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你们別真把我当成爱因斯坦了吧!(6.1K)(2/2)
“突然就比別人厉害了,我还有点不適应!”
这种情绪,很难让人快速接受,有些人第一时间看到画面后,第一反应就是造假!
他们的无人机怎么可能比为丑国的好?
各种质疑和否认的声音在网络上甚囂尘上,尤其是在一些习惯性贬低龙国科技的群体中,这种“造假论”更是占据了主流。
他们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固有的认知让他们难以相信,龙国竟然能在如此关键的技术领域,以如此压倒性的优势战胜丑国的无人机技术。
但航展现场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採购商们,他们可不是普通的网络观眾,他们是带著真金白银而来,对技术的敏感度和判断力远超常人,也更相信他们自己的眼睛。
perdi无人机集群刚才所展现出的强大性能是实实在在的,那种协同作战的能力和先进的控制技术,让他们印象深刻。
而龙国无人机在短时间內,以一种他们前所未见的方式,彻底瘫痪了这一强大的集群,其技术含量和实战价值,更是让他们感到震惊。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美国人可没那么好心陪龙国人演戏!
詹姆斯刚才那副愤怒和难以置信的表情,以及perdi项目组人员的狼犯,都清晰地表明了刚才发生的一切並非事先安排好的剧本。
那种真实的挫败感和震惊是无法偽装的。
一些国家的军方代表已经开始低声交流起来,他们手中的平板电脑上,正快速记录著刚才的演示数据和现场情况。
龙国无人机所展现出的反集群能力,让他们看到了未来战爭中一种全新的攻防模式。
对於那些面临潜在无人机威胁的国家来说,这项技术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费萨尔上將快速走到冯彦身边,说:“冯彦先生,可否借一步说话。”
“冯彦先生,刚才贵方展示的反无人机集群系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想了解更多关於这项技术的信息,以及是否有合作的可能性?”他的语气带著一丝试探,但更多的却是期待和迫切。
啊?
订单这就来了?
冯彦努力控制自己的表情。
他参加航展以来,从来都没有这么顺利过!
能在第一时间就得到別人的询单!
冯彦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职业的笑容,对费萨尔上將说道:“当然,非常荣幸能得到您的关注,我们无人机技术目前还处於初步展示阶段,很多细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验证。”
“不过,我们非常愿意与贵方进行技术交流,探討合作的可能性。”
冯彦的回答既没有直接承诺什么,也没有拒绝,他现在必须展现出积极合作的態度,
將话题引向了更深入的层面。
他知道,真正的谈判才刚刚开始。
消息很快就传回了十一院。
毫无疑问,这次参与航展对於十一院还有十四所的人收穫丰盛!
一举扭转了国际社会对龙国无人机技术的刻板印象,还贏得了潜在客户的信任和合作意向。
一时间,姜劲风也激动了起来。
【收到来自姜劲风好感度+50+50+50?】
好傢伙!
他这好感来得有点猛啊!
姜劲风將周宇带到了一旁,说:“周宇同志,这次多亏了你的人工智慧技术!”
“小苔蘚的表现简直是出乎意料的惊艷!我们之前虽然对它有信心,但也没想到能以如此压倒性的优势,让丑国人的perdi集群毫无还手之力,你这次可是为我们十一院,为我们龙国,爭了一口气啊!”
他环顾了一下会议室里其他同样兴奋不已的专家,继续说道:“这次巴里航展,我们不仅成功展示了我们的技术实力,更重要的是,我们贏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很多国家的代表都对我们的无人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后续的合作机会非常值得期待,这都离不开周宇同志你的卓越贡献!”
“你放心,奖励肯定少不了。”
“今年保底,你应该能提名上杰青了。”
周宇愣住了,他当然知道“杰青”这两个字的分量!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那可是国內最具影响力的青年科技人才支持计划之一,多少青年学者梦寐以求的荣誉!
这不仅仅是一项科研经费的支持,更代表著国家对他科研能力的最高认可,是学术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但他好像有点不符合要求,现在的他,连个博士学位都没有!
