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杂学宗师,以权谋私的时明(2/2)
那种一拍脑门就来的想当然主意,往往就是那些儒家学者喜欢乾的。反正苦一下百姓,在他们看来,完全没有问题,
这无处不在的吐槽,让他们这些儒家学子们,一个个都有些无言以对,甚至有种如芒刺背,如坐针毡,如在喉的感觉。
虽然他们早就知道这位长乐侯年轻气盛,锋芒毕露,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傢伙的攻击性会这么强。
简直就是句句不提,句句不离。
吐槽了下后,时明又道:“好了,这些问题先聊到这,咱们来聊聊大明央行吧!你们知道咱们这个大明央行,是干嘛的吗?”
“是发行宝钞的新部门!”有人说道。
“也是百姓兑换新旧宝钞的地方。”
时明点头道:“说的没错,但你们说的,只是大明央行功能的冰山一角。”
眾人闻言,都不由挺直了腰板,竖起了耳朵,手中香香的烤串暂时都不香了。
他们身为大明央行未来的员工,对自己將来工作的地方,还是相当重视的,可不想被其他同学比下去。
时明摆了摆手,道:“你们也不用这么严肃,就目前而言,大明央行確实只有这么点功能,但以后可就未必了。简单点说,未来的大明央行,就是大明经济的调节器。它不仅负责大明宝钞的发行,新旧宝钞的兑换,还兼挑著宝钞发行量的计算·这里面所涉及到的学问,我称其为大明经济学,以及大明金融学。”
就这两门学问,时明跟这些学子聊了许久。
当然,主要是时明自己在说,那些学子们在听。
且从他们那清澈的眼神可以看得出来,很多东西,他们其实並没有听懂,但这不妨碍他们不明觉厉。
渐渐的,他们发现,这位长乐侯,也许在儒家经义上,確实不怎么样。但在其他杂学上,却能甩他们无数条街。
当他们这方面的导师,完全绰绰有余。
甚至感觉称他一声『杂学宗师”,也完全没有问题。
原本把时明当成崇拜对象,但心气依旧还挺高的他们,在经过这一晚的閒聊之后,完全被征服了。
现在,他们完全能够理解,为何红楼生意会那么火了。
有这样的杂学宗师在,赚钱还不是撒撒水的事?
即便是最后时明打发他们去休息,他们依旧一个个兴奋得有些睡不著,总想找人倾诉一下。
同时,他们又多少有点拧巴,一方面觉得时明厉害,一方面又不想承认自己所读的儒家经典真箇无用。
而装完比的时明,则回去找自家小妾嗨皮去了。
翌日,时明依旧起了个大晚,起来之后正好赶上吃午饭。
而那些早早过来的勛贵子弟,以及昨晚就没有离开侯府的那些学子们,则继续参加秦锦绣的临时培养班。
下午,时明才刚出门,便见徐恢带了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过来介绍给他。据徐恢说,
此人擅长术算,名叫郁薪,吴县人,现居苏州,此次来应天游学,主要是来看看摊丁入亩之策。
对此,时明並不觉得奇怪,事实上,隨著摊丁入亩之策这股风潮在大明天下刮起来后,就有许多读书人来应天府了。
身为一个读书人,要是对一个国家的新政策都不懂,哪还有资格跟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想入仕,要是对时政不够了解的话,那绝对是个减风项。
而这个时候来应天的人,很难说他不是抱著入仕想法来的。
不过时明对此倒也没什么偏见,毕竟哪个读书人坐不想入仕为官呢?不都是学好文武艺,货於帝王家嘛!
时明还没有意识到这位郁薪到底是何许人,只是简单考究了下之后,便欣然让他进入大明央行。
直到悄悄问过系统,才明白,这位很可能就是在十年后被老朱徵辟过来,並赐名“新』的那位牛人。
未来的户部尚书,擅长理財,让朱老四感慨『新理邦赋十三年,量计出入,今谁可代者』的那位郁新。
时明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蝴蝶翅膀扇啊扇的,居然能让这位牛人提前十年出山。
不过想想摊丁入亩之策的影响,倒也能够理解。
面对时明的招揽,郁新也没有纠结,欣然同意入伙。
事实上,他跑来观察这摊丁入亩之策,同样抱著入仕的想法。
只是他没有想到,还没找到搭上太子標的渠道,就被徐恢拉到时明这边来了。
当时明把这位『新人”打发到培训班,出门询问徐恢,这位是不是他朋友的时候,徐恢摇头,“就是听过他的名气,在苏州那边,他还是挺有名的。”
所以说,在没有科举的时候,文士的名气有多重要了。
“侯爷,你这是打算去哪?”
“去一趟北城军营。”
“侯爷去那干嘛?”徐恢不解。
时明轻嘆,“你以为我想吗?別看我无须去早朝,可我的工作也不少啊!火器营的军械研究;宝钞提举司的宝钞研製;税务局的税吏培养哪一个不需要我去参与?你真以为我只有一个大明央行需要负责吗?路政司那边唉!”
时明仰天长嘆,嘆得徐恢都有些不好意思再打扰他了。
想想,似乎这工作量还挺可怕的,老朱完全就是在拼命压榨这傢伙的剩余劳力啊!
“唉!都不容易!”徐恢轻嘆,“那我就不打扰侯爷了!”
时明瞟了他一眼,“你別偷懒,大明央行的装修图纸,我已经给你了,你赶紧找地方装修,最好是离红楼近点。”
“为何?”徐恢不解。
“红楼生意好啊!回头往央行存钱也方便点!”
“.—”徐恢无言,“你这是以权谋私吧!”
“身为行长,我这点权力都没有?”
“有有有,必须得有!”徐恢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