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264章 ,《封建土地论》

第264章 ,《封建土地论》(2/2)

目录
好书推荐: 红楼:朕贵为天子,开后宫怎么了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超品炼丹师:从照顾师姐开始炼丹 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我成为权臣死遁后,皇上黑化了 斩神:开局执掌命运,加入假面 女尊:没有龙王命,偏有龙王病 庆余年之范家嫡长子 重生42血染逃荒路 大学生创业,这不是有手就行?

而相对来说,麵粉厂、纺织厂等和柴米油盐相关的轻工业,利润高、回本快、技术要求低、市场大,则受到关中商贾的欢迎。就这两年,关中开办的作坊,一半都是纺织作坊。这么多人不断地投入,竞爭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徐晨听后想了想说道:“我倒是知道一个印染的方子,煤炭蒸馏成焦炭的过程会留下一种叫煤焦油的东西,这种东西是最好的染料合成剂,你可以找人试验一下,用这种煤焦油去印染布匹。”

其实,这倒不是徐晨想要给桑文增加一点难度,或者是增加纺织厂的技术研发能力。

而是他只知道煤焦油是合成染料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但如何合成,怎么印染,他一无所知。他不过是个高中毕业生,化学知识也只在高一学了一年,后面上网也不会没事去看什么化学知识。对於化工行业,他了解最多的也就是看工业流的小说时,经常会提到的“三酸两硷”,他也就知道这个名词,两硷是火硷、烧硷,三酸是硫酸、盐酸、硝酸。这就是徐晨知道的所有有关化学方面的知识了,这都是他托喜欢看工业流小说的福,看多了才知道这几个名词。

桑文微笑著说道:“我找人实验一番。”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徐晨的信任。

徐晨接著说道:“你要学会抓大放小,整合大同社的官营纺织厂,形成规模优势,有些不赚钱的作坊该放弃就要放弃。”

桑文皱起眉头,担忧地说道:“但纺织厂的工匠怎么办?”

徐晨思考了一下,说道:“有技术的就安排到其他的纺织厂,也可以把作坊交给那些工匠,让他们自己经营看看。”

看多了后世的事情,他知道正常的更新换代是不能阻止,弄企业就要抓效率,在社会平均效率之下的作坊该关就要关,要不然这些作坊就要像癌细胞一样吞噬都督府的钱財。

接下来的几天,徐晨整日埋首於书房之中,他时而翻阅著堆积如山的书籍资料,时而奋笔疾书,不断地寻找数据来填充《封建土地论》。每一个数据他都仔细斟酌,力求精准无误。完成初稿后,他文反覆修改了多次。

终於,他將修改好的《封建土地论》交给了刘永等人。刘永等人围坐在一起,神情专注地阅读著文章。隨著阅读的深入,他们的脸上逐渐露出了激动的神情。这篇文章犹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了封建王朝的根基。

李文兵读完后,不禁感嘆道:“先生此文一出,天下再也回不去了。以后天下英雄若还妄图爭夺天下,建立一姓之王朝,不过是一自私小人。”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慨。

按照这篇文章的推导,只要是封建王朝,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土地兼併的问题。土地兼併导致百姓失去土地,流离失所,成为流民。这些流民为了生存,最终会揭竿而起,推翻这个王朝。

从秦皇汉武到唐宋元,甚至现在的大明,这些王朝的覆灭都和土地兼併有关。解决不了土地私有制的困局,这个王朝必然会走向覆灭。

这篇文章最关键点就在於推导证明家天下是一条错误的道路。如果爭霸天下一开始就走在错误的道路上,天下的英雄豪杰又怎会支持这样的人。

徐晨的这篇文章就像是一颗重磅炸弹,戳破了那些封建帝王想要建立万世王朝的美梦。

刘永笑道:“某觉得这篇文章最重要的出,这是告诉了农户,那些地主士绅对他们的压榨有多残酷,拿走了他们多少財富,一年七八亿石財富。”

然后他冷哼一声道:“比起这笔財富,他们所谓的修桥铺路,那简直就是在笑话,再看看这场前所未有的旱灾,他们只要稍微拿出一成不到的粮食,就可以平息这场旱灾,但他们却没有人愿意拿出这笔粮食,眼睁睁的看著几百万农户成为饿,看著他们活生生的被饿死。这不单单是天灾,更是人祸,先生这篇文章揭露了他们虚偽面目。”

蒋乡泉道:“先生要把这篇文章刊登在《大同报》的头版头条,这就是我们大同社项目那些地主士绅发动战斗的號角,他们虚偽航脏的面目已经被我们揭露,现在要天下人都看清楚他们五陋的面目。

我会在十日內便可让整个大明北方,一个月后整个大明都会看到先生这篇文章。”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想要让这篇文章传播出去的急切。

