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巴金:更適合做我学生(1/2)
第102章 巴金:更適合做我学生
人艺剧院距离曹禹住的復兴门外南侧大街的“部长楼”还有八公里左右的距离,万方是专门过来接刘一民的。
到了曹禹家,万方敲开门,刘一民手里提著从汝县带来的一些特產跟跟在身后。李玉如笑看接过问起刘一民在家年过的怎么样。
当听到刘一民说一切都好后,招呼著刘一民吃水果。实木茶几上放著两盘洗乾净的水果、还有一盘放著瓜子果,都是给客人准备的。
曹禹和巴金还在文联开会没有回来,据万方所说,从年后,他们已经开了不少次会议了。
“师娘,我来帮你吧!”刘一民挽起袖子,来到厨房准备帮李玉如干活。
“你刚坐火车回来,折腾了十几个小时,你不累?你坐沙发上或者去客房睡一会儿!”李玉如將刘一民推出了厨房,给他指了指客房的位置。
“师娘,没事,我在洛城转车的时候运气好,买到了一张硬臥票,睡了一路了,我帮您摘菜。”
洛城转车比郑市转车好了一点,就是买票的人不是那么多。等车到了郑市再买票的话,硬座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了。
“那行!”李玉如、万方、刘一民三人在厨房忙碌了起来。
李玉如是唱京剧的出身,擅长的是唱旦角,程砚秋和梅兰芳都是李玉如的老师。李玉如在厨房高兴起来的时候,嘴里面情不自禁地唱起来了京剧。
“一民,你们那边豫剧和曲剧比较出名。”
“对,我考上燕大的时候,革委会还派了曲剧团到我们那里唱戏,不过跟豫剧相比,
曲剧在我们那里只能是第二大剧种。”刘一民一边摘菜,一边说道。
万方在旁边补充道:“李姨,一民是他们省的文科第一。”
“哦?这我还不知道,看来是我这个师娘当的还不够格,对一民的关心还不够。”
李玉如自己称呼自己为刘一民的“师娘”时,眼晴的余光一直在观察著万方脸上的表情变化,见方方没什么反应,才放下心来。
“你知道豫剧和曲剧差別在哪里吗?”
刘一民思索了一下,旁边的万方也支起了耳朵,她是《剧本月刊》的编辑,各地戏剧这种话题恰好在她的研究范围之內。
“京剧属於徽戏进京,我觉得跟豫剧相比,根上就有很大的不同。南方戏风格比较细腻,豫剧融合了秦腔等北方剧种,表演风格较为豪放。徽戏进京之后,主要是给宫廷和上层人士表演,豫剧则是普通的老百姓看的较多。
內容上就表现为京剧很多內容往上靠,例如才子佳人、王侯將相。豫剧表演贴近下层生活,家庭故事,孝顺父母善待妻儿和家国情怀等等。
第三是...
话没有说完,门外响起了敲门声,李玉如一听敲门声音,就笑著说道:“老万回来了,我去开门!”
刘一民跟万方对视了一眼,两人跟在李玉如的身后“巴大哥,快进来!”李玉如热情地说道。
“老哥哥,进来吧!”
巴金一头白髮往后梳,皮肤黑,75岁的年龄,皮肤上长了不少的老年斑,戴著棕色的方形眼镜,从进门的那一刻,一直都是笑呵呵的,精神很饱满。
巴金的身后跟著女儿李晓林,年纪比万方看起来大很多,头髮被烫的很蓬鬆,穿著黑色的风衣,围巾也是当下流行的绒线织围巾。
“老师!”刘一民先跟曹禹打了一个招呼。
曹禹笑著將刘一民介绍给了巴金和李晓林:“这就是我新收的学生刘一民,你们虽然没见过,但是也是老熟人了。一民,这是一直想见的巴金老爷子、这是晓林。”
“巴老,晓林师姐!”刘一民一一地打过招呼。
“家宝可很久没有收学生了,你能被他收为学生,说明你不简单,你不必称呼我为巴老,你也叫我巴老师吧!”巴金慈祥地说道。
李晓林说道:“一民,在信里面,万方可是把你好一顿夸,我早就想来见见你了。”
寒暄了几句后,刘一民跟著李玉如一起將做好的饭菜给端了出来,一群人落座后,曹禹笑著问起刚才进门的时候在谈什么,谈的那么高兴。
刘一民知道,这是曹禹在打开话匣子。
“刚才师娘问我豫剧和京剧的差別,我就讲了一下我个人的一些理解。”
“对了,一民你刚才还没有讲第三。”李玉如想起刚才刘一民还没有说完。
“豫剧的唱腔和京剧也有不同,不过在师娘和万老师、巴老师面前讲这个,著实有点卖弄了!”
曹禹道:“我们都喜欢听听年轻人的想法,要不然別人会说我们这些人老了,听不得年轻人讲话。老巴,我这个学生单行本要出版了,到时候我送你一本当个纪念。”
巴金看了略带炫耀的曹禹:“好啊,进步很快。现在正在跟外国的出版社接触,说不定,一民的书可以先一步走出国门。中国书刊社的亨利联繫了我,他告诉我说正在跟美国当局申请,看能不能放宽销售中国书的限制。”
中国书刊社几乎是美国人在六七十年代阅读中国书和期刊、了解中国的唯一途径。是一名出生在中国的美国人回到美国后创办的,六七十年代,美国盛行麦卡锡主义,他们的行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书款也只能打到指定的帐户,不能直接打给中国,销售额和书刊名字每个月都要做一次匯报。
“从某种方面看,一民的书是最適合在美国出版的。尤其是驴狗这两篇小说,里面的涉及的政治元素较低,篇幅没有集中在政治上,而是对人性的思考和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情上面。
政治意味淡,对我们来说就更容易走出国门。
刘一民对这个话题也非常感兴趣,不过坐在一旁没有开口,而是静静地听著曹巴两位大佬聊天。
“一民,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巴金將头转向刘一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