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七十五章 朱由检的西征预案

第七十五章 朱由检的西征预案(2/2)

目录
好书推荐: 开局全系法师,技能全部自动满级 婚前当宝婚后草,离婚不伺候了 难產夜,渣总向白月光求婚 你和秘书天生一对,到我婚宴跪什么? 从日本院生开始的围棋之道 我在美国开监狱 诸天世界同时穿越 乃木坂之上行的坂 神诡制卡师:开局百鬼夜行 港综:从龙城岁月开始

这些人背井离乡,就是为了在灾年的时候,能够吃得上饱腹的口粮。

他们农民出身的根本就不在乎官吏所说,所谓税赋较高的警告。

那南洋的土地,可是一年三次收成的!

农民只要收成好就行,多种点地缴税不就行了吗?於是依旧纷纷涌往港口。

大明朝此时的海运,因为採用了民间的简易蒸汽轮机设备,航速也大大提高了,运输的效率提升了几成,但面对数百万人的流往江南,也是颇为吃力。

这时候的一艘船能搭载多少人?

何况现在的大船还得搭上大量的煤炭以及淡水、粮食等等的东西。

再加上现在与西夷紧张的关係,船舰都得带上二门以上大炮,带上一些火药和炮丸,可供搭载的人数就更少了。

一艘千料大船也就能运五十號人,再多就得减少炮弹和煤炭。

对此朱由检表示这样还行,至少南洋不需要自己亏本,去安抚移民们的不满,逼著他们向南洋转移了。

到时候就用海运,將南洋的本色穀物运回大明,恐怕情况好,每年的中旬,大明就能从缺粮的情况下缓和过来。

缺粮,仍旧是大明目前最大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

白银的持续贬值,让现在大明境內的白银、黄金兑换比,到了一比十七的程度。

通胀银的政策,让海商们对白银逐渐的失去信心,虽然偶尔有人走私成功,规避了通胀银的盘剥,但有第一次走私,第二次就可能就被朝廷截住,整艘船被扣押拘捕。

倒是有反抗的,不多,往往会被大明海军的舰船追上,当场炮击打沉。

配合海关打击走私和扫荡浙广、南洋海域的海贼,成了大明兵部海军的头等大事,海军的人员也正在膨胀。

在明朝兵部的要求下,今年的朝廷税额中,计划有六百万两白银,作为海军专款是要到海军舰队里头去的。

这些白银多用於扩建十二艘千吨级的大战舰,两艘福王一级的超大战舰,少部分用於训练海员。

之所以这么野心勃勃,这也是因为皇帝对水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海洋的利益需求也越来越大,不得不增加战舰和海员的数量。

截止到大明崇禎八年的九月,大明的海军部,已拥有的海上大小舰只六百三十二艘,不包括正在训练和招募的海员官兵,已有十三万人。

但依旧不够,於是才有了现在的开年新计划,对於今年的税收,兵部提前做了需求报告打到朱由检这里,朱由检也隨之勾中,直接通过了这项合理的来年费预算。

时间推算到现在,国內形势一片大好,关外辽东、孟加拉战事都处於是明朝的大优势,都在不断的进取。

孙传庭也在上个月,收到了来自后金的一封乞和信,信一路送至南京,刚刚好此时到了朱由检手中。

书信名字为《大贝勒代善,恭呈降表以乞大明皇帝天恩撰答》,朱由检表示,这字居然比他写的还好,不由得抽抽鼻子,不妨一看。

打开信封,里头赫然是代善的卑躬屈膝之词,表示后金已经知错,乞求皇帝的恩赐,望辽东孙传庭督师,能转呈至大明皇帝御前,赏罚过后,允许他们八旗女真子弟重新归顺大明,回归建州过渔猎生活。

重新归顺?还想回归建州?

朱由检冷笑,这帮人简直是在痴心妄想。

不算他们在歷史上入关后的杀戮,哪怕是现在,死在他们八旗手中的汉人就不会少於四五十万,现在被明军赶跑到了辽东北部,吃不饱穿不暖,就想要乞求投降了?

对此,朱由检只愿意仁慈的,送他们去西天早登极乐。

於是他立刻擬旨,吩咐孙传庭將不足之处做个匯报,朝廷补足短缺后,给朱由检一个他能够继续北进的期限。

辽东的战事也该结束了。

大明未来的经歷,就是西进。

从辽东到莫臥儿,不是大明的目標,朱由检的目標就是向西获取资源人口,南洋和北方都有极限,向西才是未来。

这是朱由检很早的预期,至少要將中亚的东西察合台,在十到十五年內吃下来,至於说瓦剌等西北之地,也同样在朱由检的预期之內。

当然了,期间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谁也无法知道,朱由检的诸多安排毕竟还是太慢了。

譬如说眼前的辽东问题,孙传庭的困难就是补给,现在的补给已经是辽西走廊的极限,除非从山海关铺设一条铁路,经过辽西走廊到锦州,这样还能缩减一部分的驮马不足。

但是代善、多尔袞要投降,朱由检依旧是绝不可能答应的事,他本就是抱著能清理掉就清理掉的態度,去处理女真问题的,可以说,八旗的高层完全是在幻想,认为明朝皇帝还像过去的歷代明帝一样,可以轻易糊弄。

目录
新书推荐: 从机甲坟场开始无限进化 港综:从龙城岁月开始 难道我就是神 从民俗文字游戏开始救世 国运游戏王:只有我知晓卡图故事 没钱上学的我只能去当邪神了 战锤:当狼王收养了赛亚人 照美冥:向水影大人献上忠诚 领主:从打造植物要塞开始 乃木坂之上行的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