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你怎么还放起狠话来了?!(6.6k)(2/2)
屏幕上,各种元素的光谱图迅速跳动著,最终定格在几个主要成分上。
他眉头微,又將光谱仪移到管壁的其他区域,反覆进行了几次测量。
“有没有对这批材料做过微观金相分析?”
周宇再次问道,语气中带看不確定。
陈刚摇了摇头:“常规的材料检测报告里,主要侧重宏观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的检测,微观金相分析只有在出现明显问题时才会做。”
所有人都惊讶地看著周宇,不明白他要做什么。
“宋工,麻烦安排一台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
周宇抬头看向宋建泽:“我怀疑问题出在材料的微观结构上,可能存在晶间腐蚀或析出相异常。”
“晶间腐蚀?析出相异常?”
陈刚和几位工程师面面相,这些问题在常规的热管理系统故障中並不常见。
宋建泽虽然疑惑,但还是立刻安排道:“好,马上准备!周宇,你怀疑具体是什么问题?”
周宇深吸一口气,指了指手中的样品:“我刚才用光谱仪初步检测,发现管壁某个区域的元素比例与標准7075-t6铝合金略有差异,特別是铜和锌的含量。”
“这可能意味著在合金的生產或热处理过程中存在偏差,如果这种偏差导致了不稳定的析出相,在高温高压的循环工况下,就可能在晶界处形成局部腐蚀,从而影响材料的导热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这种微观的缺陷,在宏观检测中是很难发现的,但却能导致局部的热点甚至失效。
九宋建泽当机立断,立刻安排了实验室的精锐力量,对周宇取下的样品以及同一批次的备用管材进行了扫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分析。
“陈工,宋工怎么那么听周教授的话啊?”
陈刚身边的工程师问道。
“听说周教授是宋工的徒孙,宋工非常喜欢他,听他的话也正常,毕竟周教授研发上有不少突破。”
陈刚虽然不满周宇插手六代机的事,但內心还是佩服他。
“可是宋工这么盲目配合他,是不是会影响项目的进度?”
“高能效热管理系统问题解决不了,都不知道会耽误多少时间。”
陈刚说:“现在周宇刚来,就让宋工先按照他说的做吧,真有问题了,我相信宋工一定会发现的!”
几个小时后,检测结果出来了,完全印证了周宇的判断。
扫描电镜清晰地显示出管材內部晶界处的不规则颗粒状析出物,並且伴隨著微米级的裂纹扩展。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分析则精確地揭示了这些析出物富含铜和锌,与铝基体形成了金属间化合物。
更关键的是,x射线衍射分析谱图中出现了异常的衍射峰,这表明这些析出相的晶体结构与理想的7075-t6合金中的稳定析出相存在显著差异,证实了其不稳定特性。
“我们发现这些析出相在长期高温循环下,確实导致了晶界处的应力集中和局部氧化,进而引发了微裂纹,严重影响了热管的导热效率和使用寿命。”
会议室里的气氛也隨之转变,取而代之的是对问题的担忧。
“周教授確实说对了,是材料的问题,可现在我们能用什么材料来替代?”
“如果只是为了解决当前问题,更换为更稳定的传统合金固然可行。”
宋建泽缓缓开口:“但如果我们要追求六代机乃至未来更先进飞行器在极致热管理上的突破,就必须考虑引入新一代的先进材料。”
他顿了顿,拋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心头一震的名字:“我建议,將环路热管的材料更换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会议室里瞬间炸开了锅。
“碳纳米管?!”
“那不是还在实验室阶段吗?!”
“宋工,这应该行不通。”
一位头髮白的工程师苦笑著摇了摇头:“理论归理论,工程归工程,碳纳米管的优点我们都清楚,超高的导热率、轻质、高强度,听起来確实是完美的环路热管材料,但问题是,这些都还停留在实验室数据层面。”
“而且,即便我们能获得高品质的碳纳米管,如何將它们高效、均匀地分散到基体材料中形成复合材料,依然是个世界级难题,现有的技术,很难避免碳纳米管的团聚现象,
这会导致材料內部出现应力集中点,反而可能降低整体性能。”
卫宏在旁边一听,眼晴都亮了。
机会来了!之前周宇说什么也不愿意主导碳纳米管项目,现在看来,这不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难题吗?
“我也认为使用碳纳米管是个很好的方向。”
卫宏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地开口,他环视了一圈会议室里愁眉苦脸的工程师们,最后將目光停留在周宇身上。
“你看,大傢伙儿的顾虑不无道理,这些都是摆在面前的硬骨头。”
卫宏语气一转,语气突然变得语重心长起来:“专业的事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我们的周教授之前就突破过合金的技术。”
“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问下周教授,不知道周教授有没有初步的解决思路?”
