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裁汰冗员(2/2)
“老臣绝无意见,王阳明担任祭酒当之无愧。”
“好,那接下来继续之前的议案。”
听到朱厚熜的指示,王阳明取出奏本朗声道:
“臣奏请陛下对国子监进行改制,扩充国子监之学科,以成天下学院之表率,以恢復古之稷下学宫之辉煌!”
麦福接过奏本,朱厚熜象徵性地瞄一眼,直接命令麦福宣读。而这封奏本中提议的只有关於国子监扩建学院的议案,並没有关於科举的部分。
这也是为了暂时避免更大的衝突,而此时进行这个提案的原因就是!
“裁汰冗员是国策,不得不为,但是这些官员好歹也曾是大明朝的臣子。朕今日对被裁之人允诺,所有人皆可申请入国子监进修。
来往路费由內庭负担,入国子监后,朝廷会安排工作帮助学子可以自己赚取学费。四年之后,毕业之人可以由国子监安排工作,未能毕业之人,遣回原籍。”
这便是此时提出改制国子监的原因,既是安抚被裁之人,也是为国子监招收第一批学生。
不用怀疑会有多少人愿意来,古代人对於做官的嚮往是刻在骨子里的,在他们看来进入国子监就有了继续做官的希望。
而朱厚熜也刻意模糊了六大学院中那四个技术学院的特殊性,当然也不算骗得太狠。
即便是技术学院也是可以获得官职的,毕竟需要管理,只不过他们中只有一小部分的尖子生才能有官职。
“另外即日起,国子监內除了祭酒之外,不设官职,所有老师院长专心负责教学之职,为我大明哺育英才。”
能一心二用者只是少部分人,而且即便心有余,怕也是力不足。朱厚熜改制后的国子监要教授的,可是最硬核实用的知识。
不是像之前隨便糊弄一下就能完成的,所以教学之人必须专心致志,不能受到官场的干扰。
听完朱厚熜的决议,朝堂百官有点接收信息量太多转不过弯来,不过至少表面上,听起来貌似还挺不错。毛纪感动道:
“陛下体恤臣民,能想到如此两全之法,臣等代天下官员谢过陛下隆恩!”
“臣等代天下官员谢过陛下隆恩!”
不管这里面有什么门门道道,面子上先这么著,等退朝之后再细细商议,这是朝堂上百官目前唯一能想到的。
他们已经被朱厚熜的组合拳打懵了,现在就憋著一口气准备以大礼议逼皇帝服软!
而隨著王阳明諫言结束,此次朝会的议政貌似结束了,只是朱厚熜玩味地没有叫停,任由一些官员们上奏著无足轻重的议案。
如此態度,守旧派终於是按捺不住了。吴一鹏在一个议案结束后,立刻一个闪身飞出,差点没剎住脚,而喉咙里憋的话,也在动身之时就喊了出来,颇有一种抢答的感觉。
“陛下,臣请再次议礼,我礼部眾官员这些时日已经徵求了许多人的意见,他们全都反对立兴献王为“皇考”。
今日我等联名上奏,请陛下遵循旧制,称孝宗皇帝为“皇考”,以正国本!”
吴一鹏拿出写得密密麻麻的名单奏本展示,而旁边守旧派一同附和齐呼:
“请陛下称孝宗皇帝为“皇考”,以正国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