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开科举之新面貌(2/2)
冗员之弊可是已经迫在眉睫了。”
朱厚熜朗声一笑道:
“王师,你陷入了一个误区!”
“什么误区?”
“谁说科举就一定要做官的?”
平淡而又略带调侃的回问,像一道惊雷在眾人心中炸响,科举不做官?那做什么?又为什么要科举?
不等眾人发问,朱厚熜直接解释道:
“我们开设这么多学科,其实大部分科目都是有自己的赚钱渠道的。
农生將来可以帮助农民种地或者自己种地,医生可以替人看病收取诊金,工生可以做工收取佣金,商人可以做买卖自己赚钱。
这些人都是有著自己的生存之道,並不会给国家带来负担。”
王阳明越听越糊涂,连忙追问道:
“那我们还开这科举干什么?”
“问得好!”朱厚熜意味深长地笑了一下,继续说道:
“王师出身士子阶层,对於底下人的生活不太了解。自古以来,农工商还有医,都是在民间由一代代人自行传承。
他们没有正规的传承体制,以致很多知识流逝,而且很多人即便传承到了手艺,但因为没有名气,別人也不愿意僱佣。
最终只能一点一点积攒资歷,浪费大好人生。”
朱厚熜站起身,在彝伦堂內神采飞扬的慷慨陈词:
“而我们的科举便是让这些人有一个正规的传承,有一个正规的名分,我们官方替他们背书,让他们能尽其所学,尽其所才!
此外我们还可以以官方的名义给他们调配工作,大明还有很多地区处於困苦之地,我们可以调配这些人去帮忙辅助百姓。如此盛举,难道不比做官来的实在吗?”
超越时代的思想,让这些人久久无法回神,在他们根深蒂固的想法中,科举就是为了做官!而现在朱厚熜告诉他们科举也可以不做官!
这样的思想实在太超前。而朱厚熜还有未尽之言没有说出口。以此方法,朝廷將成为一个人才流通的最大平台。
隨著威信加深,朝廷將掌控大部分人才流通的渠道,那以后这些人才,还不是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这才是真正的“天下英雄尽入彀中”!不用对他们死看死守,只要拿捏住渠道,他们自然就会为你所用!
“陛下之举实乃开古今之先河,老臣今日受教了。”
王阳明诚心拜服,其余人也被这震撼的思想折服,他们都是被朱厚熜以各种理由召集而来。
徐光祚是代表了勛贵阶层和武將们的利益。鲁缺和康铭则是朱厚熜的心腹。
黄省曾是为了传播农学,让百姓能更好地利用土地,利用资源。
薛己和汪机同样是为了传播医学,中医传承之难眾所皆知。
而王阳明和王瓚,他们本以为朱厚熜召见他们是为了改变科举弊病,同时帮助朱厚熜贏下大礼议。
可是现在他们才知道朱厚熜真正的意图,正如之前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和立场,可身为帝王,则要统筹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