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汉口海关(2/2)
海关征税官的收入主要来自基于所征关税总额的佣金和费用,而非固定工资,因此大港口的征税官收入极为丰厚,而且全部合法。
故每次大选过后,美利坚海关都要重新进行一次洗牌,且由于海关征税官的收入和关税总额挂钩,历任征税官都要充足的动力经营好海关。
总的来说,南北战争前的美利坚海关是一个在财政部领导下,以各港口为基点,由总统任命的三巨头(征税官、海事监督官、审计官)为核心,兼具征税、航运管理、财务监督乃至公共卫生职能的复杂而政治化的官僚体系。
虽说美利坚海关的这套首脑任命的关税体系尚不完美,贪腐问题也比较严重。
但相较于清廷落后混乱的海关制度,无疑是一套更成熟、高效且更符合现代国家治理逻辑的海关制度,可以选择性借鉴。
“史密斯先生,你的介绍非常清晰,我受益匪浅。”彭刚点点头说道。
史密斯是聪明人,明白彭刚不会平白无故询问他关于海关的问题,敏锐地察觉到彭刚是要在汉口设立海关,说道:“殿下可是要在汉口设立海关?如果殿下要在汉口设立海关,我愿尽我平生所学,为殿下略尽绵薄之力。”
彭刚不需要洋人帮办税务,也不希望洋人染指税收,至多聘请史密斯当一个海关顾问。
“史密斯先生的好意,我心领了。”彭刚笑道。
史密斯走后,彭刚了数日制定了汉口海关章程,旋即召见了刘齐衔。
北试尘埃落定,作为副考官的刘齐衔闲了下来。
刘齐衔任事干练,虽然其在德安知府任上的时间不长,但在德安府已经攒下了不错的官声口碑。
眼下正值用人之际,既然刘齐衔任事干练,彭刚没缘由让刘齐衔一直闲着,决定对刘齐衔做出正式的任职。
刘齐衔来到西厅拜见过彭刚后,彭刚命左右给刘齐衔赐座。
彭刚语气平和地说道,“我素闻冰怀在德安任上,安抚地方,官声卓著。”
“谢殿下赐座。”刘齐衔谢过彭刚赐座,半个屁股坐在了绣墩上,苦涩一笑,说道。
“败军之吏,不敢当殿下谬赞。蒙殿下不弃,准予戴罪效力,齐衔已是感激不尽。”
彭刚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正题:“今日请先生来,是有一项重任相托。我欲在汉口设立海关,想请先生出任第一任关长。”
“海关?”刘齐衔微微一怔,随即了然,这想必是类似于市舶司或者粤海关、江海关一类的机构,主管对外贸易、征收舶税。眼下汉口已经开埠,彭刚也确实有这样的需求。
刘齐衔原以为彭刚会让他继续当一个知府,毕竟杨壎、庞公照以在职知县投效彭刚,彭刚也是让他们担任知县。
虽说彭刚对他的差遣有些出乎意料,可刘齐衔清楚汉口以及外贸对北殿的重要性,彭刚能将汉口海关交由他刘齐衔来打理,说明彭刚并没有嫌弃他刘齐衔降官的身份,还是给予了足够的信任。
刘齐衔立刻拱手道:“殿下信任,齐衔铭感五内。必当恪尽职守,管理好汉口市舶司事务,严格查验货物,征收船钞货税,不负殿下所托。”
彭刚闻言缓缓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我要你当的,并非宋明之市舶使,亦非清廷旧制之海关监督。此海关非彼海关。”
海关监督为满清海关的主官,满清诸海关,尤其是粤海关的监督,多以内务府上三旗的包衣佐领为主。
以便庞大的海关关税收入能直接进入内务府,成为爱新觉罗皇室的私产,故粤海关素有天子南库之名。
刘齐衔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不是市舶使、海关监督?那他这汉口海关关长所司何事?
彭刚条分缕析道:“旧制之弊过多。市舶司及清廷旧海关职能狭隘,多重在抽分(征税)与博易(官方贸易),管理粗放,于国家经济大局无甚裨益。
我要设立的汉口海关,征税仅为职能之一部,更重要的,在于统计贸易数据,执行统一的关税税率,稽查走私,维护市场秩序;管理船只进出,保障港口安全与洁净。
再者,清廷旧制下的海关权则归属不明,海关监督多为内务府派遣,或由地方督抚道台兼管,视为肥缺,易于营私舞弊,效率低下。此次所设汉口海关,乃武昌直属之垂直管理机构,独立于地方行政体系之外。关长直接对我负责,执行的是我北殿中枢制定的统一关税政策和贸易法规。”
此言一出,刘齐衔心中一震。
垂直管理,直接对北王负责。不仅意味着彭刚对他极大的信任,也意味着极大的责任和独立的权力。不同于以往地方官员兼管或家奴管理的海关监督模式。
如此看来,汉口海关关长的职权不下于他原来担任的德安府知府。
彭刚补充说道:“旧海关计税,多凭估价,太过随意,易于贪腐。汉口海关将聘请旗昌洋行的史密斯作为顾问,引入全新的审计制度,建立统一的货物分类与估价标准与统计方法。所有进出口货物,需据实、详细申报,凭单证办理手续,一切皆有章可循,有账可查。”
刘齐衔深吸一口气,起身整理了一番衣袍,向着彭刚深深一揖:“殿下以此重任相托,齐衔必当殚精竭虑,厘定章程,为殿下执掌好这汉口海关,绝不负殿下今日之托!
只是独木难成林,齐衔若只身前往汉口,空有一个汉口海关的招牌恐怕办不成殿下交代的事情。”
刘齐衔担任德安府知府时的幕宾不是归乡,便是被彭刚收编派往他处任职,刘齐衔现在没有自己的班底,就是一个光杆司令。
彭刚清楚刘齐衔这是在等着彭刚开口准予他从此次北试中榜的士子中挑选一些士子跟他到汉口把汉口海关办起来。
“此次北试你是副考官,难道就没收几个学生?”彭刚不紧不慢地问道。
“那都是殿下的门生。”刘齐衔说道。
“莫要耍嘴皮子了。”彭刚说道。
“许你从中二甲二十名之后的中榜士子中挑十个人,随你去汉口。我会再派五名承宣官到汉口,专职负责汉口海关的审计,给你减轻些压力。”
汉口海关的海关征税官,港务监督官二职,彭刚允许刘齐衔这个关长举荐。审计官这个位置,彭刚不可能再让刘齐衔自主。
思来想去,还是让刘思进带四名承宣官到汉口海关负责汉口海关的审计工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