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偷塔(1/2)
第339章 偷塔
随着主力部队在湘江西岸的岳麓山大营西岸大营逐渐立足站稳脚跟,水师孱弱的长沙清军连仅有一个六团水师营驻守的水陆洲都无法夺回,参谋部的几位参谋心思逐渐活络了起来。
湘江湘潭段的航道水深常年保持在一丈以上,且眼下又是湘江汛期,湘江湘潭江段的水只会更深。
北殿水师目前吃水最深的火轮船吃水也不足半丈,参谋长黄秉弦提议可以利用自身水师的优势,继续南下湘潭,摧毁湘勇设在湘潭的造船厂,带走当地的船工收归己用,给湘勇来个釜底抽薪。
“湘勇水师的造船厂设在湘潭,距离我军岳麓山、湘江西岸大营不足百里,曾国藩的湘勇残部尽数遁入长沙城,湘潭没有多少湘勇驻守,我们可以继续南下,摧毁湘勇的造船厂,夺了湘潭的船。”
“既然眼下是汛期,湘江水深,曾国藩的湘勇主力残部遁入长沙,罗泽南的湘勇老营又在永州府的永明县同湘南反清会党作战,湘勇老巢衡阳城空虚,且衡阳又在湘江之畔,我们完全可以更进一步,直接打下衡阳,找湘勇报销一部分此番西征的军费。”张泽的想法则要比黄秉弦激进得多。
“据衡州天地会提供的线报,衡阳城的湘勇守军仅有千余,其中半数以上都是老弱,仅蒋益澧的一营兵能战,衡阳虽远难久守,但可以打下夺了湘勇囤积在衡阳城的钱粮。”罗大纲赞成张泽的观点,觉得不仅湘潭可以打,衡阳也可以打。
“我们还有五艘火轮船可用,拖带两个营的将士,携带基本所需的粮秣军需,溯流而上,速克湘潭、衡阳并非难事。属下愿率一团将士,出征湘潭、衡阳!”
摧毁湘潭的湘勇造船厂,夺取湘勇囤积在衡阳城的钱粮将极大削弱湘勇在未来一两年内的军事潜力。
对湘勇造成的打击不亚于在靖港附近的湘江水域直接毙俘三千余湘勇。
罗大纲所需的南征部队不多,五艘明轮船的运力,即使南征补给全赖自行解决,也能够满足南征部队短期征伐所需的补给。
“我给你调拨一个六团的水师营,两个团的陆师,南征湘潭、衡阳,务必速战速决。”彭刚凝思片刻,命罗大纲统带两个团又一个水师营的兵力南征湘潭、衡阳。
当初顺湘江北上,罗大纲作为北殿的开路先锋,攻打过衡阳城、湘潭县城,这两座城池的情况罗大纲也了解。
由罗大纲统兵南征,正合适。
南征湘潭、衡阳的部队组织集结毕。
水陆洲以西的湘江江面上,五艘火轮船,百余艘快蟹船、以及众多轻便的舢板船,如同离弦的箭矢,直扑湘潭!
陆路上,一支两营一千五百人的精锐步卒,由三团长谢斌亲自率领,沿着西岸小道,轻装前行,如猎豹般沿江疾驰,伴随船队行军,他们的目标同样是湘潭!
北殿南征湘潭的部队水陆并进,快如闪电,直趋湘潭。
湘潭城内的绿营兵和湘勇留守部队,还沉浸在靖港惨败带来的恐慌和长沙被围的焦虑中,根本未曾料到短毛军会绕过长沙,如此迅猛地将矛头指向名不见经传的湘潭。
“敌袭!短毛来了!”
当湘潭县城城头湘勇哨兵发现江面上突兀出现的短毛水师的船队,惊慌失措地敲响警锣时,一切都已经晚了。
湘江上的五艘火轮船率先开火炮击湘潭县城。
留守的三百湘勇和绿营兵几乎一触即溃,见短毛军人多势众,未作抵抗便四散奔逃,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湘潭县城,在近四千南征的北殿将士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势下,不到一个时辰,便宣告易主。
控制湘潭县城后,罗大纲没有丝毫地停歇,马不停蹄,直接扑向位于湘江畔、即此行的核心目标——湘勇设在湘潭的造船厂!
