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337章 ,中年叛逆

第337章 ,中年叛逆(1/2)

目录
好书推荐: 红楼:朕贵为天子,开后宫怎么了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超品炼丹师:从照顾师姐开始炼丹 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我成为权臣死遁后,皇上黑化了 斩神:开局执掌命运,加入假面 女尊:没有龙王命,偏有龙王病 庆余年之范家嫡长子 重生42血染逃荒路 大学生创业,这不是有手就行?

第337章 ,中年叛逆

大同九年(公元1633年)三月初三,苏州城,同里坊。

苏州城乍暖还寒,微风中带著丝丝缕缕春雨的湿润。任府的祠堂里,气氛却压抑得如同即將爆发的火山。

任大任直挺挺地跪在祠堂中央的青砖地上,头微微扬起,眼神中带著一种倔强和决然。任老太公站在他面前,手中紧紧握著一根戒尺,那戒尺在微微颤抖,仿佛也在宣泄著老人內心的愤怒。

“你也是快三十的人了!”任老太公怒目圆睁,声如洪钟,每一个字都重重地砸在任大任的心头。

“不好好准备科举,考中进士,光宗耀祖,却跟著张溥胡作非为,败坏家业,你这是想气死老夫不成?”老人的声音在祠堂里迴荡,惊得樑上的燕子扑棱著翅膀飞了出去。

任家在江南这片人文薈萃之地,虽算不得顶级豪门,但也是诗书传家的门第。祖上曾出过一名进士、五名举人,往昔的荣耀如同褪色的锦缎,仍在家族的记忆中熠熠生辉。

任大任无疑是任家这一代的读书种子。他自幼聪慧好学,对经史子集有著浓厚的兴趣,几年前便一举中举,任老太公当时十分的欣慰,虽然他没有中进士,但他的儿子却非常有希望中进士。

任大任本应在崇禎四年参加秋闈,要是能考中进士便可以一起光大门眉,振兴家族,可命运弄人,这几年战事频仍,大明王朝风雨飘摇,北方大片土地被大同社攻占,连天子都被俘虏了,科举自然也被迫停摆。

去年南明朝廷也曾有人提议重开科举,然而那时的朝廷如惊弓之鸟。北方的大同社如同高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南明朝廷上下都在为抵御大同社的可能进攻而整军备战,哪还有精力顾及科举之事。

直到確定大同社要整修黄河,不再有大规模南下的跡象,南明朝廷才稍稍鬆了口气,科举之事这才被重新提上日程。

任老太公对任大任寄予了全部的希望。在竞爭激烈的江南,十六岁考中秀,二十二岁就考中举人,这虽然算不上是神童,也是天赋异稟的读书种子。

任老太公盼望著他能考中进士,延续家族的辉煌。毕竟任家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出过进士了,若再这样下去,家族的官宦地位將岌岌可危,在江南的声望也会如落日余暉般逐渐黯淡。

却没想到在这考科举的关键时刻,一直乖巧听话的儿子,居然开始叛逆起来,任老太公只觉得天都要塌了。

任大任抬起头道:“父亲,大明都快没了,还考什么科举?人家大同社可不承认什么举人、进士,也不讲什么免税、掛靠那一套。”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在寂静的祠堂里却清晰可闻,大同社对任家的叔伯来说,是不可名状的恶魔,哪怕听到这个名字,也让他们內心胆寒,冷汗直流。

“啪!”任老太公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举起戒尺重重地打在任大任身上。这一戒尺仿佛打在了他的心头,老人气得浑身颤抖,大声呵斥道:“无君无父!且不说朝廷还没完,即便大同社占了天下,那也是要以科举选拔人才的。”

任大任咬了咬牙,强忍著身上的疼痛,说道:“父亲,您还是多看一点《大同报》吧。徐晨选拔人才的方式,是把人丟在农村当夫子,在工地上修水渠、修水坝、修道路,只有经歷过这些实践的人才能进入他们的体系。他们不考八股,考的是农田水利、算术、军事、政务、器械、轨道,他们的官员都是先在学府学习,然后再去当官的。”

“那也是考学问。”任老太公的声音已经没有了刚才的愤怒。

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他一生都沉浸在传统的科举体系中,在他的三观当中,读书就是保证家族地位最好的方式,哪怕大同社在北方崛起,也没改变他这个观念,毕竟大同社也是读书人结社,他们也需要通过科举来选拔人才。

