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崇禎:今年是他当皇帝最艰难的一年(2/2)
甚至还有点心怀愧疚,这两个產业加起来一年都不知道能不能赚3万两,贺涵却打算以这两个產业为根基,编练出两营,一万新军。
更让崇禎惊的,贺涵还真做到了,贺涵从遵化,欒州招矿工,去长芦盐场招盐丁。还真招了1万新兵,补全秀子营缺额不说,还编练出一支5000人的神机营。
崇禎都感到神奇,就这么点钱,真能养这么多兵?
当然与之对应的,朝廷对贺涵的弹劾奏摺又开始增多了,甚至连英国公,定国公这些一向对朝廷事务没多少兴趣的勛贵也开始弹劾贺函,说他提督京师却不用勛贵之人,有结党营私,霍乱京城之嫌,还有说贺涵拥兵自重,图谋不轨之嫌。
这下连崇禎都感到奇怪,贺函耿直,经常戳破官员的谎话,得罪朝臣他还能理解,但大明的勛贵很少参与朝中事务,双方应该不会有交集才对。
即便贺涵是外將提督京营侵害了这些勛贵的利益,但这些人一般也很少用这样激烈的手段。
“爱卿是如何得罪英国公府的,如果是有误会的话,朕来给爱卿做保,双方把矛盾说开了就好,朕还希望两位爱卿共同为朝廷效力。”崇禎那找到贺函打算调节双方的矛盾。
崇禎当皇帝不到4年时间,被文武百官各种欺骗,现在他能相信的人不多,贺函算一个,大明的勛贵则是他最信任的势力。他还打算等贺涵边练完新军,平定辽东之后,给他一个辽东侯的爵位,让贺涵成为勛贵之一。
贺函淡然道:“这个矛盾太深了,即便是您也很难调和。”
而后贺涵命人把门头沟煤矿和长芦盐厂的帐目交给崇禎。
崇禎皇帝迟疑地接过帐本,缓缓翻开。当他看到帐本上的数字时,脸色瞬间大变,眼中满是震惊:“一个小小的门头沟煤矿,爱卿一个月居然能赚6万两,
长芦盐厂也赚了3万两,爱卿这是能点石成金吗?”他的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这个数字对於崇禎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大明如今的財政极其困难,全国一年的税收虽有2000多万,但其中近2000万都是小麦、大米、丝麻等实物。这些实物在折算和转运过程中,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真正能让朝廷自由支配的银子,一年也就400万两上下。而贺涵这两个產业,一个月就能赚9万两,一年下来就是百方两,这相当於朝廷可支配收入的两成多,说是富可敌国也不为过。
贺涵见状,赴忙解释道:“陛下,臣得到门头沟煤矿后,便开设了一个蜂窝煤製造厂,专门製造蜂窝煤和煤球炉。蜂窝煤的价格比煤炭低一半以上,所以不到一个月时间,这蜂窝煤场就已经霸占了京城的燃料市场。不过这个月利润高,
是因为卖出了大量的煤球炉。等京城所有家庭都有了煤球炉之后,每个月稳定的利润大致是3万两左右。”
崇禎皇帝还是有点惊讶,一个月3万两,一年下来也有36万两,这已经抵得上一个行省的税银了,煤炭居然如此赚钱,那为什么朝廷居然没几个矿税?
崇禎內心忽然想到一事,他一直看不上的爷爷,也就是万历皇帝,当年也因为矿税闹得天下动乱不堪,但现在一看这帐目,京城一地煤炭就能赚几十万两,
大明有千500座县城,光著煤炭的利益只怕就有几千万两,那其他矿石呢?当年这事只怕和自己想像的不同。
贺涵接著说道:“至於长芦盐厂,原本京城的盐场被英国公等勛贵占据。臣废除了一些不合理的朝廷政策,提升了每斤盐的购买价格,还採用了先进的晒盐技术,这个月长芦盐厂的產量已经提升了一倍。而且利润也没有其他勛贵来分,
所以一个月才能赚3万两。”
贺涵顿了顿,又说道:“陛下,如今臣与英国公等人的矛盾颇深。若陛下想要解决此事,臣只能把这两个產业重新还给他们,如此一来,朝廷编练新军的计划恐怕只能无疾而终了。”
崇禎皇帝听后,沉默了下来,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自己身为皇帝,一年四季捨不得买新的常服,紫禁城的蜡烛都捨不得多点几只,就是为了省点钱来养兵。可没想到,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勛贵们却霸占著朝廷百方两银子的產业,自己省的那点钱在这些巨额財富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贺涵看著崇禎皇帝的脸色,欲言又止。崇禎皇帝察觉到了他的异样,强压著內心的怒火,挤出一丝笑容说道:“朕还以为这天下就没有爱卿不敢说的事情,
现在看来还是有。如果连爱卿都不敢说的话,这天下就没人敢和朕说实话了。”
贺涵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说道:“陛下,如今朝廷財政空虚,却又要賑灾、对付叛逆,若不增加收入,实在难以应对这天下的局势。但由税却已经不能再加了,臣曾在关中亲歷大同社叛乱,这两年关中灾害连连,朝廷却还在不断加税,活不下去的百姓只能沦为流民,加入叛军,这就是大同叛逆崛起的主要原因。”
崇禎皇帝听后,长嘆一口气,说道:“百姓难,朕知道。但朕的难处,谁又知道呢?文武百官都向朕伸手要钱,好像朕的內库有一座金山一般。连老天爷都和朕作对,这两年不是这里受灾,就是那里闹害,整个天下就没有一处安稳之地,朕这个皇帝穷得还不如下面的臣子。”
贺涵思索片刻,接看说道:“陛下,光一座长芦盐场,就能弄到30多万银子,整个大明的盐场何止百座。其实按照太祖年间的盐引制度,我大明光一年收盐税就应该有1300万两银子。可如今,这些收入却被各级官员上下吞没,朝廷手里只剩下百万两。臣以为,与其增加田赋逼反农户,不如想办法增加盐税。一来盐税更好徵收,只要抓住儿个大盐商即可;二来那些盐商也不敢反抗朝廷,自古以来只听说过农户造反的,臣还从未听说过有商贾造反的。”
崇禎皇帝听了贺涵的话,整个人都懵了,半天反应不过来。他缓缓说道:“爱卿说朝廷原本应该徵收的盐税是1300万两银子?”
贺涵坚定地点了点头,说道:“是的,陛下。而且陛下也可以查两宋时期的盐税,两宋国土面积不如我大明,人口也不如我大明多,但他们的盐税却是我大明的几十倍。”
崇禎皇帝再也听不下去了,他只觉得自己的怒火已经快要衝破额头。他从未像今天这样想杀人,下面的臣子和盐商瓜分著上千万两的银子,却只给他这个天子100万两,他这个天子穿著打补丁的常服,为了一点银子而节衣缩食,下面的大臣就不顾大局的和盐商贪了上千万两盐税的利。
“我大明的臣子皆可杀!”崇禎皇帝愤怒地丟下这一句话,拂袖离开。
徐晨当初不经意间煽动的翅膀,歷经了5年时间,终於在大明的都城掀起了一场震撼的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