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敲打荣妃,发兵西夏(1/2)
第87章 敲打荣妃,发兵西夏
赵府,正院,晨光透过雕窗棂洒落一地碎金。
华兰今日身穿一袭霁青色缠枝纹锦裙,发髻高高盘起,眉眼舒展。
比起往日新妇的青涩娇美,此时更添了几分正室大娘子独有的庄重与从容。
听到外头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华兰当即整了整衣襟。
“妾身给大娘子请安。”淑兰进屋后,规规矩矩的行礼。
华兰见她面色红润,满眼娇羞,颈间还有若隐若现的红痕,不禁莞尔一笑。
“起来吧,淑兰妹妹。”
淑兰轻声道谢,从彩簪手中接过早已备好的一盏茶,奉至华兰的身前。
“请大娘子用茶。”
华兰笑着接过茶盏,浅浅饮了一口。
即日起,淑兰便是府上名正言顺,得大娘子认可的贵妾。
接着,又有女使捧来一个红木托盘,上面整齐摆放着几样价值不菲的金玉首饰。
淑兰见状,不免有些惊讶,正欲推却时。
华兰握着她温软的柔荑,轻声道:“妹妹不许见外,从今往后,愿我们姐妹同心,不辜负祖母的安排。”
“嗯……妾身定当恪守本分,与姐姐同心同德。”淑兰声音轻软,还带着几分感激。
这般乖巧软糯的模样。
使得华兰忍不住伸手替她理了理鬓角的碎发,眼底带着满意的笑容,暗暗觉得祖母相中淑兰给官人为妾,简直是妙极。
皇宫,安福殿,此为荣妃娘娘的寝殿。
此时,赵祯正立于铜镜前,由荣妃伺候更衣。
荣妃娘娘今年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云鬓轻挽,身着绛紫色宫装,衬得肌肤如雪。
“官家近日的气色是越来越好了。”荣妃柔声细语,面带笑意。
赵祯微微颔首,眼底闪过一抹不易令人察觉的冷意,状似随意的问道:“朕听闻,兖王妃近日时常来你宫内?单单上月便入宫三次。”
听到此话,荣妃正替赵祯整理衣领的动作当即一顿,神色显然有些慌乱。
不过她很快便回过神来。
“她不过进宫与臣妾说话解闷罢了,官家可还记得,臣妾的妹妹飞燕,明年便要及笄了。”
“臣妾正和她商议着京城里谁家的儿郎合适呢。”
“早些把她的婚事定下,臣妾心头也就了了一桩大事。”
赵祯居高临下的凝视着荣妃,目光如炬,淡淡道:“是么?看来是朕多想了。”
“那你可有瞧得上眼的人家,若是合适,届时,朕可为你妹妹赐婚。”
荣妃抬眸看着赵祯的目光,心头一颤,抿了抿唇,笑道:“臣妾觉得齐国公的独子齐衡相貌温润,待人谦和,倒是十分合适,可偏偏飞燕她没瞧中。”
“那日金明池马球会上,这丫头的眼睛非盯着那位官家时常与臣妾提起的赵大人不放,至今还在恋恋不忘。”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赵大人已有了家室,只愿飞燕她能回心转意,再多瞧瞧别家的郎君。”
赵祯眉头微拧,迈步在一旁的软塌上坐下,荣妃的心思兖王能看出来。
这位十三岁登基,历经朝堂风雨数十载的官家,又怎会看不出?
片刻后,赵祯突然开口,眸光愈发凌厉。
“飞鸾,朕记得你入宫那年,才十七岁吧?”
荣妃闻言,心头猛然一跳,她勉强笑道:“官家记性真好,臣妾入宫时确实……”
还没等她说完,赵祯直接打断,“那时候的你,可比现在懂得分寸。”
此话如一道惊雷般在耳边炸响,荣妃脸色瞬间煞白。
她当即跪倒在地,“官家,臣妾知道自己出身低微。”
“那些个世家命妇们表面对臣妾毕恭毕敬,实则没少明里暗里嘲讽臣妾与臣妾的家族了。”
“眼下唯有兖王妃愿意真心实意的陪臣妾说说体己话。”
“臣妾一时忘形,便允她多来了几趟。”
“这些年臣妾一直恪守本分,与兖王妃也不过是闲话家常罢了,还望官家明鉴!”
赵祯居高临下的看着她,目光深不可测。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你的心思瞒不过朕。”
“朕怜你几次痛失皇嗣,对你、对荣家都格外尤容。”
“你若是真恪守本分,便不该与兖王妃来往。”
“前朝之事,朕心中早有了盘算,将来你荣家必会有立足之地。”
“朕言尽于此,你若执意这般,届时,莫要怪朕不顾多年的情分。”
留下这句话后,赵祯拂袖而去。
荣妃仍旧跪在地上,心头涌上一股莫名的恐惧。
兖王妃不过这两月间才增加入宫频率,便引得官家如此忌讳。
看来前朝后宫的一举一动,皆不曾逃过他的眼睛。
“娘娘,官家已经走远了。”一旁贴身宫女小心翼翼的上前将荣妃扶起。
荣妃胆战心惊的起身,心中不断思索着赵祯今日之言的深意。
难道他是执意要立邕王为储君?这不应该啊!
若有意于邕王,早该一纸诏书明发天下,稳定朝局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