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大会堂颁奖(2/2)
『至少现在没有了!来来来,將这些信都抬进去,放好啊,別潮了!”
4月7號,大会堂,第一届鲁迅文学奖的颁奖仪式正式开始。台上,作协的和文联的领导坐在主席台上,张广年主持会议。
先发表了一下成立文学奖的初衷,又专门讲到:“感谢刘一民同志的建议,是刘一民同志建议作协將短篇和中篇小说奖,命名为鲁迅文学奖。既表彰了鲁迅同志以往的文学成就,又激励著我们文艺战线的同志们,不断地去取得优秀的成绩。”
刘一民旁边坐著的是陆遥,他的《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了鲁奖的中篇小说奖。79年发表的作品,短篇小说居多,中篇小说比较少。
中篇选择起来就困难,於是就又往前推了一年,將78年的中篇小说也划归了参选的范围里面。
“刘一民同志,儘管几个月没见,可是在西北,耳朵边一直听到你的名字。”陆遥低声说道。
“你最近怎么样?”刘一民问道。
“我就那样,写个东西得绞尽脑汁的写!”陆遥无奈地说道,双眼里面密布了血丝,本来想趁著领奖的机会,再给《人民文艺》拿一篇好稿子出来。
可最后,烟倒是抽了不少,稿子没写出来,
宗谱凑过来说道:“写东西哪有那么简单,平常心就是,不能急躁。陆遥同志,我看你浑身烟味,你就是太急躁了,还是要注意一下。”
又安慰起来,像陆遥这样的年纪能获奖,已经非常厉害。
宗谱的《三生石》获得了中篇小说二等奖。
这次获得了中篇小说奖和短篇小说奖的,大部分还是伤痕文学或者是伤痕演变出来的反思文学的作品。
例如宗谱的《三生石》、冯继才的《啊!》鲁延周的《天云山传奇》,这篇小说正在被谢晋改编成电影拍摄。
也有《追赶队伍的女兵们》这种弘扬革命精神的,但很少,少到只有这一篇。
刘一民对著崔道逸调侃,简直是伤痕文学作家的集会。自己坐在这里面,反倒像是异类。
短篇小说获奖的有《乔厂长上任记》,这篇算是改革文学的开篇之作。讲的是一名老厂长,努力挽救被动乱破坏的工厂,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塑造了一个英雄的厂长形象。
大会堂內,张广年讲完,文联的领导讲,直到一个小时后,颁奖仪式正式开始。
下面的作者和邀请过来的编辑、记者们,都兴奋地抬头看向主席台。
儘管来的作者都知道自己获奖了,来就是领奖的,但听著领导念获奖名单,心里面仍然不自觉地紧张和激动了起来,生怕错过了自己的名字。
张广年用自己最大的声音念道:“第一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和中篇文学奖、中青年诗歌奖颁奖仪式,正式开始!”
“鲁迅文学奖第一届短篇小说奖一等奖获奖作品《庐山恋》,作者刘一民。”
“鲁迅文学奖第一届中篇小说奖一等奖获奖作品《狼烟北平》,作者刘一民。”
“全国第一届中青年诗人诗歌奖,一等奖获奖作品《理想》,作者是刘一民同志!”
“让我们恭喜刘一民同志,荣获全国文学奖的三大奖,希望他继续承担起为人民写作的重任,
再次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
“同志们,呱唧呱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