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为了大局牺牲的工奴(1/2)
第366章 ,为了大局牺牲的工奴
熊熊的火焰在燃烧,火舌肆意地舔舐著天空,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將周围的一切都笼罩在一片炽热与混乱之中。亲自看到这一切经过的张溥等人,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冒出一句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拒之。”
夏允彝见到金陵城时原本的好心情,被这把大火烧得一乾二净。他本以为朝廷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已经有一定的改变了,金陵更是呈现盛世繁华的景象,他本以为南明朝廷正在向著好的方向发展。
可这场大火却如同一场无情的风暴,把这一切偽装都彻底撕碎。夏允彝望著那冲天的火光,眼神中满是失望与颓废,喃喃道:“可能让大同社打过江南,这才是对天下百姓最好的选择。大户的残忍是刻在骨子里的,小弟实在很难想像,何等残暴之人,才能用一年时间把一个人活活地给累死,此地人心中可有却一丝仁义。看来只有大同社的屠刀,彻底消灭这天下的大户,才能还这世道真正的太平吧。”
张溥马上宽慰道:“朝廷已经有所改变了,只是病去如抽丝。彝仲应当多给朝廷一点时间。大户压榨奴工自然是不对,但大同社屠杀大户又岂是对的,如此以暴制暴之岂是王道之法?”
张彩也在一旁说道:“只是双方都有错,都走入极端了。曹氏如果不如此压榨工匠,他不会被烧死;这些工匠烧了作坊,烧死了曹氏,但他们逃不出国法的处置。更重要的是这作坊一烧,几百工匠就失去了饭碗,他们一样很难存活。还是圣人教诲的中庸之道,才是弥合天下最好的方式。”
张溥和张采两人不断宽慰夏允彝,言辞恳切,语重心长。夏允彝听著他们的话,心情才稍微平缓了一些。但他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道理虽然说的没错,但为什么实行起来,会变那么难,百姓不过只是想要活著而已,大户们为什么连他们最后的口粮都要抢走。
没多久,五城兵马司的人匆匆赶来灭火。他们手持水桶、灭火器具,奋力地扑打著火焰,附近的百姓担心火灾蔓延,也开始拿著水桶来救火。
同时,锦衣卫也开始四处行动,像一群猎犬一样,到处抓那些逃走的工匠和奴僕。他们在大街小巷中穿梭,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角落。
锦衣卫,南镇抚司衙门。
祖泽润坐在案台上,不断地翻奏批阅著各地传来的情报。他的眼神专注而严肃,每一页情报都看得格外仔细。十三行的大掌柜,曹少安微微弓著身躯站在下面,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和不安,时刻注意著祖泽润的神情。
半天后,祖泽润终於把情报看完了。他抬起头,看著战战兢兢的曹少安,面无表情道:“知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刻,是一年一度的资政议会时刻,全国的士绅,大儒都来到这金陵城当中。你就让这些人看一把大火。”
而后他加重语气道:“我们锦衣卫几个月的努力被你这一把大火烧得乾乾净净的,朝廷的脸就这样被你丟到天下的士绅面前了,本官的脸也被你打肿了。”
曹少安听到这话,扑通一声跪下来,而后不断磕头道:“是小人给大人惹麻烦了。小人真罪该万死。”他的额头磕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脸上满是惊恐和懊悔。
“但临死之前小人还是有话要说。此事並不像表面看的那么简单,江南的纺织作坊上百年来都是这样开的,从未出现过这么恶劣的事。这些工匠身无分文,一天不上工就会饿肚子,他们哪来的底气反抗,这背后必定有幕后黑手,大人难道不觉得这种组织工匠的方式非常熟悉。”
