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闹剧(1/2)
宋江三五次请得陈太尉上轿,匆忙跑到晁盖跟前说道:“哥哥千万莫要多心,小弟之心天日可鑑,绝无越过哥哥去的意思。”
晁盖呵呵一笑,“太尉与贤弟投契,乃是天大的好事。其他的为兄都理会得。”
宋江还要解释几句,那陈太尉掀开轿帘招呼道:“宋头领何不为我介绍一番山中景色?”
宋江嘆了口气,朝著晁盖告了一番罪,匆匆走到轿旁。一个在轿內,一个在轿外,相谈甚欢。
晁盖跟在后面,令上马行了,令眾人大吹大擂,簇拥著上了五关来。直至忠义堂前,一齐下马,请太尉上堂,正面放著御酒詔匣。
晁盖与眾头领一齐在堂下跪著。
陈太尉於詔书匣內取出詔书,展开之后高声读道:
制曰: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五帝凭礼乐而有疆封,三皇用杀伐而定天下。事从顺逆,人有贤愚。朕承祖宗之大业,开日月之光辉,普天率土,罔不臣伏。
近为尔晁盖、宋江等啸聚山林,其罪虽不赦,其情实可悯。今差太尉陈宗善前来招安,詔书到日,即整肃本部兵马,出兵东平府,剿灭潘贼武松。
功成之日,即宽宥尔等之前罪。有功之头领俱有封赏。故兹詔示,想宜知悉,宣和二年十月十五日詔示。
陈太尉读詔罢,除宋江外,人人皆有怒色。晁盖听到剿灭武松一节就站了起来,转过身去,负手而立,对圣旨殊无半点敬意。
宋江见此,再拜伏罪:“非宋江等无心归降,实是草詔的官员不知梁山泊的情状。这等詔书,我等实不敢奉詔。”
陈太尉卷了詔书,笑呵呵地扶起宋江,“宋头领请起,朝廷不知你等艰难也是有的。官家此次差我来招安,不过是想看看你们招安到底有几分真心。”
宋江见事情还有转机,忙问,“真心如何?不真心又如何?我等愚钝,还请太尉明示。”
“若是真心,我回去便请旨,自然有高官厚禄赐下,若是假意,那就有大兵来打。宋头领切勿自误。”
刘唐喝道:“哪个不知你们的奸计?要打便打,再囉嗦一声儿,定叫你下不得梁山泊。”
说罢劈手夺过詔书,撕做粉碎。李逵大踏步上前,揪住陈太尉衣领,“你这鸟官看著就不是好人!空口白牙就要俺们去打生打死的。俺先打死你这撮鸟!”
李逵举拳便打,亏得卢俊义一把架住他的胳膊,丟了出去。即便如此,那陈太尉还是被唬得面无人色。
“这怎么说的?本官也是一片好心。”
此时四下大小头领,一大半闹將起来,嚷嚷著“朝廷居心叵测,拿御酒哄傻鸟儿哩?”
晁盖对此只做未见,全程冷眼旁观。
宋江、卢俊义只得亲身上马,將太尉並一干人数护送下五关。
到得金沙滩上,宋江告罪道:“山野匹夫,不识王化,太尉千万见谅。”
说著取过大包金银呈上,“我等虽然屈身草莽之中,忠义之心可表天日,望太尉不以小过,而使我等报国无门。”
陈太尉惊魂稍定,“梁山泊並无大恶,武松方是心腹之患,这些本官心知肚明。我回朝之后,定会稟明官家。想来真正的招安旨意,不日便来。
临走之际,本官再送宋头领一几句话,正所谓国无二日,天无二主。对於天下如是,於你梁山泊何尝不是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