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请你代表青年讲几句(2/2)
赵树理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从土里面长出来的,所以他的作品农村味儿很浓。
另外鲁迅先生留过学,赵树理先生没有。
所以,造成了两人写作风格上的差异。鲁迅先生是以世界的视角看农村,赵树理先生是以农村的视角看世界。鲁迅先生批判讽刺是为了『树人”,树理先生通过一个个故事给大家『树理”。”
刘一民“树人”和“树理”这套说法,让孙宇石乐了起来,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仔细一想確实是如此,於是说道:“刘一民同学,讲的不错,以后这套东西就是我给別人讲了!”
“哈哈哈!”
“同学们別笑,这就是教学相长。关於刘一民同学所说的背景不同,有没有同学想提问的。”
“我!”张曼凌扭头冲刘一民说道:“刘一民同学你说我们的写作风格会受到个人的背景所影响,那我们能不能写作的时候完全脱离自己的背景?我们如何通过自己的背景,
写出一部属於我们自己的作品?”
“在理想状態下,有意识地脱离是可能存在的。就像偽造品的时候,刻意的掩盖自已的痕跡。但正常状態下,不可能。”刘一民说完目光看向旁边的刘振云:
“至於你说的第二个问题,如何通过自己的背景,写出一部属於自己的作品。只要想挖掘,我们身上就有很多可以写的点。张曼凌你是知青出身,知青的这段经歷可以写。刘振云同学是退伍参加的高考,这段经歷也可以写。”
刘振云正在津津有味地听刘一民回答问题,没想到下一刻话题就到了自己身上。感受到同学和教授的目光在刘一民话音落下的那一刻全都落在自己身上时,顿时紧张地挺直了身子。
不过大家的目光仅仅是匯聚了一秒,便离开了刘振云。
刘一民的话让在场的学生沉思了起来,想自己身上有没有可供挖掘的故事。
中文系不培养作家,但谁不想成为作家?
下课后,刘一民推了推挡在旁边的刘振云,只见他保持著听课的姿势,全然没注意到已经下课。
这是进入顿悟状態了?
李学勤又推了一把刘振云,刘振云反应过来后激动地起身抱住刘一民,双手不断地拍著刘一民的后背,大声地说道:“我知道写什么了,我知道写什么了,谢谢你一民!”
刘振云刚才猛然反应过来,看似刘一民拿他举例子,实际上是在帮他,想到这里,刘振云更感激了,激动地表示如果发表了,就请刘一民到长征食堂吃一顿。
“別拍了,別拍了,要被你拍散架了!”
刘一民揉著后背,刘振云这傢伙是恩將仇报啊!
走出教学楼,刘一民仍然感觉到后背生疼。
刘振云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刚才手劲儿这么大啊!”
“也不是,主要是我没有闪。”刘一民嘴硬道。
刘一民也没想到,自己就那么一说,刘振云还真有了灵感!
“一民,你能不能指点我一下?”李学勤道。
陈大志一听,立马附和地说道:“还有我,还有我,一民你不能厚此薄彼。”
李学勤推了一下陈大志:“你就写你当木匠那些事儿,传承一下赵树理先生的山药蛋派。”
“木匠有什么写的?”陈大志不服气地说道。
“李学勤说的对,木匠怎么没啥写?”
陈大志一听刘一民也这样说了,於是笑著说道:“有道理,那我好好想想!”
李学勤:——
2月22號,声明发出的五天后,於佳佳骑著自行车来到了燕大,找到了正在图书馆里面学习的刘一民。
“刘一民同志,你的那几句话写的好,我在中青报都听说了。现在西单的mz墙上也贴著你的这几句话,你就没有什么想说的?”於佳佳笑问道。
“於佳佳同志,咱们这关係,你有话直说!”刘一民撇了撇嘴,现在这小姑娘也成了老编辑油子了,还学会兜圈子了。
“咳,让你发现了!”於佳佳脸上闪过一丝尷尬,挑了挑髮丝后说道:“战爭刚开始,各种消息传播的也不及时,大家都聚在一堆討论,討论的多了,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声音。尤其是年轻人精力旺盛,整天討论。
所以我们主编让我来约稿,希望你能写一篇稿子,让大家不要乱想,统一一下思想认识。主编说,你都能把来自十几个国家的留学生思想统一起来,统一一下咱们国內的青年人思想肯定不再话下。
你上次那篇报告写的就非常不错,很多人以你为榜样。目前,以你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是最適合做这件事情的,请你代表青年人说几句话。”
“好!”刘一民想都没有想,就爽快地答应了。
如此爽快,倒让於佳佳大吃一惊:“刘一民同志,这么爽快?”
“我有一个朋友,去年刚入伍,他一直的梦想就是当兵,他说只要发生战爭,他就一定要去前线参战。我呢不像他,在后方,別的做不了,只能尽我的能力,写一篇文章。”
“我们各自做好各自的事情,就是做贡献!”於佳佳说道。
“於佳佳同志,我写完给你打电话,到时候你过来取!”
“好。”於佳佳骑上自行车离开,等走到校门口,又转身回到了三角地,她觉得燕大作为国內顶尖的大学,学生们的反应很具有代表性,既然来了,那就写一篇新闻再走。
於是,三角地多了一位格格不入的女生,站在旁边,拿著笔记本,观察著三角地里面的一切。
等演讲的学生回到人群中,於佳佳赶紧走上前:“你好,同学,我是中青报的记者於佳佳,我能採访一下你吗?”
后两章稍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