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1/2)
时明刚刚抬起的屁股,在听到老朱这声轻喝之后,只好又慢慢落下,心中暗自腹誹,好你个朱重八,你自己也想听吧!
《大洪荒》虽然是胡编乱造的神话故事,但內在逻辑却是可以自洽,其实也是个不错的故事话本。特別是如今市面上根本找不到这类型话本,自然会让人觉得新奇,想要探究一二。
李善长太了解老朱了,所以,这个时候,这老傢伙笑著给老朱递了个台阶,“虽然这个话本確实是有些胡编乱造,但內在逻辑却能自洽,就话本本身而言,其实还算不错的故事,老夫也挺好奇接下来故事会如何发展,寧州伯不妨述说一二。”
时明看了眼大家,微笑道:“第二册我確实看过,接下来就是妖族为了彻底灭掉巫族,而屠杀无数人族,以海量人族精元铸造屠巫剑。西方二圣给这场战爭添了把火,將汤谷里的十大金乌引出汤谷,为祸人间,於是便有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穿插其中。大战开启后,又有共工怒触不周山,天穹倾覆,女媧补天等神话故事……”
虽然时明说得很简短,但大家都知道那些神话故事,只是以前却没有人將这些神话故事串连起来,写成一部大长篇故事。
是以,在听到这些故事被逐一串连起来之后,就连胡惟庸跟李善长这等人,都不得不佩服那本小说作者。
只要稍微一想像,就能感觉这个话本引人入胜之处。那恢宏磅礴的大局布置,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一时间,別说那些小孩子了,就是他们这些大人,都多少有些想要看一看的衝动。
只是老朱在外人面前有点拉不下脸,不好开口向时明索要那话本的原始稿,只能用灼灼的目光看著时明。
朱老四心里早就跟猫抓似的,好奇道:“那不知在巫妖大战之后,接下来的故事会如何发展?时先生快说说!”
时明微笑道:“第三册的內容,那位作者还没开始写,不过故事大纲我倒是看过,巫妖大战之后,双方高层纷纷战死,道祖出来收拾残局,颁下法旨,巫族举族搬入后土娘娘创造的幽冥大地,妖族则隱入深山大泽不出,天庭交给了道祖身边的童子,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玉皇大帝。接下来洪荒大地便是人族大兴,三皇五帝等人皇崛起的崢嶸岁月,最终引出圣人大战,即封神之战。”
朱老四忍不住好奇问:“何谓封神之战?”
时明也没有隱瞒,“封神之战的背景是周灭商,姜太公执法旨封神,这一册是个大工程,因为里面会对如今存在的诸天神灵进行一番梳理,整理出一个能自圆其说的神话体系。”
听到时明这话,李善长便嘆道:“这本《大洪荒》,若真能写出来,必定能流芳千古。只是,你不怕道教跟佛教到时都来找你麻烦?你之前所说的西方二圣引金乌出汤谷,这故事一出来,肯定会引来一些大和尚的不满,你不怕?”
时明耸肩笑道:“书又不是我写的,我只是给那些说书人提供一个说书的场所而已,那些大和尚找我干嘛?”
胡惟庸闻言,瞟了眼时明,笑问:“你就不怕到时引起道佛之爭,让这刚刚安定下来的天下,又限入动盪?”
这话,多少有点诛心,时明知道胡惟庸坏,知道这老傢伙会给自己找麻烦,但没想到居然如此包藏祸心。
果然,老朱在听到这话之后,看向时明的目光中,都带著浓浓的警告韵味,大有不给他一个解释,就要发飆的架势。
时明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拿乔卖关子,直接笑问:“佛道之爭乃道统之爭,两家都爭上千年了,什么时候国朝动盪与否,是由他们之间的爭斗决定的?还是,你觉得陛下提不动刀了?”
你诛我心,那我就捶你肾,看谁先受不了!
果然,胡惟庸被时明这一击搞得,也有点上不来气,“你胡言乱语什么?老夫何时说过这等大不敬之言?”
时明点头,“你是没说过,但你心里大概就是这么想的。”
胡惟庸气得鬍子打颤,“胡说八道,荒谬之极!上位,此子巧舌如簧,奸猾似鬼,又在污衊老臣,老臣只是担心引起混乱。”
没等老朱出言安慰,时明便笑道:“有甚好担心的?胡相乃文臣代表,儒家领袖,佛道两家要是爭夺起来,你心里肯定悄悄偷著乐吧!你们確实应该偷著乐,若是他们真闹起来,就是你们儒家出手的时候,把他们的气焰压一压,顺便陛下还能將他们侵占百姓的田產清理出来,还给百姓。”
原本有些想发飆的老朱,此时已经在看戏了,他想让时明入朝为官,为的就是让时明这个谁都敢骂的铁头娃替他当嘴替。
这不,嘴替的威力不就显现出来了嘛!不仅胡惟庸不用他来安慰,还能看到时明对胡惟庸阴阳怪气上眼药。
当著李善长的面,说胡惟庸乃儒家领袖,诸臣代表,你当李善长这位胡惟庸的老师是什么?这不是指著和尚骂禿子嘛!
李善长自然能看得出来,时明这是在挑拨离间,可看出来归看出来,心里膈应也是在所难免的,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胡惟庸自然也听出时明这些话的不怀好意,表面上是在恭维他这位丞相,但他要是真认下来,估计就要把李善长得罪死。
但就在他正准备开口反驳一下对方时,却又听对方说:“陛下,我这里有个关於农税的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老朱知道时明是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对创造財富,有著非同寻常的能力,连太子標都將其预定为他未来的执宰,可见此子之才华。所以一听时明这么说,便道:“且说来听听,这里不是奉天门,也不是乾清宫,不必拘束,畅所欲言便可。”
时明抿了口茶,道:“如今天下安定,百废待兴,但百姓身上赋税却依旧沉重得让他们直不起腰,有些不堪重负的百姓,不得不將田產假託到寺庙名下,以此来减轻赋税。陛下又优待天下学子,免去秀才举人赋税,长此以往,田產假託之事,肯定会越来越多。这等事,歷朝歷代都有,想必陛下也清楚。等到哪天越来越多的百姓失去田產,加上天灾人祸,结局如何,可想而知。”
这种事,老朱最是感同身受,因为他就是吃不饱饭,家人相继饿死,不得不去当和尚,最终不得不加入义军,起兵造反。
听时明说得沉重,几个觉得无趣的小孩子,已经坐到孩子桌那边去,悄悄说起属於他们自己的悄悄话。
此时,老朱跟李善长他们都没有说话,胡惟庸也没有跳出来吐槽时明脱裤子放屁,说些风凉话。
因为他也感觉到,时明的话还没有说完,这小子不可能会把话柄如此轻易就交给別人,这明显有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