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齐聚红楼,聆听圣音(2/2)
每个名额底价一千贯,几乎转眼,拍卖价就杀到了万贯。
他们已经打听到,水泥的原材料很容易寻找,造价其实非常便宜,所以这东西的利润並不低,一旦有了这配方,即便是了五万贯拍下,也能在两三年內赚回本钱。
但很显然,他们想差了一点,那是以前的成本了,现在朝廷已经知道了这个原材料,那官府又岂会將其贱卖?
时明充当了这次拍卖的主持,並用话术將大家的情绪最大限制地调动起来,
再加上他事先安排的托。
很快,那些商人便渐渐陷入疯狂竞价当中。
除了一些真正的商人之外,这里面还有一些是某些勛贵家族的代理人,以及某些外国使臣的代理人。
他们可不会管配方的价格有多疯狂,买不到才最要命。
也因此,这三十份水泥配方,在经过近两个小时爭夺,才算真正结束。而三十份配方的总价加起来,居然高达三百万贯,平均下来,一份配方高达十万贯,
可见之前的竞价有多疯狂。
按如今水泥市场价,一袋五十文来算,得卖出多少袋,才能將这成本赚回来?而且这还没有算原材料的成本。更何况,当全大明都普及水泥之后,这水泥的价格,肯定还会下降。
然而,对时明这个突然间多了三百万贯的大富豪来说,其他商人或某些代理人有没有被自己坑,他才不管。
虽然他也觉得,这个价格確实有些坑人。
如果只將配方卖给一个人,那能否卖到百万贯,都是问题。就算有人愿意出价,想一下拿出那么多钱,也不太可能。
但对那些用十万贯就拍下这个配方的商人而言,他们其实也不算亏,最多就是赚回成本的时间长了些而已。
实在不行,还能卖给其他有需要的小商人,摊薄成本嘛!
有了这个配方在手,何愁赚不到钱?
至於某些勛贵的代理人,或者是某些外国使臣的代理人,他们只要能拿到配方,任务就算完成了,钱不钱的,其实无所谓。
所以说,这场拍卖,其实算得上皆大欢喜。
而全程看下来的老朱,则是对时明这三百方眼红起来。
之前的两百三十多万贯,里面有一半是他家好大儿的,他不需要眼红,但现在,这完全是自家好女婿的呀!
想想这些天,他让时明砍了那么多脑袋,统计之下,折合钱银,也不过收上来两千万贯而已。
那可是砍了多少家族,多少人头才有的收穫啊!
其实让那么多人九族消消乐,老朱的收穫並不止这些,只是有些收穫没有在这应天府,还没来得及运回来而已。
在某个瞬间,老朱差点就迷上了这种竭泽而渔的作法,想要多砍些脑袋,补充一下自家那空虚的国库了。
想想,在可以將摊丁入亩之策顺利推行下去的同时,还能有那么多额外收穫,是不是很爽?
好在老朱的自制力还算不错,这种很爽的感觉,在他脑海里转了几圈,就被他拋诸脑后了,毕竟他还没有疯。
但现在,看到时明只靠一个水泥配方,就收穫三百万贯,他確实有些羡慕了,想著,是不是继续让时明出点钱来修路?
就在老朱陷入避想的时候,时明的声音再度响起,“水泥配方已经拍卖结束,接下则是今晚本侯来此的第二个目的。大家也知道朝廷为重修天下官道,组建了路政司衙门。本侯添为路政司衙门二把手,也向朝廷为各位爭取了一些利益—..”
时明这话,让一些人忍不住笑了出来,这次的笑,不再是之前那样的捧场笑,而是略带一些嘲讽,只是不太明显罢了。
毕竟这位可是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后,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玉面杀神”,敢当面嘲讽他,不要命了吗?
只是,想到这长乐侯明明是有求於人,结果却把这事说成是给大家爭取利益,让有些人多少有点忍不住想笑。
时明唇角微扬,道:“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些人觉得,我这是在信口开河,
是在忽悠你们,毕竟修路投入不小,但想要靠收那点车马过路费收回成本,时间太长,利润太低。”
这话倒是没错,许多人都跟著点头附和。
时明继续忽悠,“大家会这么想,实属人之常情。只不过你们的商业思维,
还停留在最基础的阶段,还未意识到这其中的隱藏价值。在这里,我就跟大家简单说道说道。”
如果有金融体系的出现,时明高低得给他们整一番金融降维打击出来,好让他们认识一下什么叫金融战。
虽然他对金融方面的了解也是半吊子,但吊打这个时代的商人,已经完全足够。
听时明这么吹,许多人都不由竖起耳朵,洗耳恭听起来。
没办法,其他人这么吹,他们只会觉得对方在吹牛。但时明这位长乐侯可不是寻常人,他可是红楼的幕后东主。
红楼有多赚钱,来这里体验过的人都清楚。
论赚钱能力,他们確实拍马也难及。毕竟人家可是仅靠一个水泥配方,就能收入三百万贯的人物。
且人家从一介白丁,到成为长乐侯,用时还不到两个月。
如此擅长经营之人,准备向大家传授经营之道,即便知道他可能是在胡说八道,也不得不认真竖起耳朵。
站在楼上的老朱,此时也在侧耳,他也想听听,时明是如何忽悠这些商人的。
因为他也想不出,帮朝廷修官道,除了博取一下名气,还有什么隱藏价值?
时明竖起一根手指,道:“首先,便是扬你们的美名。或许你们会觉得,你们的大名,或者你们家族的大名,在你们所在的那个地方,已经很出名了,现在要用那么多钱来邀名,不值得!”
眾人不由自主点头,他们確实是这么想的,他们不是想不到可以扬美名善名,但想到那些付出,便觉得没有必要。
时明摇头道:“別忘了,你们是商人,商人天性逐利,一个商人,以前再有名气,能全是美名吗?有机会名留青史吗?”
眾人闻言,若有所思。
许多人仔细想想,確实是这样,他们在家乡虽然有名,但並非全是美名,他们虽也偶有行善,但更多的人,还是喜欢骂他们为富不仁。毕竟仇富的穷人,实在太多了。
甚至许多人本能地会觉得,富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时明微笑道:“这在商业上,叫做包装。我们卖商品,除了要將商品的包装做得好看,让人觉得咱们的商品高大上之外,我们本身,也需要包装,给大家形成一个固有印象,让大家明白我们不是只知道赚钱,还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当百姓觉得,我们人品可靠的时候,还愁我们的东西卖不出好价钱吗?”
眾商人闻言,呼吸不由一室,仿佛像听到了什么圣典,静静等待时明接下来的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