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拼命三郎(2/2)
只见一条大汉挑著一担柴来,一手扶著担,一手握住那士卒的胳膊,那士卒动弹不得。
只听那汉子道:“你这撮鸟莫非不是父母生养的,他偌大年纪,经得你几打?”
其他士卒见了,却待要来动手,早被那大汉一拳一个,都打的东倒西歪。
那大汉歇了手,扶起老汉,从怀里掏出一张炊饼给他,一叠声地叫他快走。
那老汉见打了军兵,早唬得半死,猛地爬將起来,逕往客店而来。边走边叫那大汉赶紧逃命。
此时城里又涌出十数个军兵,人人挎刀,將那大汉围在中间。
那大汉哪里肯逃,赶上前去,兀自不歇手,只顾寻人廝打。
一个军官模样的人,举著腰刀来砍,嘴里大骂,“你这打脊饿不死冻不杀的乞丐,敢来多管!”
那大汉大怒,焦躁起来,將军官劈头提了过来,一跤顛翻在地。
眾士卒举刀朝他身上乱砍,那大汉浑然不惧,身子似狸猫穿梭,瞅准了对著士卒的脸上就是一拳。
一时又有几个士卒掛彩,鼻血长流。
奈何双拳难敌四手,那大汉也不知捡个器械,只顾拿拳乱打,渐渐地就不支起来。
眼看著一把刀朝他头砍来,荣喝彩道:“端的是好汉,此乃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真壮士也!看我助他一助。”
“嗖!”一支利箭快似流星,正好射中士卒持刀的手,腰刀“哐啷”一声掉在地上。
武松见这大汉不是別人,便对蠢蠢欲动的阮小七笑道:“小七,我们也去救他一救。”
“好勒!”阮小七巴不得一声儿,取了龙王刺,冲入人群中央一顿乱杀。
武松提刀赶到时,地上横七竖八躺了十几个,剩下几个看到人来,落荒而逃,奔入城中,关了城门。
武松无奈摇头,“怎的也不留几个给我?”
那大汉叉手道:“感蒙二位大哥解救了小人之祸。”
武松道:“此处不是说话之所,壮士隨我们一道寻个地方,再浅酌几杯如何?”
那大汉道:“多得二位仁兄解拆小人这场,却又蒙赐酒相待,实是不当。”
武松便道:“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有何伤乎?且隨我们走吧。”
武松几个取了马匹,却见那大汉没有坐骑,俱都牵马而行。
四人閒庭信步,浑不怕城內追兵。
武松路上问那壮士姓名。
那大汉答道:“小人姓石,名秀,祖贯是金陵建康府人氏。自小学得些枪棒在身,一生执意,路见不平,但要去相助,人都呼小弟作拼命三郎。
因隨叔父来外乡贩羊马卖,不想叔父半途亡故,消折了本钱,还乡不得,流落在此邯郸城外卖柴度日。既蒙拜识,当以实告。”
武松早知他名姓,听了也不惊讶。只將自己三人的姓名据实相告。
石秀听了,喜道:“穿云太岁武松,莫非正是足下?”
武松道:“小可便是。”
石秀道:“小人早就听闻哥哥大名,想去投奔,恨无门路可进,怕哥哥不肯容纳。”
“正所谓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可见我石秀兄弟当真是有缘。不瞒石秀兄弟,在下做的是造反的勾当,正要上东京夺了赵官家的鸟位,如此你还敢跟我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