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激烈变革的江南(2/2)
几年时间,他们荣耀和辉煌已经一去不復返,他们的学问仿佛被时代的浪潮无情地拋弃。
这次二人来到金陵门可罗雀,再也没有那些包围他们的士子想请教他们学问。从某种程度来说,三人都是南明朝廷的失败者。
只是黄道周、刘宗周两人已经认命了,也分不清楚什么是先进,什么是陈腐,他们想专注自己的学问,不管天下的是是非非。他们每天沉浸在书海之中,想要与古人对话,寻找心灵的慰藉。
但钱谦益还没有认输,他还想奋斗一次。要说钱谦益这两年最恨的人是谁,排在首位的就是侯恂。他在自己的老巢抢了自己的首辅的位置,这就是在他的父老面前狠狠的甩了他一巴掌,让他无脸见江东父老。自视甚高的钱谦益一直难以接受,每当想起这件事,他的心中就充满了怨恨和不甘。
第二,仇恨的人就是文震孟,明明他才是东林党资格最老,文采最出眾的人,这东林魁首的位置应该是他。
结果文震孟因为把天子带到江南来了,在东林党取代了他的位置。更关键的是两个卑鄙小人居然联合在一起,打压排挤他,只给他一个资政的位置,连个阁老尚书都不愿意给他,直接把他排挤出南明朝廷之外了。
钱谦益这两年一直是南明朝廷的看客,每天只能眼睁睁地看著侯恂和文震孟在朝堂上呼风唤雨,而自己却只能在一旁暗自生气,看著两人大权独揽,他人都快扭曲了。
好在今年他时来运转。侯恂盘剥士绅大户,文震孟挑拨青年士绅排挤老臣,这半年来不管是地方士绅,还是朝廷的官员又重新开始联络他,话里话外的意思,他才华高,资格老,朝廷这首辅应该是他的,东林党魁首的位置也应该是他的,如果钱谦益愿意爭取,他们可以想办法帮助钱谦益成为朝廷的內阁首辅。
於是钱谦益又开始活跃起来了,他四处奔走,结交各方势力,打算在今年的资政会上,罢免侯恂,起而代之。
所以他今天参加这个宴请,明天参加那个酒会,他成为了他原本最痛恨的那种八面玲瓏之人。但他不在乎,为了重新夺回失去的权力和地位,他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大同十年(公元1634年)十月十六日,金陵城,来福酒楼。
朱猛被一个青年引进包间,他一看到李岩,便爽朗地笑道:“李秀才这么著急找俺有什么事?”
李岩笑著起身,先给朱猛介绍几位新加入的同志:“先给你介绍几位新加入的同志,这位叫顾六,是金陵城的一位纺织工匠,这位叫汤志,当过奴僕,尝尽了主人的打骂和屈辱,也做过渔夫,在风浪中討生活,都是值得信任的同志。”
而后他又对顾六、汤志介绍朱猛:“这位朱猛,是我大同社元老之一,领导过山西行省的起义军。那时候,他振臂一呼,无数受压迫的百姓响应他的號召,跟隨他衝锋陷阵。他带领著起义军,为我大同社攻占山西行省立下了汗马功劳。”
顾六、汤志眼中闪过一丝崇拜,连忙说道:“见过朱猛同志。”
朱猛笑道:“都是同志,不用这么客气。”
他的笑容和蔼可亲,让顾六和汤志原本紧张的心情放鬆了下来。
而后李岩简单地说了一下几天前罢工事件,以及现在锦衣卫大肆搜捕当初的那些工匠。
朱猛询问道:“领头的有我们的人吗?”
李岩点头道:“领头的周磊是我们的人,他也被抓到了锦衣卫当中,现在锦衣卫已经放了那些被抓的工匠,但却没有把周磊给放了,我担心祖泽润发现了他的身份。”
朱猛冷笑道:“发现了身份又怎么样,祖泽润难道还敢动我们的同志,他父亲已经上了我们大同社必杀的名单,祖泽润也想上去不成?
这事情也好办。你带我去看看锦衣卫镇抚司在什么地方,我们直接闯进去把人救出来就是了,顺便炸了祖泽润的老巢,让他不要跳的那么欢,当心我大同军打过长江的时候对祖家赶尽杀绝。”
他的语气充满了霸气和自信,让眾人惊讶,仿佛祖泽润和他的锦衣卫就是跳樑小丑一般。
顾六愕然道:“朱猛同志,不能小看祖泽润,他的锦衣卫在江南一手遮天,为人极其残暴。他们平日里横行霸道,隨意抓人、打人,百姓们对他们敢怒不敢言。”
朱猛满不在意道:“他父亲祖大寿,被我们打的逃到江南,祖泽润当初要不是元首心善,他都没机会逃到江南来。看来他已经忘记我大同社的威严了,我有必要让他回忆起当年在京城的落魄的样子。”
想起当年祖泽润等的狼狈逃到江南,嘴角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这样一些失败者有什么好值得忌惮的。
李岩道:“你有把握?现在还不是进攻江南之时,元首只怕给不了我们太多的支援”
朱猛道:“你就是太谨慎了,从来都是別人怕我大同社的,什么时候轮到我大同社怕他们,元首给不了支援,但江南万万百姓却是站在我们一边的。”
朱猛的豪气给了眾人信心。
顾六询问道:“我大同军能不能打进南京城,那些大户太不做人了。我们在纺织厂做工一做就是6个时辰,天气冷一点还好说,天气热的时候,纺织作坊就和蒸笼一样,每日都累的精疲力尽。我们不少兄弟姐妹就是做著做著中暑,直接被热死了,那些大户倒好,尸体还未凉,把人搬走,继续开动机器,根本不把我们当人看。”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眼中闪烁著泪,他从小吃百家饭长大,受尽了这些大户的苦楚,但凡有办法,他愿意和那些大户同归於尽。
李岩道:“元首现在在修黄河大堤,短时间分身乏术,大家最多再忍耐两年,我大同军必定进攻江南,到时候江南的一切罪恶都会得到清算。”
说句实在话,来到江南之后他是极其失望的,他本以为江南繁华,这里的百姓能生活比江北的百姓好一点,但现实就是这里的百姓过的和北方的百姓一样差,照样处於忍飢挨饿,每天都要垂死挣扎的求活。
南方的富裕只是那些大户老爷们的富裕,当地大户是不愿意让出一丝工匠能存活之外的钱財。
甚至大同社卖到江南来的先进机器,反而成了帮凶,原本工匠只用做到天黑,但有了廉价的煤油灯之后,工匠就要每日做到子时,土豆,红薯,玉米等抗旱的粮食出现在江南之后,工匠连陈米都没有资格吃了。
原本低效的机器,换上了大同社的机器之后,就成为了吞噬人命的恶魔,江南发生的事情对他改变极大。
让他意识到,机器再先进,生產的財富再多,那也只是让那些大户多去几趟秦淮河上的船,没有强大的力量来限制他们,他们甚至不愿意一文钱给工匠去改善生活,甚至船上的妓子全是普通百姓的儿女,对普通的百姓而言,江南照样是地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