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罗剎人的首级(1/2)
第126章 罗剎人的首级
没能拿下加尔各答,倒是无所谓了,明朝已经获得了吉大港和达卡,本身已经占据足够的贸易份额了。
现在的东亚地区,除了荷兰人还保留著的巴达维亚,基本上的东亚海洋贸易节点都被明朝占据,而大明对於这些地盘的经营,也在陆续搬上日程。
这些土地需要明朝未来的持续投入,儘可能的让新获得的疆域,获得除却稻穀、蔗以外的利益。
皇帝思索著,过去大明朝对於南洋,最关心的就是粮食获取,其实是已经解决了一些至少这段时日运输回大明朝的民间粮食,看得出来,量还是蛮大的,算是让飢饿的大明朝能够缓过来不少。
但是粮食这种东西,也就是灾年的时候有点价值。
眼下输入大明的这些粮食,已经让南方粮价开始迅速下滑,北方的粮食价格上涨趋势,也在逐渐放缓了。
朱由检也要考虑,是否早日去开拓其他贸易產品的市场了,比如红茶和菸草,这些东西在南洋种植,利益需求应当非常大。
十一月份,北方接任宣大总督的陈新甲,这会儿却是无心好好待在总督府中驱寒,他是亲自带领一支军队,在宣府互市口岸巡查现状,
天气已经入冬,互市中的皮毛生意显然比较火热,这些皮毛的价格也的確有所上涨换的粮食比寻常月份高出三到四成。
林丹汗需要这些粮食,北方的寒冷天气令河套地区的牧原,无法养活他的牛羊,他只能够贩卖更多的牲畜和皮毛,来获得明朝商人在互市中,提供的穀物和豆料。
这些粮食就是林丹汗唯一可以寄託的东西。
如果明朝关闭了互市,他就只能说要么不计成本的进攻明朝长城防线,要么迁徙,选择去劫掠瓦刺或者更西边的汗国。
没有办法,北方游牧一直以来的传统就是如此,遇到天灾,北方无法养活自己的牧民,就会彼此劫掠,努力的生存下去。
运气好的话,趁著汉人势力衰落,他们就能杀入中原,劫掠汉人活过灾年,可能还会迎来鼎盛时候。
陈新甲是提前让官兵们保持警惕,他是就怕出现意外,担心闹出事端来。
大明朝现在武运昌隆,但皇帝硬生生把主战的卢象升撤下来,把自己调过来,令陈新甲是不由得多想。
皇帝是想对自己任用一二,如今把他调来宣大,兴许就是镀金来的。
这么想,他就对於自己的担子越发看重,这才冒著寒冬风雪,坚持亲自巡边。
陈新甲身披布面甲,甲胃內有狐裘袄子垫著,依旧被风雪吹的发寒,几千隨同官兵隨他巡查互市,也都是一般打扮,很少有人还穿札甲了。
这甲太沉,冬天穿著过於笨重,险些摔上一跤。
“大人小心,雪地走路,地面滑可別摔了。”
副將担忧道,陈新甲毕竟年纪不小,万一出事,他可担待不起。
“无碍事,边关的安危最重要,走吧,没事的。”
不得不说,陈新甲的態度,令官兵们还算是看在眼里,觉得此人在文官大员中也是很不错了,虽然不如卢象升那么与官兵同吃同睡,但为人隨和,不会对官兵打骂侮辱,也是文官大员里头极为少见了。
互市其实依旧人挺多的,各地商人都有,明朝的商人带的多是粮食和豆谷,甚至有人带来了土豆、番薯粉之类的货物,都是粮食,这些东西比麦子还要便宜,能饱腹,蒙古人很喜欢收。
陈新甲这位总督大人亲自带著大队官兵进驻屯堡,让交易中的蒙古人纷纷侧目,多有留意。
好在这位新宣大总督到此,並不是来耽误互市的,这些蒙古人照常可以交易,买上麦米就走。
大明和林丹汗已经贸易了八年了,合作到现在,陈新甲不会贸然断掉互市,朝廷有意利用粮食贸易,拴住蒙古人。
土豆、稻穀日渐的增加互市售卖,是因为朝廷贴补了一些银子,专门从南方运粮过来的。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陈新甲站到城墙,向北方远眺,白雪之下,雪原无边无际,不由得吐出一口气来,浊气在风雪中直接被吹散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