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你怎么看(2/2)
“别想了,那人是美利坚留学回来的。因为一些原因,工业部没重视,人家一气之下跑去昌城了,那边是他的老家。”
“这人能造车,工业部怎么会不重视呢。”
“他的学历只有大学,回国后不愿意跟人一起搞科研。让他单独搞项目,又说国内工业基础弱,搞不了。”
一汽的总工程师这样一说,其他人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大学生在国内也算是人才了,在底层人看来,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但对于上层人看了,大学生只是储备人才,要有所成就,还得培养。
大学生一般学习的是某些学科的知识,只能说有些知识储备量。并不能算是专业的人才,大学毕业后,应该读研究生,考研考博才对。
只是一个大学生的水平,回国后能给他单独搞项目就不错了,而且还给不了大项目。这可能还是看在对方是美利坚回来的份上。
在硕士和博士眼里,大学生的身份就好比他们是大学生,你只是一个高中生而已。学习成绩顶尖的高中生也比不过一个大学生。
当然了,这只是打比方。大学生因为学了某些方向的专业知识,因为还没进专业的领域,可塑性是最强的。
而国内的汽车领域可以说还没起步,江成要是回国的时候就要进入这领域,可能工业部还会重视一些。又或者搞设备制造,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也行。
其实现在工业部对江成也有些头大,回昌城后,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一会搞设备升级,一会搞工具制造,后来又跑去造车了。
很多人是一个专业都学不精,比如跟江成学同样机械动力学专业的人,毕业后投身发动机研发,一辈子可能就跟发动机死磕了。
“行了,这事就放一边吧。我们的卡车制造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了,还是来谈谈这个吧。”一汽的总工说道。
昌城汽配厂那边是造出来了一辆车,一汽技术部的人可以承认设计那车的工程师有点水平。
但是在制造的细节方面,可以说很不成熟,要改进的方面还有很多。
那三轮汽车,在没有优化之前,可能也就当地会少量生产一点。工业部不会同意建设怎么的生产线的。
一汽的技术部门人员开始谈论着自己厂的卡车制造,这卡车的制造可以说是注入了无数人的心血,现在接近尾声了,更要注重每一个细节的把控。
特别是一汽的总工,他要负责的事情很多,不像普通的工程师,负责自己领域里的事就好了。
比如~~
“江工,车子还没造出来。你让我带你去工业局牵这个头不好吧。”
“老周,我们是机械配件厂,不是汽车制造厂。现在是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出力,我们也省事。我们要不就不造车,要不就一步到位。造出来了,如果上面不让我们批量生产,我们就内部消化。”
“可你这邀请的单位太多了吧,螺丝厂怎么还邀请了。”
“老周,你知道一辆汽车上要用到多少种类的螺丝嘛。不同种类的螺丝有不同的用处,把螺丝厂邀请过来,只要愿意合作,到时候我们只要提出要求,他们去完成就行。”
“算了,我是不懂,你在行,你说了算。”
周厂长看着手中企业名单表说道,他没有想到江成玩的这样大。还以为一辆车就跟上次随意的弄一阵子捣鼓出来就行了。
这次是打算直接拉上十几个生产工厂一起搞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