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2/2)
“蔡甸是咱们王家的根,离了蔡甸,咱们如何立足?”
“糊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们这些不孝子,连为父的话都不听了吗?想让我们王家就此绝后么?”王树坤厉声爆喝道。
“爹爹,即使要走,我们父子也要一起走。”王崇义跪在王树坤跟前,言辞恳切地说道。
“爹爹年迈,腿脚不便,我们兄弟几个就算是抬,也要抬著爹爹一起走!”
“对啊爹爹,蔡甸不算他家的,只算咱们王家的乡勇,也有五六百號人。”王崇礼附和道。
王树坤嗟嘆一声,摆摆手说道:“爹爹一把老骨头了,不想走了,爹爹保卫桑梓,反抗短毛叛贼而死,你们入了襄阳的团练,团练大臣他们也会高看你们兄弟几眼。
再者,短毛叛贼在汉川县的城镇要隘也有驻军,溳口、新沟等地汉、溳二水边上的渡口或多或少都还有些短毛叛贼把守。
五六百人都走,如何走得脱?我意已决,你们不必再白费口舌,就你们几个走!晚上避著人偷偷地走!”
北殿清田已经清到距离蔡甸仅有二十余里的汉江津渡拖路口。
蔡甸的汉阳乡绅,除却王树坤这等拥有地產较多的地主做出违背祖宗的决定。
不少摇摆不定,拥地不是很多的乡绅,也做出了违背祖宗的决定。
在蔡甸担任民团头目的徐继先便是其中之一。
徐继先本对汉阳清田持观望態度,抱著北殿在汉阳清田会知难而退,只要清不到蔡甸,他们徐家就能保全地產的侥倖想法。
事实证明,徐继先也失算了。
和王树坤不同的是,王树坤没得选,一直小心翼翼,低调做人,態度摇摆不定的徐继先有得选。
他並不打算和王树坤一条道走到黑。
只是徐继先的几个儿子还不明白他的苦心,徐家次子徐景勛捨不得徐家在蔡甸的產业:“爹爹,蔡甸两顷半的田地,可是咱们徐家的祖业,咱们真要离开蔡甸,去汉阳投北王么?”
次子徐景伦也倡和道:“北王只许一家留一顷中田之地,咱们家的田地,远远超出了这个数,这些田可都是祖祖辈辈好不容易才积攒下来的,万一朝廷的官军.”
“哪还有万一,蔡甸就是一个等著盖上棺材板的棺材,再不走,等北殿圣兵打到蔡甸,想走都没处走了。”徐继先正色道。
“咱们许家过往和王家也谈不上有什么交情,没必要给他们王家陪葬。一顷半的田地换咱们徐家一家老小周全,值当。
徐家祖宗泉下有知,也会同意的。北王殿下不是明年要开科么,你们兄弟几个,都去考一考,碰碰运气。”
武昌北王府西厅內,情报局副局长刘统伟照例向彭刚匯报汉阳土改的情况:“汉阳清田的进展虽然没江夏县顺利,但也在稳步推进,这些天有不少原本摇摆不定的汉阳乡绅,见大势已去,偃革倒戈来降。蔡甸乡绅徐继先举家逃离蔡甸,来汉阳相投,一五一十地交代了蔡甸的虚实。”
“莫要报喜不报忧,汉阳在土改,汉川、孝感、黄陂、沔阳州这些地方乡绅还能坐得住?说说这些地方的情况。”彭刚抬眼看向刘统伟,追问汉阳府其他州县的情况。
汉阳县土改,大批汉阳县乡绅死在北殿將士的刀枪銃炮之下,汉阳府其他州县的乡绅不会无动於衷。
“英明无过殿下,属下正要向殿下匯报汉阳府其他州县的情况。”刘统伟打好腹稿,开口继续说道。
“汉川、孝感、黄陂、沔阳州等州县的乡绅民团確实如殿下所料,很不安分老实,少数乡绅出逃清廷,留下的乡绅效法汉阳县,纷纷练团结寨,或是偷袭咱们北殿的巡逻队,或是坚守村寨。其中数沔阳州的民团最为猖狂,还偷袭了咱们北殿在锅底湾的驻军。”
“近期可还有其他要紧的情报?”彭刚微微点头,询问道。
“湖南团练大臣的身份已经查清,为湘乡县曾家的曾国藩夺情练团,目下湖南的团练事宜,由曾国藩专门统筹。”刘统伟匯报导。
“还有一则消息,原广东都统乌兰泰就任荆州將军,目下乌兰泰也在长沙府。”
近来湖湘地区的人事变动颇大,咸丰先是任命崇纶为湖北巡抚,旋即又调鲍起豹为湖北提督,整肃湖北绿营,同时破格提拔无大功的和春顶替了鲍起豹原来的湖南提督一职,现在又调乌兰泰为荆州將军。
咸丰的此番人事调动,无非对湖湘地区的汉臣,尤其是团练大臣不放心,安插这些满人大员在湖湘监视湖湘地区的汉臣。
“知道了,干得不错,继续探查。”彭刚交道刘统伟道,“记下各地民团头目的名字,一个都不许漏。”
“属下遵命。”刘统伟领命退出了西厅。
刘统伟退出西厅后,彭刚召见了参谋部的几位参谋,听几位参谋们匯报近期的军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