周宇不疑有他,认真地想了想,下意识回答:“要解决碳纳米管的製备问题,传统方法如化学气相沉积確实存在纯度低、手性控制难的问题。”
“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向著手,一个是催化剂工程,一个是生长机理优化,我们需要开发新型的单原子或纳米级复合催化剂,通过精確控制催化剂的尺寸、形貌和表面电子结构,实现对碳纳米管直径、手性和生长速度的精准调控。”
“另外也要深入研究碳源分解与碳原子吸附和扩散的动力学过程,从机理上提升碳纳米管的生长质量和纯度。”、
“这可能涉及到对反应腔体设计、温度场和气体流量的精细优化。
“均匀分散与界面强化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能否发挥其优异性能的关键。”
“团聚问题是老大难,而纳米管与基体结合不牢固,则会导致性能衰减。”
“具体的,我得想想才行。”
卫宏眼晴露出喜色。
好傢伙,嘴上说著不想研究碳纳米管,结果这脑子转得比谁都快,一套一套的,连单原子催化剂、手性调控这种概念都冒出来了,这哪里是想想才行,分明是已经想了很久!
看来这小子,就是典型的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周宇,你这回可跑不掉了!
反应慢一拍的周宇,这个时候才意识到他好像被卫宏给绕进去了!
他看著卫宏那张止不住笑意的脸,顿时感觉一股凉意从脚底直衝头顶。
瞬间脑袋大了一圈。
不是吧,居然还是绕不过碳纳米管这个材料!
他明明已经拒绝了,结果是不得不做了?
周宇犹豫了下,目前高能效热管理系统出现问题,如果他不能帮忙解决的话,整个六代机项目都会无限延期。
这可不仅仅是掉几根头髮的问题了,这关係到重大战略,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袖手旁观的。
他深吸一口气,內心挣扎著。
一方面是科研人对未知的探索欲和解决问题的使命感,另一方面,则是小苔蘚和量子计算机的应用问题。
最终,使命感还是战胜了对人工智慧和量子计算机的执念。
周宇知道,有些坑,哪怕是“髮际线杀手”,也得硬著头皮跳进去。
因为,他不仅是周宇,更是六代机项目的副总工程师。
“好吧,我会去相关研究的实验室看看。”
陈刚等人懵了。
周宇要研究碳纳米管?
陈刚有些犹豫地说:“目前也有专业团队在研究了,周教授那么忙,没必要去吧?”
本来高能效热管理系统就有问题了,要是材料再有问题,他可承受不住了。
那可是双倍打击了!
周宇回答说:“也还好,我把手里的事情先放一放,跟相关团队交流下,看下能否找到具体的突破方向。”
陈刚小心翼翼地看向周宇:“周教授,碳纳米管这个方向目前公认的工程化难度非常大,尤其是批量生產的稳定性和复合材料的均匀性,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这要是贸然上马,万一.—”
他没说下去,但那“万一”的后果不言而喻。
卫宏在一旁见缝插针,立刻帮腔道:“陈工的顾虑是合理的,毕竟是关乎六代机的核心部件。”
“但周宇教授不是说了吗?只是先去交流和摸索方向,我们都知道,周宇教授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向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你不知道,当时周教授研究合金,也给了大家一个惊喜。”
周宇也不是傻子,他在旁听著,早就知道了陈刚的言外之意。
被人怀疑的滋味难免让周宇有些不爽了起来。
目前高能效热管理系统確实出了问题,但他现在不是在想办法解决吗?
所以他说了:“陈工是考虑追责的问题吧?”
陈刚一愣,连忙否认:“周教授您说笑了,我们怎么可能这么想呢?”
周宇笑了笑,没有反驳,而是接著说道:“您放心,高能效热管理系统本来就是我设计的,碳纳米管我也会负责到底。”
“一切后果,由我承担便是。”
“如果你们不愿意,那你们现在可以提出一个更完美的方案出来。”
周宇一脸自然,卫宏倒是在一旁著急了起来。
你怎么还放起狠话来了?!
万一要是没完成,问责起来怎么办?
卫宏突然后悔,他不应该把周宇拉进碳纳米管的大坑中!
卫宏咬咬牙:“要是,周宇同志出了问题,追责也算我一份。”
宋建泽在一旁听著,嘆了口气。
“周宇是我徒孙,说实话,他比我徒弟优秀多了,所以我无条件信任他,当然六代机的项目开不得玩笑,这样吧,他的责任,由我一併承担了,反正我也老了,也不知道能在这个位置上待多久。
眾人惊呆了。
不是,卫总,宋工,你们凑什么热闹?!
追责是好玩的吗?
一个个都上赶著来?
周宇到底有什么魅力,值得你们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