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拼命三郎(1/2)
“我也想跟二郎往东京走上一遭。”
荣的回答让眾人颇感意外。
武松忙道:“荣兄弟不必勉强,哪怕你回梁山,我也认你'这个兄弟。”
荣摇了摇头,道:“刚刚二郎一席话让我有些拿不准,我也想看看二郎说的是对是错,招安这条路是不是真的走不通。”
武松大喜,“有两位兄弟相伴,我无忧矣。”
当即武松与李助商议走后的安排,打点行囊准备上路。
至第二日天明,武松到县衙拜辞知县相公。
陈知县与武松在后堂相见,见礼毕,知县笑道:“武县尉此去如蛟龙入水,前途不可限量,可喜可贺。”
武松拜谢:“不敢忘恩相提携之恩。来日定有厚报。”
知县心头冷笑,“也不必等来日了,你走后,你的万贯家財本县替你受用。”
“我提携你不是要你报答,不过惜才而已。武县尉此去路上不可耽搁,莫让太尉久等。”
武松应了,告辞而去。打马出了南门,与荣、阮小七二人在城外取齐,一路投东京而去。
此时正值盛夏天气,三人只在清晨、黄昏行走,不觉到了河北地界,但见荒田寂寞,应无稚子看牛;古渡淒凉,哪得奚人饮马。
阮小七心里老大不乐,“怎的此地,反不如山东热闹?”
武松嘆道:“河南、河北,这几年不是旱就是涝,生民流散大半,可不就荒凉下来了。”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官府也不管吗?”
武松闻言嗤笑道:“只怕道君皇帝还以为四海昇平,生民乐业了。”
荣是在官场浸润过的,自知地方官为了升迁,歷来是报喜不报忧的,对武松的话深以为然。
三人见这般淒凉景象都是不乐,一路快马加鞭往南而行,不觉就到了邯郸城外,再往南便到河南了。
看看日头已升至半空,三人也不入城,就在城外找了一处客店歇息。往外看时,三三两两的行人扶老携幼,要么往南而行,要么就是要入邯郸城,少见一个向北而走的。
“这些怕都是受灾的百姓,看样子怕是要去城里討口吃食。”
武松嘆道:“我之所以矢志不移,定要掀翻无道朝廷,非为自身富贵,实不忍看千万百姓流离失所……”
武松大义凛然的话还未说完,远处一声断喝就將他话头打断。
“快滚!相公钧令,非城中住户,不得入城!”
远处守城的士卒,拿著鞭子不断驱赶灾民。走得慢些的,上前就是一鞭子。
灾民逆来顺受惯了,捱了鞭子也不敢则声,默默地爬起来,擦掉血痕,不住地打拱求饶。
“军爷行行好,我们实在走不动了,歇上一歇,马上就走。”
一老汉瘫坐在地,不住口地討饶。
“哪里来的刁民?要歇到一旁歇去,敢在这里放泼,不知死么?”
士卒说罢又去推搡。
三武松三人看了都忍耐不住,荣早从马上取下弓来,站在客店外,左手拈起弓,右手拔箭,拽满弓,正待要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