人去厂空的造船厂内一片狼藉,只剩下五六艘尚未完工的长龙船、快蟹船船体孤零零地架在船坞上,还有许多堆积如山的优质木材、帆布、桐油、铁钉等造船物资。
“能带走的全部带走,带不走的就地焚毁,一根木头片子也不给湘勇留下!”罗大纲厉声下令。
“搜寻造船厂的工匠,好生劝说他们到武昌去,就说咱们会给他们安家,找活干。”
收到罗大纲指令的北殿将士立时四处搜寻,能带走的造船厂物资打包装船带走。
实在带不走的,拆不走的,泼洒桐油点火焚毁。
顷刻间,造船厂便燃起了冲天大火,烈焰腾空,浓烟滚滚,那些耗费了曾国藩、罗泽南、彭玉麟等人大量心血和银钱的半成品战船、船坞、码头,在烈火中化为灰烬。
至于停泊在船厂附近码头、战前湘勇来不及转移走的四十余艘征用来的老旧民用船只。
能正常航行以及简单修补后就能开走的船便直接编入队中,一些过于老旧或损坏严重,短期之内无法修复的,则付之一炬。
南征的北殿将士来如疾风,去如闪电。
在彻底摧毁目标、缴获了大量可用船只后,罗大纲毫不恋战,命两营部队带着劝说而来造船厂工匠及其眷属,战利品,迅速登船,顺湘江浩浩荡荡地北返岳麓山大营。
罗大纲拿下湘潭,一把火烧了湘勇水师的命根子湘潭造船厂没有在湘潭停留很久,很快便马不停蹄,剑锋再次南指。
这一次,罗大纲的目标更加致命,乃是湘勇赖以生存的根基,钱粮囤积的大本营衡阳。
短毛军兵锋之锐,已让湘南清军闻风丧胆。
衡阳城内,获悉短毛已经拿下了湘潭,正乘船朝着衡阳而来,留守的官员和大部分绿营兵、湘勇早已吓得魂飞魄散,罗大纲的部队还没抵达衡阳,便已纷纷弃城而逃。
然而,就在这一片溃散投降的逆流中,却有一支队伍如同激流中的礁石,毅然选择了坚守衡阳。
此人便是曾国藩的亲信、血气方刚的湘乡县书生蒋益澧,以及其麾下一营四百余名从湘乡老家带出来的子弟兵。
这些湘乡县湘勇,与曾国藩、罗泽南、蒋益澧是同县同乡,利益相连,情感深厚,是湘勇中最为死忠的一群人。
正因如此,曾国藩才让蒋益澧带着这群湘乡县出身的湘勇留守衡阳大本营,以保衡阳城无虞。
曾国藩有想过自己会出师不捷,但没有想过彭刚居然会直接发兵攻打距离长沙有四百多里水程的衡阳城。
曾国藩对衡阳城的兵力部署是针对湘南反清会党武装而制定的,防备湘南反清会党武装攻打衡阳城绰绰有余。
可面对北殿强兵悍将的攻打衡阳城,衡阳城的守军则显得力不从心。
蒋益澧登上衡阳城头,望着城外隐约可见的短毛军先锋烟尘,又回头看了看身后三百多同他站在衡阳城头的湘乡县团练,语气决绝地嘶吼道:“湘乡的弟兄们!衡阳乃我湘勇根本,曾大人心血所在!今日我等就是死,也绝不能让短毛踏进衡阳城一步!要让天下人知道,我湘勇,有不怕死的好汉!”
“誓与衡阳共存亡!”
四百余湘乡勇振臂响应,他们迅速封闭城门,搬运守城器械,准备做最后的抵抗。
没多久,罗大纲带引麾下讲师来到了他熟悉的衡阳城下,朝衡阳城城头喊话劝说衡阳城城墙上的湘勇放下武器献城投降。
并表示只要他们投降,就可以饶他们一命。
罗大纲的劝降被以蒋益澧为首的城中湘勇严词拒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