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南京扩建计划中的南洋(2/2)
“即刻往军中发令,去从各城、镇、村抓来青壮,五十日內,务必给本官凑出三十万人过来。”
“听清了?”
眾人连忙躬身作揖,齐声道:“末將遵命!”
自崇禎八年的九月二十日开始,大明天兵就放缓了再对奥则朗布的进攻,开始在控制的孟加拉外省地区、阿拉干地区大肆拘走男丁。
大明天兵发了狠,年纪刚够十四,还是不到五十的男子,通通从家里面拖出来,遇到反抗厉害的,无非就是地上多留一摊血跡。
有人在达卡聚眾作乱,持刀矛以抗天兵,短短两日功夫,就聚集了五百人,想要顽抗大明天兵。
只是可惜,这些人毕竟只是土民,兵事不利,很快就被吴三桂轻易打败,並且活捉了主谋,又將人锁住胳膊悬在城头上,让烈日暴晒,活活热死来警示城中的百姓。
地方上是民怨四起,沸腾难安,若不是这些年来,都被明军杀怕了,恐怕会有更多煽动情绪的人,要开始起义造大明朝的反!
而大明朝这头在围绕达卡地区的暴行,並未引起莫臥儿帝国这边的其他动作。
这倒不是老將马哈巴特汗不知道这是反攻的绝好机会,而是因为马哈巴特汗自己,其实已经是死了。
这位老將死在了沙贾汗皇帝的责骂声里,因为马哈巴特汗在对抗明军的时候,一味的主张防守,而不去发起进攻,盘踞在达卡的明朝军队,这一点让沙贾汗是非常的恼火。
几个月以来,也就开始的时候,沙贾汗对马哈巴特汗能够稳住战局,给予过较好的评价。
而在那之后,就一直在拼命的指责、辱骂这员老將。
在持续了几个月的高压指挥后,马哈巴特汗这员老將最终是不能倖免其在歷史上的死因,积鬱成疾,最终逝世。
但好在事情就是那么巧,若是陈奇瑜此时进攻,很可能真的趁此良机,推入西孟加拉邦一二百里地了。
而此时明朝天兵因兵部的諭令,正在镇压地方,抓住男丁劳力送回南直隶,也没有心思发动对莫臥儿的进攻。
大明天兵在各外省抓男丁充当劳力,要送往南直隶的消息不脛而走,他隆王对此深感担忧。他找来了常驻他东吁王朝境內的明朝礼部使臣,询问情况。
使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於是回覆说他要亲自前往上官陈玉鉴,了解详情。
“什么?竟有此事?”
陈玉鉴从使臣口中得知了消息,也是吃了一惊,这抓劳力倒不是什么稀奇,大明在达卡区域作战,一直有抓民夫为朝廷大军效力的。
但是这一下子抓那么多人,倒像是要把整个阿拉干、孟加拉两地的土著男丁,全都抓回国內去。
他是不敢多怠慢耽搁,虽然与陈奇瑜关係闹得不佳,但他作为大明朝在南洋的外交总话事人,这么大的事,他也必须要了解个大概。
於是连忙带人前往达卡,要去见陈奇瑜。
等他风风火火的赶到达卡城,见到的达卡城,到处都是脏乱、无序的景色。
城中的大街上,很少有人在行走,隨处可见的是空空荡荡的屋子。
屋子个个大门敞开,有一些木屋子外有妇女、孩童、老人麻木的行动著,显然是经歷了不小的痛苦过程,已经是依靠求存本能在勉强活著了。
陈玉鉴是愤怒之余,从两名辽东明兵手里,保下了一名孟加拉省青年男子。
他的母亲在哭泣,他的父亲倒在了血泊里,他自己则就被明军拖拽著,拉到街上拼命挣扎!
陈玉鉴喝退了明军,保下青年,这青年他就跑到父亲那,轰然跪伏在那已经不再起伏的胸膛边上哀嚎起来。
青年悲痛欲绝,双眼血丝密布,眼眶通红,满脸都是泪水,叫喊著陈玉鉴都听不懂的语言,大约是在叫喊他的“父亲”吧。
这是一场悲剧,而在眼下的达卡城,或者整个孟加拉外省,到处都正在发生的一场悲剧。
“不知……”
两名明辽军士兵被陈玉鉴拦下行动,原本的恼怒,在见到陈玉鉴一身官袍后,彼此对视一眼,连忙对著陈玉鉴行礼,道:“大人,我等可有何处做得不对?”
陈玉鉴重重地给二人一个巴掌,浑身气得发抖,怒声道:“给本官立刻去传令,命所有人停下!”
明辽军挨了巴掌,心中並无不满,也不敢有丝毫怠慢,而是立刻继续向他行礼道:“稟、稟告大人,您可有吴总兵的將令?亦或者总督大人的帅令?”
另一个辽兵犹豫著,又说:“或者副总兵、游击的令指,有的话我等自当遵从!”
陈玉鉴大怒,他拽著那个明辽军士兵的肩甲,贴近又道:“立刻给本官停下!听到没有!”
“稟大人的话,小的也是奉总兵大人的令……不能办吶!”
正好一个小旗官见了,领著一队官兵大步走来,他认得陈玉鉴,但没走几步就惊讶失声喊道:“大人!住手!”
却见陈玉鉴怒拔士兵腰间的马刀,朝著士兵肩头斩去,口中大喝道:“是谁?!让你不遵本官的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