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引起注意(1/2)
倪框的小动作,陈家华自然不知道。
不过就算是知道也不会太在意,倪框的影响力不小,但也要分跟谁比。
从参加香江作家行业聚会第一次见到倪框,对自己鼻孔朝上之后,他就懒得搭理这个人。
更何况陈家华还知道对方屁股一向有些歪的。
不可否认当初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让他从內地来到香江,心里有怨气很正常。
但后来在八十年代初,谈判正关键时期,他一直活跃在公眾面前讲些有的没的,就让人不耻了。
隨著八三年尘埃落定,倪框心虚,立马跑到狮城,然后又移民枫叶国。
后面看到没多大影响,才又回到香江。
也就是看他回来之后闭嘴了,而且在香江的名气和影响力都不小,不然早让他滚蛋。
如果他敢给自己使用手段,陈家华也不介意提前给他点顏色看看。
陈家华不知倪框想要针对他,自然不会去考虑这方面的事情。
此时的他正一心一意地在家里写稿。
《终结者》在香江出乎预料的火,陈家华还是低估了硬核的科幻小说对香江读者的吸引力。
这几天,陈兴每天都会提一袋子读者的信件回来。
这样的情况他以前也经歷过,在刚开始连载《鬼吹灯》的时候,读者信件尤其的多。
第一次收到读者信件的时候,陈家华还挺激动。
正如前世写网文的时候,收到读者大佬的月票推荐票还有评论,都让人感到开心。
以前他每封读者来信他都儘量抽出时间回復。
但后来信件太多,实在没办法一一亲自回復,不得不请来《新报》的两个编辑,帮他给读者写些回信。
不过这次写《终结者》,陈家华还是想看看读者的来信。
他想要了解一下读者对这部小说的看法,议论比较多的点有哪些。
《终结者》毕竟是將故事背景放到了海外,陈家华不像前几本小说那样心里有底。
他还是有些担心將好莱坞电影改编成的小说放到香江会水土不服。
刚开始大家或许很新奇,就怕到了后面感到彆扭,最后觉得索然无味。
现在看来,陈家华还是多虑了。
时间已经来到一月中旬,《新城晚报》已经发行了十多期。
隨著《终结者》剧情的深入,大家对小说一如既往的期待。
陈家华获取读者反馈的渠道很少,主要还是读者来信。
而会给作者写信的读者毕竟很少,更多的还是在默默地看。
但有一项数据能够非常直观地反映出小说的受欢迎程度,那就是报纸的销量。
尤其是《新城晚报》这种新发行,最主要卖点是连载的小说的报纸,其销量还体现地更直观。
《新城晚报》第一天三万五千份,第二天近五万份,第三天五万出头。
到了第四天《终结者》的口碑或许开始扩散,直接躥升到了六万份。
销量正式超过了《明报晚报》,成为香江卖得最好的晚报。
有几天达到六万份之后,销量隨即慢慢回落,直到最近几天稳定在五万份。
这种回落是正常的,不管怎么说也只是一份晚报。
读者也不见得都会每天钱买一份报纸,几个人一起买一份报纸然后一起看,是非常普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