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林冲建功,杨志受罚(1/2)
且说陈太尉回到济州,把梁山泊开詔一事,说与张叔夜知闻。
张叔夜听罢大惊:“既是如此,枉费了心力,坏了事情,太尉急急回京,奏知圣上。若是迟了,我恐怕山东不復为朝廷所有。”
陈太尉道:“叔夜何必危言耸听?”
张叔夜跌足嘆道:“太尉有所不知,如今那武松攻打东昌府和曾头市甚急,如今梁山泊招安不成,若他反助武松,这两处地方如何能保?
唉,朝堂上袞袞诸公,也不知想些什么。既然招安,为何一无赦罪文书,二无些官职虚爵做说头?尽想著要別人白出力,天下如何有这般美事?”
陈太尉满面羞惭,朝堂上的“袞袞诸公”中,他也算一个。
“叔夜以为,我回京之后应该如何给天子復命?”
张叔夜沉吟良久,道:“招安这条计策是好的。相公此去一要隱梁山之恶,二要扬武松之暴。务必先討来梁山泊诸人的赦罪文书,和几位头领的官身。”
陈太尉捋须细想一番,对张叔夜拱手致意:“叔夜当真是谋国之臣,我知道怎么做了。”
陈太尉一行人从,星夜回京来,见了道君皇帝,备说言梁山泊见了招安旨意喜不自胜,跪谢天恩浩荡之语。
道军皇帝惊诧道:“既然如此,为何山东各府县六百里加急,表奏反贼武松攻打州府,却不见梁山泊出兵?”
陈太尉早有腹稿,奏道:“一来梁山诸人,俱有些罪恶在身,未蒙朝廷赦宥,心中惶恐;二来即使赦了罪,他们也是白身,出兵之事,名不正言不顺,与州县官兵之间容易生出齟齬来。”
“唔,爱卿说得有理,是朕一时失了计较,虑事不周。待朕再写一封詔书,爱卿不要推辞辛苦,再替朕走上一遭。”
陈太尉道:“替国家出力,何言辛苦!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日陈太尉领了天子詔旨出宫回府,不久又有內侍抬来樑上诸人的赏赐至府上。
陈太尉修整一日,第二日清早天子便令一百禁军亲来护送他到梁山泊去招安。
此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却说武松领了四军八九千人马攻打曾头市,一连三日,战了三场,俱是小胜。第四日搦战,曾头市就按兵不动,武松便召集麾下文武於中军大营议事。
“史文恭那廝当真英勇,一清先生三面合围还是被他突围而去。如今敌军龟缩不出,如之奈何?”
公孙胜道:“我军虽连场小胜,敌军却未伤筋骨,贸然强攻,损失必大,需用巧计破敌。”
武松嘆道:“曾头市前后二门把守严密,派出去的斥候连个消息也传递不出来,计將安出?”
公孙胜道:“如果能让曾头市往外求援,我们或许有机可乘。”
武松道:“谈何容易,曾头市有万余兵马,虽不及我军精锐,若是据城而守,我军久攻不下,则料定我军必退,何必再请援兵?”
昨日一战,左將军荣一箭正中曾涂左臂,前將军林冲率领骑兵於敌阵中纵横驰骋,著实挫动了敌方锐气,眾將对二人无不膺服。
功劳簿上先记二人一功。
后將军杨志见二人立功有些心急,便道:“末將愿率兵马攻城!”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武松怕伤亡过大,一时委决不下。
杨志道:“末將愿立军令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