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马哈巴特汗的困局(2/2)
正因如此,他才先让奥朗则布站出来,负责对明战爭。
此刻马哈巴特汗打败了明朝军队,一口气將其打出了西孟加拉邦,有一段时间,他对奥朗则布的表现是非常失望的。
自己的儿子出征,拥有更多的兵力,却被马哈巴特汗抢走了胜利,怎么可能不失望。
面对马哈巴特汗在当地的声望高涨,沙贾汗决定还是要压一压这位老將的威风,於是他派了一名近臣,替他带去了一封言辞严苛的责问。
內容是质问马哈巴特汗,在战略上为什么不从北部,绕开贾木纳河浅滩,去进攻占据阿萨姆王国的明军。
这样的责问针对性十足,还提及了马哈巴特汗过往被迫莫臥儿的往事,
全文只有一句认可的话,就是他打跑了明军,称讚了他杀死几千明朝士兵的战绩,而隨后就成篇的苛责和敦促,急切的想要让他进攻孟加拉省地区,夺回达卡。
这个命令在所有莫臥儿將领间,短时间內就传播开来,將领们认为,怎么看沙贾汗的直接命令,都是令人担忧的境况。
想要让莫臥儿大军渡过北方,相对较浅的贾木纳河浅滩地带,对於马哈巴特汗来说,是个极其恶劣的决策。
可以这么说,这是一个要命的决策,任何在场的人,站在马哈巴特汗的视角下,都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对此第一个表示反对沙贾汗决定的,就是沙贾汗的儿子,王子奥朗则布。
青少年的奥朗则布身材很健壮,他腰间挎著宝剑,亲自赶到马哈巴特汗营帐,拦住了想要被迫屈从於皇帝压力的老將,表示这样的决策是绝不能认同的,这必然会让莫臥儿承受巨大代价,很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他的意思是先向自己的父皇沙贾汗,呈送更加详细的局势,不能白白失去,对目前莫臥儿帝国有利的战局。
而沙贾汗的近臣则叫囂,必须在皇帝的要求时间內,绕过河流去进攻那些,占据达卡地区的明朝军队。
皇帝的直接命令,给予马哈巴特汗很大压力,他这位被重新启用的老將,本身就曾背叛过沙贾汗,现在皇帝逼迫他出兵,他没办法拒绝,好在奥朗则布阻止了他。
为什么莫臥儿军队不能渡过北岸的浅滩地区,去进攻明朝控制的达卡?
理由非常简单。
明朝的火炮吧,还是比较厉害的。
火炮威力不算特別大,但是发射效率上看,炮打得极快。
为了冲溃驻守在西孟加拉邦东部的明军大营,马哈巴特汗一口气用上了手中全部的象兵,用象兵践踏了明军大营,这才有了这一场大胜。
但情况在陈奇瑜率福建兵马驰援后,士气发生了大变。
陈奇瑜绝对是狠人,自己亲自渡船支援了贺人龙与牟文綬两支军队,眼看明军损失惨重,便命携带的炮兵架炮,发动了对己方大营的持续炮击。
这种装有轮轂的火炮,是崇禎二年就开始设计的平射火炮,专门就是用来打击冲向自己的敌军骑兵,只可惜在孙传庭那,孙传庭拒绝了,他认为在北方辽西走廊和八旗女真铁骑作战,使用轮轂步炮,速度依旧太慢,不能够配合大军的需要,进行长途的奔袭。
炮弹主要是铁砂混了铅块,一块大的封口弹丸,也就是普通的子母炮,打出去是一大片扇形杀伤。
这一战,陈奇瑜是带上了三十二门子母炮,就是这些火力猛到夸张的轮轂步炮,一连串的射击,將象兵冲阵的肆虐情况,在他赶到后的很短时间就压制下去了。
有九十三头战象,当场被炮击射出的铁砂、铅丸打死,还有四十余头战象在逃回军营后,因为铅丸造成的伤口感染,和弹丸毒性而陆续死亡。
失去了大量象兵,还不是他马哈巴特汗不敢主动进攻的主要因素。
更重要的因素是因为疾病。
一种可怕的疫病在马哈巴特汗的大营里头蔓延开,感染者最显著的特徵,就是在身上出现溃烂的肿块,皮肤上出现大量血点子,隨后变成漆黑的斑点。
所有感染士兵都会咳嗽,咳到吐血,吐到他们死亡为止。
就因为这场瘟疫,现在出兵去进攻陈奇瑜,马哈巴特汗认为是不切实际的。至少得让他休整完毕,將军队士气从瘟疫的打击中提起来,再给他留出一段时间,来造个几千只桨板小船。
难不成真让他带著大军绕北,从那么老远找贾木纳河的浅滩,再回过头来去打达卡?
谁能保证明军不会直接依靠舰队船只,搞一手强行登陆呢?
要是陈奇瑜再次打败奥朗则布,把他马哈巴特汗的军队粮道给掐断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