周宇把他的情况说了,姜劲风闻言,先是微微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来,声音洪亮,
充满了爽朗。
“你小子,还在乎那个小小的博士学位!你目前所做的,別说是个博土了,依我看,
就算直接拿个博士后也没问题!你那个人工智慧技术,还有之前在其他领域的突破,哪一项拿出来不是顶尖水平?”
他摆了摆手,示意周宇不用担心,“你目前的学籍和专业归属都在孙院士那,这一点让孙院士给你安排吧。”
“你的科研成就,统统可以给你折算成相关的学分,论文什么的,这件事情我会亲自和孙院士沟通,毕竟你目前写的论文也会纳入保密序列中,不能发表。”
“你放心,我会保证让你儘快拿到应有的学位,以你现在的成就,如果还卡在一个学位上,那才是真正的笑话!”
姜劲风的语气充满了对周宇科研能力的肯定和对那些条条框框的不屑一顾。
在真正的天才面前,那些所谓的学歷资歷,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只不过,以后周宇要想当院土,可能就没那么轻鬆了。
周宇听到后,自然高兴了。
如果要按照常规拿博士学位的流程来,他估计还要耽误一年时间。
“不过,周宇同志,接下来还有一件事要麻烦你。”
“什么?”周宇回想起姜劲风之前所说的,心想对方终於说到重点了。
“事情是这样的了,你有没有听过量子卫星?”
周宇知道正常的时间线里面,龙国有人在研究量子卫星,但具体情况如何他却不知道。
“我们国家的潘院士,一直以来都在研究量子卫星。”
“你应该知道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叫做量子纠缠吧?”
周宇点头,说:“简单来说,就是两个或多个量子系统之间存在著一种非常特殊的关联,即使它们之间相隔很远的距离,一个粒子的状態发生变化,另一个粒子也会立刻隨之改变,就像它们之间存在著某种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姜劲风认可说:“对,量子卫星的核心原理,就是利用这种量子纠缠的特性来进行量子密钥分发。”
“传统的通信加密方式,无论是数学算法还是物理加密,理论上都存在被破解的可能,尤其是在未来的量子计算机面前,但是,基於量子纠缠的密钥分发,其安全性是由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保证的,理论上是绝对安全的。”
“量子卫星的意义就在於,它能够克服地面光纤传输的距离限制和损耗问题,利用太空作为中继,实现远距离甚至全球范围的量子保密通信。”
“一旦这项技术成熟並大规模应用,將彻底改变我们信息安全的面貌,无论是军事、
金融还是政府通信,都將拥有无法破解的金钟罩。”
“这个想法很好,潘院士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最近,项目確实遇到了一个比较棘手的瓶颈,或者说,一个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
“问题主要出在远距离量子信號的稳定传输和高精度控制上。正如你所知,量子態非常脆弱,极易受到环境干扰而发生退相干,导致纠缠態消失,信息丟失。”
“尤其是在星地之间,大气湍流、信道衰减、以及卫星平台的微小震动等因素,都会对光子的传输质量和纠缠態的保持造成巨大的影响。”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潘院士团队投入了大量精力,尝试了各种主动光学和自適应光学技术,力图补偿大气扰动,提高光束的指向精度和稳定性。”
“可效果始终不够理想,尤其是在进行全球范围的量子通信实验时,信號的衰减和误码率依然居高不下,严重製约了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姜劲风嘆了口气,继续说道:“更棘手的是,如何实现对纠缠光子对的高精度、高效率的製备、操控和测量。”
“在远距离传输过程中,能够成功抵达接收端的纠缠光子数量本来就非常有限,如果製备和测量的效率再不高,那么最终能够用於生成安全密钥的速率就会非常低,难以满足实际通信的需求。”
“而且,要实现全球范围的量子通信网络,需要精確控制多颗量子卫星的协同运行,
这在技术上也面临著巨大的挑战,涉及到复杂的轨道控制、姿態调整和星间链路管理。”
“所以,我就想邀请你,加入潘院士的团队,看能否从人工智慧的角度去帮助他们。
””
周宇大惊。
不是,我搞的技术和量子卫星不沾边,这样真的好吗?
你们別真把我当成爱因斯坦了吧?!
他六代机任务都还没完成,现在又给他整新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