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福威自用与被现实捶打的崇禎(2/2)
大明的钱庄体系极其繁华,沈三叔倒也不在意,只要这些银票能换到货物就可以。
钱到手之后,沈三叔一方面购买高档的蜀锦和便宜的铁锅,而后又开始招以前和他出海的伙计,招募到68个老伙计,还购买了一些火枪刀剑,连虎尊炮都弄了两门。
这些都是明军的制式武器,杨秀头是看不上的,而这一个时代要开展海上贸易,没有武力保护是不行的,所以他低价倾销给了这些海商。
货物准备好了,淡水,食物,武器装备,信任的伙计也准备好,沈三叔的海船,在天津港扬帆起航。
他们將会去日本,比起朝鲜,日本不但人口多,更加安全,哪怕是他在天津也知道女真人不时的打劫朝鲜人,只怕朝鲜也没多少粮食。
扬帆起航之后,沈三叔他们都极其高兴,甚至载歌载舞,引唱高歌。
只有沈良依旧和以前一样。沈三叔找到他小声道:“如果你不愿意待在大同社的地盘,你就待在日本,然后再乘海船去江南。”
沈良摇头道:“大同社已经占据北方了,其攻势如火,没有任何一个势力能阻挡他们,上一个能如此快统一北方的还是李唐,侄儿即便是去了江南,不过在做一次囚徒而已。”
大同社这次攻占北方太顺利,太快了,10月发动进攻,2月就彻底占据了北京,只了4个月时间就鯨吞了整个北方,任何一个有识之士都明白,江南是不可能阻挡大同社的。
沈三叔道:“那你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安心的留在北方,只要有这艘船在,咱家依旧可以富贵。”
沈良苦笑道:“侄儿只是不知道以后该做什么好?”
沈三叔道:“那你就先跟著三叔等想到了自己要做什么再去做。”
而在天津卫当中,像沈家这样庆幸自己逃出升天的家族为数不少,绝大多数都是那些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家族,大同社把店铺还给他们,还给他们一定的启动资金。
这些家族个个感恩戴德,没有一个敢抱怨的,本来他们以为是抄家的,结果没想到还能保留一些家產。
先给一棒子,再给几颗甜枣,这些人才能感恩戴德,要不然像大明那样,他们只会蹬鼻子上脸。
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2月15日,京城。
崇禎带著他两个老婆,王承恩,王之极五人,在正阳门大街,登记了京师百姓的户籍。
崇禎他们亲手把神机营营房改造一番之后,他们劳动改造的主要內容就是登记京师百姓的户籍。
这件事对大同社来说极其重要,北方的旱灾尚未结束,北方想要不饿死人,对外购买粮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粮食定额制度才是根本。
而想要粮食定额就必须要统计人口,京城就有上百万人口,想要登记如此庞大的人口,顺天府几百官吏,加上上千大同社员和抗旱会员也是远远不够,於是傅山就想到了关押在神机营房的大明贵族高官,这些人都是识文,认字,哪怕是他们的妻儿也是有文化的,多了这几千人登记户籍的速度会提升三倍以上。
於是崇禎他们就成为了大同社第一批临时的统计员,分散在京城各个市坊,统计当地的人口和户籍。
崇禎面无表情问道:“姓名?”
“宋老拴。”
“那是外號,不是名字。”
中年人想了想道:“好像俺父母请秀才给俺取了个名字叫宋义,只是没人叫都叫俺宋老。”
崇禎面无表情写一下宋义两个字。
“家里有几口人,分別叫什么?”
“三口,还有两个孩子,大头,毛孩,都是男孩。”
崇禎皱眉头道:“你没有父母和妻子吗,这不是让你们交人头税,他们如果不登记的话,以后连粮本都没有,就没办法领低价的粮。”
宋义伤心道:“俺爹俺娘前年饿死了,婆娘也在去年饿死了,要不是大同军打过来,俺和俺两个娃也要饿死。”
崇禎默然无语,中原大旱饿死百姓也就算了,京城这样的首善之地也饿死了这么多百姓。
他脑海当中不由得回想起朱猛说的那句话“你本事很一般,当皇帝更差。”
他越不想承认现实,现实越是在锤打他同时他不由得想到徐晨,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徐晨真没有进入紫禁城,更让他感到莫名其妙的,
徐晨不进紫禁城,更不待在京城,而是带看亲卫在京城乡村,他倒是一点都不担心自已的危险。
再想到他在大同报上看到徐晨的事跡,不是在凤翔府,就是在同州府,耀州,不是在农村,就是在作坊,待在长安城的次数屈指可数,这好像就是一个閒不下来的人,总是要到处乱逛,给崇禎的感觉就是望之不似人君。
偏偏这样一个忘之不是人君之人,就能组建出一支强大的大同军,几年时间就占据了大明的北方,崇禎不明百自己为什么会输给他。
“孩子的名字,这可是在登记户籍,没登上的以后连粮食都领不了。”
宋义苦著脸道:“俺没钱给秀才取名字的叫著,看您的样子也是个读书人,要不您给取个唄?
崇禎想了想道:“就叫宋英,宋杰吧,希望你两个孩子以后能成为英雄豪杰。”
宋义马上行礼道:“多谢先生了。”
就这样完成了宋义家的户籍登记,后面排队的人上来。
崇禎边登记边看的四周,发现除了两个士兵在市坊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士兵在看著他,虽然暗中有没有他不清楚,但看守他这么鬆散,显然大同社並不太重视他。
崇禎感到一阵屈辱,徐晨和大同社真是在无视他,完全不在意他是不是真会逃离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