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否则这医学界,没法混下去了!(7.4k)(1/2)
第164章 否则这医学界,没法混下去了!(7.4k)
“目前实验暂定是在协和。”
“验证技术的专家们会前往协和准备实验。”
周宇愣了一下,问道:“协和的医生会参与吗?”
“不会,这次是协和医院主动提供的场地。”
周宇没说话,因为协和能够主动提供场地,看中的是脑机接口这次实验產生的影响。
协和医院,作为国內顶级的医疗机构,其声誉和地位举足轻重。
一旦这次实验成功了,脑机接口这个词估计就要和协和医院绑定了,成为其在神经外科领域乃至全球医学界的一张崭新名片。
这將极大地提升协和医院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全球的目光和顶尖人才。
不过,这也无可厚非。
在巨大的荣誉和潜在的医学革命面前,任何一家顶尖医院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只要不出么蛾子就行。
他確实挺相信协和专业素养和临床经验的。
“实验对象呢?”
“目前初筛出来,符合条件的有两位。”
“一位是你弟弟周翔。”
“他怎么会—”
周宇愣住了。
他一直在为弟弟的未来努力,却没想到弟弟会以这种方式,以如此巨大的勇气,来回应他的付出。
“周宇,你弟弟的情况特殊,我们不能让他冒这个险。”
“任何一项新技术,都需要小白鼠—-但是,如果这个小白鼠是你的亲弟弟,这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压力,我们无法保证100%的成功。”
虽说脑机接口技术由周宇提供,但实际操作人却是其他医生,卫宏担心一旦出现问题,事件会朝看他们无法控制的方向走。
最让卫宏头疼的是伦理问题,
让周宇这样顶尖人物的亲弟弟作为首例高风险人体试验的志愿者,这本身就是巨大的伦理挑战。
即便周翔和其母亲是完全自愿,外界也难免会质疑是否存在特殊压力或人情绑架。
手术出现任何偏差,哪怕只是微小的併发症,舆论的狂潮都可能瞬间將周宇、將整个脑机接口项目,甚至將国家声誉淹没。
这將被国际社会解读为拿亲属做实验,甚至可能被丑国等竞爭对手抓住把柄,进行恶意攻击和抹黑。
丑国人到时候估计会给周宇明星一样的待遇。
头版头条。
当然全是黑周宇的。
人脑的复杂性远超目前任何计算机模擬,虽说小苔蘚可以进行辅助,但每一个患者的基因、生理状况、病程发展,都存在著微小的、不可预测的个体差异。
即便是90%以上的成功率,也意味著仍有不到10%的失败可能。
而对於周翔,这个唯一的患者来说,这10%就是100%的风险,这种黑箱式的生物不確定性,是卫宏无法完全掌控的。
卫宏深知周宇身上背负著巨大的科研使命,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兄长。
让亲弟弟承担如此巨大的风险,无论结果如何,都將给周宇带来难以想像的心理压力。
成功固然好,一旦失败,这种愧疚和自责,可能会彻底摧毁这位天才科学家的意志和创造力。
这是卫宏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如果周翔愿意的话,那就答应他吧。”
周宇出乎意料地没有反驳。
卫宏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忍不住脱口说:“周宇,你—-你真的考虑清楚了吗?”
“我之所以能够给出超过90%的治癒率,是因为小苔蘚的模擬並非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数据分析,它已经能够深入到神经元层面的生物物理、生化反应,对周翔的大脑进行厘米级、毫米级、甚至微米级的精准建模。”
“模擬出各种可能的病变区域、神经损伤程度,以及最微小的个体差异。”
“这都依託了我们自前的超算能力。”
这两年周宇忙得昏天暗地,超算项目组的人也不敢閒著,在关键处理器断供的情况下,硬看头皮在处理器这条路上闯了出来。
为了不让外界知道他们的超算实力,现在超算项目组的人根本没有对外透露半分。
但根本离不开超算的周宇心知肚明,为了让小苔蘚提高运算速度,周宇让小苔蘚调用了天河超算计算机。
这意味著,在手术过程中,周宇的团队能够获得毫秒级延迟的超高精度神经元数据分析。
“如果连我自己的弟弟的手术,我都没有信心,那你们又如何说服萨勒曼殿下?又如何向全世界证明我们的技术?”
“如果这项技术真的能够实现治癒,那么,第一个受益者,就应该是我龙国的普通百姓,我弟弟,他不是什么特例,他是一个代表,一个能让所有患者看到希望的代表!”
卫宏看著周宇,心中百感交集,这个年轻人,不仅仅是天才,更有著常人难以企及的胆识和担当。
卫宏干分感动,但还是否定了周宇的提议。
“这里还有一个符合要求的志愿者,我认为你应该了解下他的情况。”
“他什么情况?”
“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最好我们去看一下。”
周宇没有拒绝。
看望志愿者的时间定在了两天后。
周宇当天下午,他去科技中心与验证技术的专家开组会时,曾季良和谢静两人来找卫宏商议合作的事了。
卫宏接过对方递过来的报告,询问道:“你们是说,你们在脑机接口技术上取得了成果,目前想和周宇同志合作?”
