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分散投资的大族(2/2)
哪怕是他曹家,九代忠良,他为朝廷拼命可以,但是朝廷向他借钱那是万万不行。
耿如杞却不明白这点,他就觉得徐晨行,他也行。巡视黄河一线之后,严肃地对曹文詔说道:“曹参將,你要用心防守好黄河防线,不能让大同社有可乘之机。”
曹文詔恭敬地应道:“遵命,大人。”
然后耿如杞带著复杂的心情,骑马回太原城去了。
当晚,曹文昭找到自己的弟弟曹文耀说出了耿如杞想要在山西发行债券的消息。
曹文耀笑道:“耿巡抚这是穷疯了。居然还想用这种的方法来骗钱,朝廷的信用连纸都不如啊,要买就其他家买,反正俺家是不会买的。”
曹文詔问道:“洪蛟去哪里了?”
曹文耀带著一丝怒气说道:“这个逆子最近这段时间早出晚归,问他去哪里了,他就说和同窗聚会,也不知道和哪个败家子鬼混去了。”
曹文耀也是个武將,他有两个儿子曹变蛟、曹鼎蛟,继承著曹家的血脉,生得人高马大,都是能在万军之中取敌首级的猛將。
只有他这个小儿子,从小就展现出读书的天赋,不到20岁就考上了秀才。虽然算不得神童,但能在武將世家出个秀才,已经是非常难得了。曹家把他看成是读书的种子,投入了大量资源培养他。
曹文昭神色复杂地说:“只怕未来我曹家真要靠他成为顶樑柱。”
曹文耀不信地说道:“大哥,你太高看他了。今年让他去太原考乡试,没考中不说,
还在太原留恋了一个多月,哪有一点奋发图强的样子。”
曹文昭苦笑著说:“二弟,你不觉得大同报传入我山西太过迅速了吗?基本上只要过两三天,他们的报纸就会遍布整个山西行省。”
曹文耀说道:“小弟和他人討论过,应该是贼寇在山西行省安插了他们自己的人。大同贼寇最喜欢招揽那些穷读书人,只怕山西行省已经有不少穷童生、穷秀才被他们招揽了。”
现在山西行省大同市的报纸经常会张贴在,山西各县城的角落当,曹文耀他们討论之后认为,应该是贼寇的奸细已经遍布整个山西行省,他们也想抓人,只可惜现在整个山西行省基本瘫痪了,他们这些將门不是要防著大同社,就是要防著民变的百姓,根本没多少力量再来处理这些事情。
曹文昭点明道:“你就没有想过洪蛟也加入其中。”
“不可能,我曹家世代忠良—.”但曹文耀话还没说完,就忽然想起,自己这个儿子从太原回来之后就不对劲了,早出晚归也就算了,还如此神神秘秘。
现在一想,还真有可能加入乱党了。他也知道大同社惯会蛊惑青年读书人,关中几万读书人都被他们蛊惑了,他儿子未必不会受大同社的蛊惑。
“兄长,你早就知道此事了!”
曹文詔点头道:“大同军虽然没有进攻山西,但大同社和抗旱会却是早就进入山西了。不止是洪蛟,就大哥知道的,山西各大家族,都有家族子嗣进入其中。”
“这些人是疯了吗?大同社在关中做的什么事情他们都不知道吗,这个逆子是想带著大同军把我曹家给抄了不成。”曹文耀勃然大怒,在他心中,大同社可是所有士绅的敌人。
曹文詔头痛地说:“这就是大哥不让你去辽东的原因,以你这耿直的脾气去了辽东,
只怕要把自己给坑死。”
“现在是什么时局,天下大乱的时局,中原到处有流民造反,关外有女真人,关中有大同社,天下早就四分五裂了。”
“打天下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武將能打,是兵强马壮,是钱粮眾多,你自己数数看大同社缺了什么?”