任大任看著父亲,可能是失望了,也有可能是平时太压抑了,他乾脆放飞自我说道:“就父亲您做的这些事情,大同社攻占江南,任家也逃脱不了清洗。到时候就算有学问,那也当不了官,说不定还要发配到哈密种树。父亲,各位叔伯,你们还是早做点准备吧,在家多吃一点窝头野菜,把家丁下人那些破烂麻布衣也搬出来穿一穿,省得突然跌落低谷难以適应。”

“就你们这些做法,这大明距离亡国也差不了多远了。”

任大任知道自己的这番话可能会招来更严厉的责罚,但他还是忍不住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而任大任的叔伯听到这话內心也是一阵胆寒,大同社在北方做的事情他们也听说了,要不然的话他们也不会组建乡勇,並且在去年把这些乡勇派过去保卫南明小朝廷。

只是兼併土地已经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习性了,加上组建乡勇开销巨大,让这些地主士绅开始入不敷出,靠著老本还勉强养得起。

但他们也非常头痛啊,家族的开销本就不少,又要养个几百乡勇,还要给他们好吃好喝,置办武器装备,现在他们是赚1万两,一万两千两。

像这种亏空的状態对一个封建家族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危机,老祖宗给他们留下再多的家產,这样败下去也败不了几年。

南明朝廷一下多了几十万乡勇,他们战斗力如何且不谈,光这些人日常的训练和生活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这些钱全部都需要江南的士绅出。

如何开源节流,维持家族的收支平衡,成为了这两年大明士绅都要学习的课题。

对一个大家族而言,节流是非常难的事情,日常的家族开销不能省,对外交流联络姻亲的费用也不能,打点衙门的钱財又不能少,算来算去发现每一块都不能少。

没办法节流,那只能开源了,去年苏湖的旱灾就给了他们一个好机会了,靠著太湖,苏湖地区很少闹旱灾,去年那种灾情不说是百年一遇,那也是几十年难得一遇的。

就是因为养乡勇的开销太过於巨大,更关键的是现阶段他们一点作用都起不了,偏偏你还不能不养著他们。

於是苏湖当地士绅不约而同想利用这场旱灾,兼併土地,扩张家业,增加的收入,维持家族的收支平衡。

所以去年他们才会吃相如此难看,甚至不允许朝廷賑灾,他们想靠著兼併土地增加收入。

我等已经忠心朝廷了,朝廷难道还要我等缩衣节食。

任老太公听到这话当即用戒尺暴击任大任,边打边说道:“没有家里叔伯的努力,哪里有你专心治学的环境,你购买的书不要钱,聘请的夫子不要钱,你身上的衣食住行,笔墨纸砚哪一样不要钱,你平时参加文人聚会,招待同窗这些不需要钱,你每个月的份子就超过了百两,你有什么资格说你的叔伯。”

“好大的口气啊,说减就减一半的租子,你有没有想过任家这上百口该怎么活?”

任大任一时间无语了,他虽然考上了举人,但就现在而言是在家族在托举著他,他没为家族赚到一文钱。

任发看著自己大哥劝说道:“大哥算了,等会儿我派家丁把这些人的契约收上来,告诉他们地租照旧就是了,也不是太大的事情,不值得让你们父子不和。”

任大任当即不干道:“君子一诺,駟马难追,我已经签到契约了,如果现在反悔,我还有什么脸见人。”

任老太公道:“老夫,还没死,任家还轮不到你做主。”

“你们要是把契约收上,让我出尔反尔,这个家我就不回了,科举也不考了,我直接跑到北方去,去投靠徐晨,大明有你们没救了,投靠大同社,我也省的再经歷一遍亡国之痛。”

任老太公勃然大怒道:“混帐,来人把这个混帐关到书房,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放他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乃木坂之上行的坂 从民俗文字游戏开始救世 难道我就是神 港综:从龙城岁月开始 从机甲坟场开始无限进化 国运游戏王:只有我知晓卡图故事 战锤:当狼王收养了赛亚人 照美冥:向水影大人献上忠诚 领主:从打造植物要塞开始 没钱上学的我只能去当邪神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