李文兵接著说道:“我倒是认为这篇文章要让大同社员学习。我们还有不少社员,抱著打天下、坐江山的那套封建想法,这种想法是极其危险的。要是都督府没有满足他们的想法,他们还会认为是我们亏待了他们这些功臣。

但现在告诉他们,我们建立大同社不是要搞封建君臣贵族那一套,打天下是为了建立公天下,是为了让天下人能过上大同世界的日子。”

李文兵一直做监管大同社员的事务,所以他反而是整个大同市最了解社员墮落的人。

他看著曾经一个个有为的青年,成为了县令官员,就快速的腐化墮落,学著大明的官员,聘请师爷,想办法中饱私囊,贪污腐化,成为了大家原本唾弃的人。

最关键的是他们並不认为自已错了,被他抓住之后还振振有词道:“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某摊的弄点银子连大明官员十分之一都没有,这本就是大明官场的潜规则,都督府如此亏待贤才,还怎么获取天下。”

李文兵自然不听他们的狡辩,直接按他们犯罪的程度,或是吊死,或是发配到哈密种草。

社员这种打天下坐天下的想法却让李文兵感到了危机。

徐晨赞同地点点头,说道:“的確,在出兵之前,要让所有社员学习一番,清理他们脑海当中那套封建君王的制度。要让他们明白我们现在打天下,不是为了我徐晨当皇帝,

也不是为了他们当公侯。如果他们接受不了,大家也可以好聚好散。”

刘永皱著眉头,担忧地说道:“大战將至,现在让那些士兵军官失望只怕会影响接下来的战斗吧。”

徐晨坚定地说道:“我大同社不讲那套“千军易得,一將难求”的封建制度。我们讲的是上下同欲、上下同心,让士兵们清楚为什么而战,大同军反而可以爆发更强大的战斗力,所以不用担心军队战斗力下降。”

“现在讲清楚了反而更好,认可这一条,大家志同道合,就是同志一起作战工作;志不同道不合,不如提前分道扬,大家好聚好散,也不至於两相看厌。”

徐晨有这样的底气,是因为他建立的是一套独特的体系。他是一个生活在工业化时代的人,习惯了组织化、標准化的生活,並且將这种习惯带到了大同社。

在军事方面,大同社的火枪、火炮追求標准化和精確化。零件要標准化、通用化,火药定量也要標准化,生產的子弹炮弹也追求標准化,儘量使其威力和射程达到一致。对军事的训练更是如此,班排一级有详细的训练手册,连营一级也有专门的训练手册,旅师一级也有训练和作战的手册。各级体系完善,分工明確,把作战达到標准化、规范化。

所以在大同军当中,没有哪个人是不可缺少的,也不存在兵不识將、將不识兵的问题。

因为大家用的都是同一套的练兵守则和作战方略。这个连长调到那个连一样可以指挥士兵作战,这个团长调到那个团也是一样可以指挥作战。

徐晨也不怕大同社的將领离开,因为离开了这套工业化的作战体系,除非他们能重新打造一套这样的体系,不然的话他们学的本领连三成都发挥不出来。

而且除了军队之外,这套標准也在都督府普及。现在村一级有村守则,乡镇一级也有政务手册,后面县、府乃至整个都督府都在逐步完善相关標准。徐晨召集那些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统计他们日常会遇到的任务,然后按照標准化制定处理这些任务的流程,再根据他们日常处理政务的表现进行考核。

这套体系虽然只是刚刚出现形,却让大同社的成员们极其难受。毕竟他们是封建时代的人,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心理,都深受封建时代生活习性的影响。现在一下子被徐晨拔高到近工业时代,各种规章制度让他们觉得如同锁一样捆绑住了自己,让他们感觉到极其难受和挣扎。

但这套制度对大同社非常好,大同社本就是一个为工业化体系搭建的,需要的官员比封建时代多了10倍,处理的政务也比封建时代的政务多几十倍,而这套体系可以最低廉的价格,最短的时间,把有文字基础的读书人,培养成为一个相对合格的政务人员,可以处理一方面事务的主管。

而之所以大同社內部没有爆发巨大的矛盾,主要是因为都督府在快速扩张。不到5年的时间,大同社从占据一县之地变成了占据整个关中。单以地盘而言,大同社已经不比大明差多少。在这5年当中,有无数的大同社员,原本是普通的田舍郎,没两年就变成了县令、知州、知府。这不是一个两个的特例,而是有大量这样的事。巨大的晋升空间平息了大家的怨愤,让大家在难受和挣扎中,依然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目录
新书推荐: 没钱上学的我只能去当邪神了 乃木坂之上行的坂 难道我就是神 从机甲坟场开始无限进化 从民俗文字游戏开始救世 战锤:当狼王收养了赛亚人 照美冥:向水影大人献上忠诚 领主:从打造植物要塞开始 国运游戏王:只有我知晓卡图故事 港综:从龙城岁月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