治和人道方面的进步,
摒弃了以往残酷的刑罚方式,让刑罚更加具改造的功能。
《工匠僱佣法典》確立了4时辰当差时间和上五休二的休息制度,还设立了厚生金(换个词不容易禁)制度。
对於工匠们来说,这些规定意义重大。4时辰的工作时间让他们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来恢復体力和照顾家庭。
而上五休二的休息制度更是让他们有了规律的生活节奏,能让他们有时间去消费,扩大消费市场。
厚生金制度的出现,更是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不用担心年老之后失去收入来源,不至於陷入生活的困境。
大同工业区出身的公民议员都为这制度叫好,徐晨最开始招募他们的时候,就说过,
大同社在他们到了60岁会给他们养老,现在终於用法令的形式保证了他们未来的权利。
《教育法典》从法律上確定了义务教育。这意味著在大同社的范围內,每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了基础,也为大同社的长远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徐晨这个法典不能算是资本主义法典,只是走了个中间道路,勉强算是支持工业化的法典。
这些法令的颁布,让不同阶层的公民议员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保障,每个人都觉得自已受到了法律的保护。
但每个人还是觉得有一些法令不满,孔晨就对厚生金不满,他这又要交一笔钱。
这不就相当於工匠吃他的,喝他的,老了还让他来养。他这是做东家还是做儿子,没有这样的道理,工匠难道没有儿子?为什么不让他儿子来养。
但他最多也是內心不满,不敢发泄出来,毕竟这是都督府制定出来的制度,而且现在大同社范围內,市场不断的扩大,生意越来越好做,比起他损失的这点利益,他这两年得到的更多,所以这样的改革他们还能成。
其实改革最好的时候就是利益在扩大的时候,利益在增长的时候,哪怕损失一部分,
大家也能接受。
但无奈的是,人的认识是有落后性的,在上升期反而没有改的动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