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版税谈判完成(1/2)
第121章 版税谈判完成
【上一章被审核了】
在代表团再次回到巴黎的第一天早上,刘一民被前台的电话吵醒,使馆的同志告诉他,来了一位自称出版社的法国人。
刘一民洗漱完毕后,看到了身著格子衬衣的马赛丹尼,手里面紧紧握著一份报纸。
马赛丹尼礼貌的进行自我介绍之后,刘一民疑惑地说道:“上次来找我的出版社中,好像就有你们出版社!”
马赛丹尼连忙说道:“那是我的同事,上次去马赛我行动的太慢了,所以丧失了一次机会。但是听说出版的问题一直没有谈妥,所以我想最后来寻找一次合作的机会。”
咖啡厅內,马赛丹尼將今天的报纸递给了刘一民,上面是刘一民在马赛大学报告厅反击《世界报》记者的报导。
《世界报》將刘一民形容为“中国鹰派作家!”
但除了他们,其余的报纸则是一边倒的在批评《世界报》,《费加罗报》的记者將《世界报》
记者的提问刊登了出来,並且狠狠地批评了一下《世界报》,把他们形容成友谊的破坏者。
两家大报平时不断地爭夺市场,有机会狼狼地噁心一下对方,他们当然不会错过。
一些小报直接將提问的记者称呼为“愚蠢的扩音器”、嘲讽《世界报》:搬起石头砸了谁的脚?
法国的左意人士对於刘一民的回答非常满意,左意《解放报》评价刘一民为“机敏的年轻人。”
法国的读者第一次从中国人的口中,了解到了东方正在进行的这场自卫反击战。
“正义必胜”这句话被年轻人不断地提起。
刘一民將德国和越南放在一起进行举例,让法国人能够好好换位思考,最后还夸讚了两国取得了正义战爭的胜利,他们也挑不出来理。
“丹尼,报纸我已经看过了,我坐在这里不是为了跟你喝咖啡,看报纸的。”刘一民看向窗外,抿了一口咖啡后將目光放在马赛丹尼的身上,淡淡地说道。
“当然。刘,说实话,你的这本书在法国的市场我非常看好,你知道,我们有一大群左意人群,他们迫切的想要了解中国。我告诉你一个数字,十年前,在5000万人口的法国,有一千万人走上了街头,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你的这本书里面除了有英雄、人与狗之间的亲情,还有法国人一直想要有的信仰。法国人一直认为现在的中国人,是有信仰的民族。
鑑於此,我代表我们出版社可以给出千字26法郎的稿费,另外提供10%的版税。”
马赛丹尼说完,刘一民嘴角露出了微笑:“丹尼,我也向你说实话,这么多编辑,你是第一个跟我谈版税的编辑,这意味著我们有了一个很好的合作开端,但我想要14%!”
可算是等到有人主动提版税了!
“14%?刘,我做不到,这个百分比我真的做不到。这在法国,是非常有名的作家才能拿的到的,10%已经是我给的极限了。”
马赛丹尼手紧紧地握著咖啡杯,激动地说道。
“丹尼,你们不会吃亏。这本书的宣传我已经替你们在报纸上做过了,可以说,这本书跟其它的书不一样,你们不需要在宣传上投入任何费用还能获得一大批读者的支持。正如你所说,你们国家有一大批想要了解中国的人。
正因为14%比较困难,所以我才跟你谈,因为我觉得只有咱们两个合作才能做得到,跟其他人不行!
你是我在法国见到过最专业的编辑,这本书是我带给你的礼物,相信我,它的销量不会让你失望。”
刘一民的分析对於马赛丹尼来说,確实是这样。他相信第一批书只要发售,就会引起法国读者的关注,甚至是抢购。
至於刘一民后半句话,也让他非常受用。
“但还是太高了!”马赛丹尼深呼了一口气说道,
“丹尼,你可以跟你的主编谈。如果合作愉快的话,咱们以后还可以继续合作。你应该相信一位轻作家,未来的创作力。”刘一民双手向上摊开,示意未来无限宽广。
马赛丹尼想了想说道:“刘,我需要回去跟主编匯报一下!”
“你儘快,我还有四天的时间就要离开巴黎了!”
马赛丹尼起身后扭头问道:“刘,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说!”
“你为什么不主动跟我的同事谈版税?”
“我是一个喜欢对方主动的人!”
马赛丹尼走后,刘一民起身回到了招待所,他没打算拿到14%,这样做只是给他们一个还价的空间。而且根据刘一民的估计,在法国一本书能卖到五万册以上已经算是成功了。
一两万册销量的话,对於一本中国书来说也並不容易达到。
下午,马赛丹尼的电话没有打过来,皮埃尔的电话倒是过来了。他再次询问刘一民能否接受他的採访,这次刘一民没有拒绝,而是將他的採访地点就放在了招待所的房间里。
皮埃尔提前將一份採访提纲传真给了刘一民,双方约定第二天上午进行採访。
刘一民看了看皮埃尔的採访提纲,他主要对刘一民的成长经歷感兴趣、写作风格和创作理念感兴趣。为了慎重起见,刘一民拿著採访提纲给巴金过了过,巴金让他放心接受採访。
翌日上午,刘一民跟使馆的人员打过招呼之后,將皮埃尔带进了房间里面。
“坐,皮埃尔,你是我第一位接受专访的记者!”
“那是我的荣幸,你也是我第一位专访的作家!”
房间內,皮埃尔坐在刘一民对面,手里面拿著自己的採访提纲,看起来他更紧张一点。右手紧紧地握著钢笔,在接下来一个多小时的採访中,他需要迅速地將刘一民说过的话都给记下来。
“刘,能不能讲一讲你高考前的经歷?”皮埃尔问道。
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內,他们两个互用英语进行问答。刘一民向他讲了讲自己从山村考上大学的经歷、以及自己,为什么一直强调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等等。
上午十一点,採访正式结束。
“刘,你是励志的典范!”皮埃尔敬佩地说道,
刘一民摆了摆手,谦虚地说道:“不敢当,一个追逐梦想的人罢了!”
“追逐梦想的人..:”皮埃尔重复了几遍后,大笑道:“我觉得这篇专访,可以以此为题,我相信你的经歷,会激励无数的法国学生。报纸刊登之后,我给你寄一份到中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