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两处议兵(2/2)
蔡京今年七十三岁,鬚髮皆白,走路慢条斯理。见了官家,行了一礼,便立到一旁,打定主意不先开口说话。
杨戩则是带病前来,在小黄门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给赵官家行礼。
童贯今年也六十有六,身材高大魁梧,身为宦官,颐下却生有十数根鬍鬚,可以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他声如洪钟,他拱手称呼了一声“官家”,便挥手斥退赵官家身小黄门,亲身走到天子身旁服侍。
天子见三人来此有都缄默不语,被搅了雅兴,怫然不悦道:“何事如此紧急,不能等到明日朝议再来说?”
蔡京、杨戩躬身告罪。
童贯想起刚刚二人同意保奏他带兵往江南平寇一事,便跪地奏道:“臣等死罪,江南反贼方腊裹挟百姓十余万,上月起兵造反,相继睦州、歙州、杭州之地,治官建署,自號“圣公”,改元永乐……”
赵佶还未听完,只觉得眼前一黑,几乎晕厥过去,童贯、高俅眼疾手快,一左一右搀扶住了。
赵佶喘匀了呼吸,“为何之前没有一点消息泄漏?导致江南糜烂至此?”
蔡京和杨戩头低得更低,童贯道:“此人长期在江南以邪教蛊惑人心,地方官员却没有早些发现端倪,实在辜负了官家的信任,实在该杀。”
赵佶哼了一声,“地方官员是该杀,只是眼下这种局面,谁可替朕扫平反贼?”
君臣几个默契地都没有提及方腊为何造反,只说为何没有人早些发现方腊要造反。
此时蔡京上奏道:“童太傅歷来知兵,臣保举童太傅为帅,定可一战擒方腊献於闕下。”
杨戩亦道:“臣附议。”
赵佶转头看了看童贯,问道:“爱卿可愿替朕走这一遭?”
童贯道:“不是臣推却,只是如今禁军多不堪用,臣实在……”
童贯话未说完,高俅抢先说道:“太傅所言及时,官家,臣刚刚收到军报,前番討伐武松那贼子的六千五百禁军,全军覆没,丘岳战死,棠世英、党世雄兄弟被擒,周昂畏战,临阵脱逃至东昌府……”
说罢將军报呈上。
赵佶大怒,“你身为太尉,掌管禁军多年,既然知道禁军不堪用,为何不勤加训练?朕每年拨付银钱万万养兵,到底有几成用在禁军之上?”
天子一怒,高俅汗流浹背,匍匐於地,“臣有罪……”
童贯被打了岔子,心中恼怒,看著高俅出丑。倒是蔡京想著以后多有用到高俅处,替高俅遮掩道:“官家,禁军不堪用,非训练之故也,实乃久不经战阵之故也。”
赵佶恨恨地看了高俅一眼,也想起他平日诸多好处,冷哼一声道:“起来吧。”
杨戩道:“那武松蘚芥之疾,东南方是重中之重。望官家明察。”
赵佶克制住对武松羞辱他的恨意,点了点头道:“既然禁军不堪用,诸位爱卿以为可调何处之兵?”
童贯道:“非调西兵不可!”
赵佶默然不语,贸然抽调西兵,西北定会空虚,他一时也委决不下。
沉思良久也没想到什么好法子,便道:“此事明日朝议再论。”
说罢拂袖而去,身后一眾小黄门和乌泱泱的禁军紧紧跟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