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欲使手段(1/2)
倪框和金鏞是几十年的好友。
当初他从內地来到香江,如果不是金鏞引导他去写书,那他现在可能还只是个工人。
后来他写小说成名之后,投桃报李之下一直没有改换门庭,他的小说一般都是在《明报》或者《明报》旗下报纸连载的。
比如目前已经连载了好几年的《卫斯理》,就是刊登在《明报晚报》。
而因为和金鏞经常一起出入,文人的相互吹捧之下,也让倪框渐渐成为和金鏞齐名的香江四大才子之一,可谓名利双收。
隨著他年龄的增大,精力越发不济,逐渐开始陷入创作瓶颈。
到了七十年代中后期,已经没多少有质量的作品產出了。
唯有一部《卫斯理》,刚开始惊艷,后面变成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而这一时期,陈家华开始崛起。
从《七侠传》、《天下第一》再到《鬼吹灯》,让陈家华这个后生仔成为香江炙手可热的作家,被媒体冠以香江第一青年才子的名號。
眼见对方如初升的太阳,而自己却一直走下坡路,倪框心里一直不是滋味。
因此他对陈家华一直都不假辞色。
当然也不仅仅只是这个原因他才如此,还因为陈兴和《大公报》密切的关係。
他因为一些原因,一直怀有恨意,连带著对偏北的人也同样抱有敌意。
陈家华作为陈兴的儿子,他当然也看不上眼。
以前看不上眼归看不上眼,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但现在对方《终结者》一出,就影响到他的切身利益了。
而且他觉得《新城晚报》旱地拔葱式的崛起,对於《明报晚报》的影响也是最大的。
金鏞的利益同样受损,他这才想要和金鏞沟通一番。
“老査,陈家华的那部《终结者》你看了吗?”
“看了,写得確实挺不错,就是故事背景放到了海外,如果是以华人做主角就更好了。”
“那衰仔野心可大著呢,他这明显是瞄准欧美市场。”
倪框能混出名堂自然也不是平庸之辈,一眼就看出了陈家华的目的。
“这一点我倒是没有想到,你这一说可能还真是。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眼光和野心比我们可大多了,但人家有这个才华也不得不佩服。”金鏞感嘆地道。
倪框听到金鏞这话不禁被噎了一下。
我打电话给你可不是为了听你夸他的。
“老査,《新城晚报》发行了两期,销量就已经直逼《明报晚报》,你就没什么想法吗?”
“我能有什么想法?”
“你就不担心《新城晚报》的销量超过《明报晚报》嘛?”
“这可没那么容易。”金鏞笑道,“一份报纸靠一本小说是撑不起来的,都不用等《终结者》连载完,《新城晚报》的销量就会慢慢下滑。
等到《终结者》完结,如果《新城晚报》没有新的大受欢迎的小说接上,其销量最起码会腰斩。
经营一份报纸可没这么简单,《明报晚报》能有现在这个成绩,可是了明报公司上下十多年的时间和心血。”
倪框听完金鏞的话不由沉默下来,隨即他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接表明了自己的目的。
“老査,《终结者》对《卫斯理》的影响不小。”
“阿框,我明白你的意思,我早就和你说过多点心思在创作上,你就是不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