“没错卫总,这段时间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在神经反馈机制上,取得了惊人的突破!”
“我们利用最新的高精度磁共振脑成像技术,结合我们团队在癲癇病灶定位上的多年临床经验,发现一种多模態神经信號融合理论,能够比传统方法更精准地捕捉和解析大脑的异常放电信號,甚至能够识別出一些早期、微弱的癲癇前兆!”
卫宏捕捉到了关键点。
“你们发现了一种多模態神经信號融合理论,这是你们新的发现吗?”
曾季良连忙摆手说道:“这等前沿的技术,如果是我发现的,那我也不至於这么久都没有突破。”
“这是我国一位大牛提供的资料,我们本想验证这份技术资料的真实性,没想到,当我们按照资料中描述的方法,逐步进行微观模擬、细胞培养实验,以及初步的动物模型验证时,我们才发现,这份资料里的每一步,都是真真正正可行的!”
“卫总,您可能无法想像,仅仅是文档中提到的神经信號去噪算法,就能让我们的脑电信號图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那些过去被视为噪声的信息,竟然是重要的病理线索!”
“特別是在癲癇病灶的微观定位和异常放电的早期识別上,结合我们的高精度成像技术,能够提供比传统方法清晰度高出数个数量级的诊断信息!”
“还有它提出的生物材料自適应融合技术,在体外细胞培养中,我们观察到细胞与材料的融合度极高,几乎没有排斥反应!”
“周宇同志擅长的是人工智慧等领域,对於生物以及医学,他需要有人的帮助。”
“我相信,周宇同志一定会很需要这些前沿的技术!”
“只要我们合作,龙国的脑机技术一定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卫宏突然感觉曾季良所说的技术很熟悉,他好像在哪儿听说过。
“你说的这位大牛,是哪位大牛?”
“能不能提供下名字?”
“这个我们不知道我当时是在保密技术后台看到的资料,具体是哪位大牛写的,
我们看不到名字。”
卫宏沉默了几秒后,打开笔记本电脑,然后递了过去,说:“你能把那篇资料找出来吗?”
曾季良点头,当即就开始在笔记本电脑上操作起来。
很快,他找到了那份他视若至宝的资料。
“卫总,就是这篇。”
卫宏一看到屏幕上的显示,哭笑不得了起来。
“卫总,怎么了?”不明就里的曾季良见到对方的表情,一头雾水。
“你確定你们就是按照这份资料上的技术来做的实验,对吧?”
“对,肯定加確定。”
卫宏正色道:“你看的这篇资料—作者就是周宇。”
曾季良教授的笑容凝固在脸上。他的瞳孔骤然放大,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荒谬言论。
他猛地低头看向电脑屏幕,又抬起头看向卫宏,再看向屏幕,如此反覆几次,脸色从潮红变成了煞白,再变成了震惊到极点呆滯。
“周宇?!”
“这这怎么可能?!这篇资料的深度和广度,別说是一个年轻人,就算是我们这个领域的资深院士,也未必能达到!他———他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东西?!”
周宇?那个刚刚在人民大会堂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的年轻人?
那个被他们视为人工智慧大牛,希望蹭合作的人?
他居然是这份顛覆性脑机接口理论的真正创作者?!
谢静在旁边被震惊的根本说不出话来。
曾季良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击。
他耗费一个月的时间,带领整个团队,夜以继日地去验证这份资料的真实性,而最终验证的结果是这份资料的理论甚至比他们想像的还要超前、还要完善。
他本以为提供资料的是某个隱居多年的老怪物,或者某个不世出的医学界前辈,却没想到,竟然是周宇!
这一刻,曾季良教授的內心五味杂陈,有被蒙在鼓里的错,有面对真正天才的渺小感。
卫宏看著曾季良教授那近乎失魂落魄的表情,安慰道:“曾教授,这就是周宇同志,
他的大脑,和我们可能不太一样。”
卫宏心里清楚,周宇所展现的,不仅仅是单一领域的突破,而是跨学科、系统性的、
顛覆性的创造力。
无论是人工智慧,还是雷射反导,亦或是如今的通用脑机接口,都印证了这一点。
“所以,曾教授你们既然了一个月的时间来了解这些技术,那你们愿意全力以赴,
协助周宇同志,完成这项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壮举吗?”
曾季良猛地抬头,眼中早已没有了任何疑惑,只剩下炙热的信念。
“卫总!我们宣五医院,將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支持周宇同志!”
“就是——”
“就是什么?”
“有个小小的请求。”
“你说。”
“我们要给周宇同志提供技术的事,能不能,不要说出去?”
真说出去了,他们宣五医院上上下下估计都没脸见人了!
“不说出去,当然可以,不过嘛,两天后,可能要辛苦你们一下了。”
“不辛苦不辛苦。”
纯属命苦,谁会想到他们直接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