“你是说大同社?”祖泽润脸色严肃起来了。经曹少安一提醒,他才想起来。大同社最开始就是组织工匠,后面又组织农户,最后等大同社实力足够,他们两三年时间就席捲了整个关中。祖泽润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警惕,心中开始怀疑这背后是否真的有大同社的影子,毕竟像这样组织工匠的举动太符合他们的作风。
“去把沈千户叫过来。”祖泽润叫道。
没多久,一个穿著飞鱼服的身影快步走进来,对著祖泽润行礼道:“卑职沈醉参见指挥使大人。”
祖泽润严肃道:“曹氏纺织厂被烧一案,背后可能有大同社的影子,你亲自去督办此案,把那些逃走的工匠,奴工全部抓起来严刑拷打,询问幕后主使之人。寧可错杀千人,也不可放过一人。”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决绝和狠厉。
沈醉道:“遵命!”而后他起身离开。
曹少安鬆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庆幸的神情。
但祖泽润看著曹少安道:“这事没那么容易解决,翰林院编修张溥,临川县令张采,粟水县令夏允彝都上奏参你说你残暴苛待工匠。你这段时间给我小心点。能关的作坊给我关了,不能关的作坊,对工匠好一点,再出现火烧作坊之事,让朝廷丟脸,本官亲自把你点天灯。”
曹少安满脸惶恐道:“小人明白,小人明白。”他连连点头,能有现在的结果对他来说已经是万幸,大不了在这段时间他把作坊给关了。
大同十年(公元1634年)十月十二日,文华殿。
夜已深沉,整个南京城都陷入了沉睡,唯有文华殿內依旧灯火通明。无数的官员进进出出,手中捧著南京城各府县上交过来的钱粮帐册,脚步匆匆,神色紧张。一大批的新科进士围坐在桌旁,手中的算盘噼里啪啦地响著,他们全神贯注地核算著帐目,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
侯恂和文震孟等各阁老坐在一旁,闭目养神,等待著最后的结果。他们的脸上都带著一丝疲惫,这些日子为了朝廷的事务,他们日夜操劳,心力交瘁。
左都御史史可法进到文华殿行礼道:“首辅,前日曹氏作坊被工匠焚毁,掌柜也被熊熊的大火烧死。就某探查的情况看,这个曹氏作坊开张不过三年时间,已经有32位工匠死纺织厂,曹氏的掌柜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公然宣称什么青壮到他手下干活活不过一年。其他作坊也是如此,金陵工业区已经被当地的百姓称之为阎罗殿,號称工匠活的进去,死的出来。”
侯恂淡然道:“火灾有没有烧到其他地区?”
“没有!”
侯恂继续道:“有没有扑灭?”
“五城兵马司已经带领百姓扑灭了火灾。”
侯恂道:“那就好。”
然后他继续闭目养神。
史可法压抑怒火道:“今年因为各种原因伤亡的工匠已经超过了上千人,下官以为朝廷应当管一管这些无法无天的奸商了。”
侯恂道:“管不了,金陵工业区一年为朝廷纳税300万两,没有这笔钱朝廷养不了兵,就抵挡不住大同军,北军南下,整个江南將会成一片血海,和朝廷大局相比,只能牺牲他们了,朝廷会记得他们的贡献。”
史可法道:“首辅认为此话能让人信服!”
侯恂冷笑道:“想做菩萨也行,今年江西行省缺的税额是300万两,湖广,福建行省更是没有上交税赋,某不为难你,你去这三地把这300万两银子的税收上来,某这就命人关了金陵工业区。”
史可法想要接一下这个任务,但被文震孟拉住,边把他拉到殿外边解释朝廷现在面临的情况。
南明朝廷有现在的税赋,已经是拼尽了全力了,以至於现在整个江南都出现了动乱的局面,地方上的大族士绅和他切割,开始支持钱谦益,要不是有復社这些青年人支持,他东林党魁首的位置都保不住,但即便如此今年资政会呼吁钱谦益入阁的声音很大。
而一个十三行每年能上缴500万两银子的税收,金陵工业区每年能上缴300万两银子,这800万两税收已经是朝廷最容易徵收,代价最小的税了。
关了金陵工业区容易,但想要从粮食税补全这300万,只怕在地方的代价就不止3000万两,对江南的祸害更重,收这些作坊的商税不但容易,成本也更低。这也是两害取其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