曹文耀仔细一想,以徐晨鯨吞关中的实力来看,这天下最能打的人应该是他。而且他一个关中光税收就有2000万了,清洗大户又弄了3000多万两,整个天下最有钱的人也是他。粮食他也不缺,去年就弄了1000多万石,今年要不是旱灾,只怕他早就打出关中了。
有兵有钱,这天下还真最有可能落到徐晨手中。
但他为难地说:“即便徐晨能打,但他苛待士绅,而且我曹家世代忠良,我等怎能做那二臣。”
曹文詔说道:“为兄什么时候说过要背叛朝廷了,我曹家世代忠良的旗帜不会断在我们兄弟手中。但洪蛟他又没在朝廷为官,自然不需要为朝廷尽忠。”
而后他拉过曹文耀,小声道:“如今天下大乱,大族分散投靠各方,我曹家也要在大同社有自己的人,这样不管是朝廷镇压了叛乱,还是大同社得了天下,我曹家富贵的日子才能继续延传下去。”
是的,傅山他们终究还是太年轻,他们发展社员的举动,很快就被他们各自的家族知晓。知道之后,这些家族既没揭发,也没阻止。
崇禎4年天下的局势,已经和天启年间完全不同。朝廷还在持续的衰落当中,继失去辽东之后,朝廷再次失去了关中。女真人甚至打到了京城,差点再次上演一回靖康之耻。
就眼前这局势,如果士绅还认为天下仍在朝廷的掌握当中,那就有点自欺欺人了。
天下已经正式步入乱世当中,乱世有乱世的法则。这时候在想什么钱財,土地,那就是脑子有问题了,乱世当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家族延续下去。土地、財產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了。
关中大族被清洗很可怜,要是放在天下稳定的时候,他们定会毫不留情地声討,並要求朝廷镇压这些贼寇。但现在他们看到的却是,米脂原本只属於地方豪强的小家族,现在却一举成为了关中有名的大族,取代了原本那些大族的地位。
他们的家族想要躲过这场侵袭,抵抗大同社进攻是一种办法,融入大同社当中又是另一种办法。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朝廷也没有振奋的跡象,大同社反而势不可挡。大同社先占据关中,又消灭了盘踞在大漠的林丹汗,占据了大半个草原,现在的势力就相当於半个大秦王朝和半个蒙元王朝的结合体,是天下三大势力当中最强大的一方。那么融入大同社当中就是他们自然而然的选择了。
所以傅山他们在山西行省发展社员非常快,藉助太原乡试集中了整个山西行省的读书人,他们一个月时间,就在整个太原各州县遍布了大同社员。山西大族视而不见,甚至在暗中支持,他们本就缺一条搭上大同社的路,现在傅山的举动反而帮他们铺路了。
曹文耀反应过来后说道:“这是不是有点对不起陛下。”
曹文詔无奈地说:“有什么对不起的?难道你还想让曹家和大明一起陪葬不成?”
他想了想道:“咱家钱库有多少银子?”
曹文耀道:“大概有30万两吧。”
曹文詔道:“拿出20万的,让二叔去长安购买大同社的债券。”
曹文耀愣然道:“大哥,你刚刚不是说要忠於朝廷吗?”
曹文詔道:“俺忠於朝廷,但俺不信朝廷,二弟你自已说,这20万两银子,你觉得是去买巡抚所谓的债券还是去买大同社的债券?”
曹文耀想一想朝廷拖欠几年的军,內部的贪官污吏(包括他自己),把自己的钱交给朝廷,那不就是让这些贪官污吏去贪,这是傻子也不干了。
“当然是买大同社的债券,徐晨虽然是叛逆,但也是我们北方响噹噹的一条好汉,一个睡沫,一个钉,这些年买他债券的人哪个没有发財的。”
曹文詔道:“俺这也是为我曹家留条后路,大同社的政策已经是公开的,他们攻入山西行省,咱家的土地钱財估计是保不住了。但这些债券,不会受到抄家的影响,有这些钱在我曹家最起码有东山再起的资本。”
显然曹文詔是不看好朝廷能守住山西行省,在打不过的情况下,如何儘可能的减少家族的损失就成了他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