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驴得水》剧本研討会(2/2)
六十三张装在信封里面,是厚厚的一。万方调侃道:“一民,我看呀,咱们中国目前的作家赚稿费的速度都不如你。师姐我等著你,继续投稿子。”
“要是一民会写京剧就好了,到时候,我还能上台表演表演!”李玉如笑道。
写京剧?要是京剧也能写,刘一民真成六边形战士了。
沪影厂在接到刘一民寄过去的剧本第一时间,就召集人手对《庐山恋》的剧本进行討论,最终在厂长徐桑楚的带领下,一致决定开拍。
“不过,剧本有些地方还是需要改。鑑於刘一民同志的身份,且还在人艺有任务。孟昭同志,
你將剧本给大家討论討论,明天咱们再开会,將所有需要需要改的地方,全部整理成一份文件。
由你到燕京,亲自跟刘一民同志沟通,等剧本改好后,再回来!”徐桑楚用手敲了敲桌面说道。
张孟昭点了点头:“一民同志很好沟通,咱们提出意见,他一定会接受。但是为了提高改剧本的速度,意见咱们自己先要过一遍,有哪些確实需要改,有哪些经过討论后不需要改。”
“就这样办!”
张孟昭走出会议室,先跑去给刘一民拍了一封电报【刘一民同志敬收:剧本我厂已收到,確认使用,不日前往燕京,討论剧本修改工作。】
燕京这边,陆遥又找到了刘一民,崔道逸通知他,改稿终於通过了。他第一时间就找到刘一民报喜,说著就要拉著他一块去吃饭。
“刘一民同志,不用担心,崔副主编已经把稿费给我了,我现在有钱,千字四块钱的稿费,请你吃一顿饭的钱还是的起的。”
陆遥生怕刘一民觉得他没钱,从挎包里面將装在信封里面的钱拿了出来,红著脖子在空中甩了甩。
他都这样做了,刘一民再不去就真的说不过去。
陆遥还想拉著刘一民去老莫,被他给劝了下来:“太远了,就在附近吃一点吧!”
陆遥咂了咂舌,看了看不远处的一家国营饭店:“我想去开开洋荤,以前上学遇见燕京的学生,总是说老莫老莫的,就想去见一见世面。”
刘一民將他推进了国营饭店说道:“作家的世面不在老莫!”
吃饭的时候,陆遥试探著问道:“听崔副主编说,当时你说,要是我的小说能发表,你要帮忙写一篇评论?”
刘一民看看他小心翼翼的样子,笑看说道:“老土,是有这回事儿,你的小说什么时候发表?
我给你写一篇评论,写的不好你可別怪我。”
“哪敢,能写就非常不错了。”陆遥手里夹著烟,用大拇指捅了捅太阳穴旁边的头髮说道:“估计要到第11期了!”
一般来说,像《人民文艺》这种杂誌社,不缺稿子,接下来一两期的刊面都会提前进行安排。
不是特別好的稿子都需要排队,像刘一民这种经常能够以最快速度发表的情况不多见。
崔道逸並没有给陆遥准话,只是说可能是11期,也有可能是12期。
“时间来得及,到时候我直接给我崔副主编。你马上就要回去了吧?”刘一民夹了一口菜问道。
陆遥点了三个肉菜,加上两个素的,两个人吃著实有点浪费。不过陆遥满不在乎,他觉得这次来燕京大挣了一笔。千字四块的標准,拿了一百多块钱的稿费,加上改稿补贴,將近两百块钱。
够他一阵子了!
“我在燕京再待一天,后天我就回去了,等有机会再来燕京找你。这改稿的事情苦是苦,但是临走的时候,还是想下一次,改稿就意味著要发表,你不改稿,你不知道我们这些人接到杂誌社通知改稿的心情。”
陆遥这话说的,好像刘一民跟他们不是一个阶级似的。
聊到了七点多,两个人才从饭店里面走了出来,挥手告別后,刘一民转身回到人艺。
碰见朱霖正站在人艺门口张望,刘一民问道:“你在看什么?”
“没看什么?一民,你刚才跟谁一块吃饭?”朱霖转身跟在刘一民身后,笑著问道。
“一个来燕京改稿子的作家,你刚才看到了?怎么不喊下我,咱们一块去吃饭!”
“你们在一起谈论文学创作,我坐在旁边岂不是尷尬!”朱霖说完摆了摆手,走到后台准备演出去了。
刘一民回到房间里面躺了一会儿后,开始想评论標题《要有一颗热情的心一一致陆遥同志》。
从作品的背景和异於常人的角度进行分析。
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培养文学评论家,所以刘一民写评论是专业的。三个小时,一口气写了两千多字的书评,
自己看了一遍后,修修改改,直到凌晨才將评论给写完,最终定格在两千五百字。
8月31號,《驴得水》剧本研討会在文联会议室召开。戏剧家协会作为文联的下属单位,办公地点是在一起。
现在文联的办公地点是在沙滩北街,本来文联是有大楼的,就在人艺附近的王府井,可惜十年间,文联解散。自己建造的文联大楼给了商务印书馆使用,十年结束了,大楼没要回来。
只能挤到沙滩北街的木板房。
刘一民跟在曹禹身后走进会场,里面扯著横幅,坐著大概十几个人的样子。除了戏剧家协会的领导外,其余都是一些话剧团的负责人还有中戏的教授。
曹禹主持这次的会议,直接將研討会的规格给提了起来。
不少话剧团的团长起身跟刘一民打招呼:“刘一民同志,听说《狼烟北平》的剧本已经在排练了,希望我们话剧团也能够参与一下。”
“人艺的同志们正在加班加点的排练,各位在燕京,如果时间来得及,可以去看一看!”刘一民笑著说道。
“好说好说!”
等场上的气氛差不多了,曹禹清了清嗓子,宣布本次的研討会正式开始。
“同志们好,目前各大话剧团的情况,大家都知道,缺剧本。有的话剧团,甚至连一个新本子都没有,还在啃以前的老本子。当然老本子有老本子的好,但总不能让观眾一直看老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