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世界报》的小算盘(2/2)
《进步报》的记者看完刘一民的稿子后,提出了几点修改意见,刘一民跑到徐驰的房间里面,
让他帮忙修改,修改完后报社的记者满意的拿著稿子离开。
“一民,这法郎可到手了?”
“半步到手!老徐,我这还有一篇稿子,你帮忙看看。”刘一民说道。
徐驰一听,赶紧摆了摆手:“不行,我得睡了,这上下眼皮直打架!”
“那你早点休息,稿子先放这儿了!”刘一民走出房间,准备关门的时候,转身问道:“老徐同志,一台彩电是多少钱来著?是不是还差点?”
徐驰听完后,眼皮抬起,思考了一下说道:“好像还差点!”
马赛,某宾馆內,两名《世界报》的记者正在做著准备,一人身穿蓝色西服,一人身穿黑色西服。根据代表团的行程安排,在马赛的最后一天將会安排一次记者会。
记者会结束后,他们代表团会直接前往里昂。
《世界报》和《费加罗报》等法国大报的记者会对代表团进行提问。提问是一件十分有学问的事情,提问的问题关係著接下来的报导,间接的影响著读者对代表团的態度。
身穿黑色西服的记者说道:“我们本来的提问重点是在巴金先生身上,但是经过对於目前读者的关注点分析,明天的记者会上,我们要调整一下新的侧重点。
向巴金先生提问一下比较平和的问题,对这样一位年长的文学大师,我们要表现出应有的尊重。
对於代表团里面的那位年轻人,我们可以提问一些尖锐的问题,我想,我们的读者会乐见於这一幕。”
《世界报》是二次大战后,在法国戴高乐政府支持下成立的报社,受到法国政府的经费支持,
儘管一直强调独立,但实际上还是受到法国政府的影响。
毕竟吃人饭听人管,放到哪里都不过时的道理,
“目前我们的法国社会关注中国最多的是他们南边的那一场战爭,我想我们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寻找话题。”穿著蓝色西装的记者说道。
黑西装的记者说道:“如果不是中国,y南现在还是我们法国人的。二十多年前,我也在y南服役,是步兵团的机枪手。”
“因为中国?在雨林里你遇到了中国人?”
“你以为呢,真以为那些y南人能是我们的对手,要不是中国,美国人也不会离开y南。”黑西装的记者不屑地说道。
两人说完,开始討论起来了明天提问的內容。
翌日早上,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房间的时候,徐驰同志揉了揉的双眼,睁开眼的第一时间,
脑海里盘算起给孙子买彩电还差多少钱。
刘一民这篇稿子字数很少,他翻译到十二点就肝完了。
躺在床上,还没来得及打瞌睡就已经睡了过去。
徐驰看了看时间,必须得起来了。
一边穿衣服一边骂道:“他奶奶的,资本主义什么时候都改变不了吃人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