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大胆首提改革文学(1/2)
第162章 大胆首提改革文学
偌大的大会堂內,张广年的声音落下后,台上台下掀起热烈的掌声。在眾人或炽热或讚赏、高兴的目光注视下,刘一民走到领奖台前接受张广年的颁奖。
一张简单之极的奖状,上面用毛笔写著刘一民的名字,还有获奖的作品名字。
红边暗黄原色底,跟90年代学生的奖状差不多。
除此之外还有一笔奖金,一等奖的奖金是一百元,二等奖的奖金是八十元,三等奖的奖金是六十元。
三个一等奖,刘一民总共拿到了三百块钱的奖金。三百块钱对於刘一民,也不算仁瓜俩枣了,
四万多字的小中篇了。
当然对於获奖的其他人来说,最多也只能拿到一百元。千里迢迢来到燕京,拿一百元或者六十块钱的奖金,更多的是一种象徵意义。
如陆遥一般,拿到奖金后再请客吃饭,一趟燕京之行,甚至还要倒贴钱。
这奖对作者精神上的满足大於物质上的奖励。如果趁著得奖的名气,出单行本提高销量,还是能带来额外的收益。
法国的龚古尔文学奖刚开始奖金还有几千法郎,后来欧洲货幣统一后,奖金只有10欧元,还不够请朋友喝几杯咖啡的。
但通过名气,书的销量瞬间增加,可以靠著版税大捞一笔。
“刘一民同志,他的《狼烟北平》以抗战前后的老北平为舞台,以小人物的视角和经歷为主线织就了一幅乱世浮生百象图。通过硝烟感受时代的艰辛和不易,以及明白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坚韧和阔达。血性与尊严抵挡磨难和耻辱、阿q式的幽默来告诉大家活著的意义。
从北平到燕京的时空改变,將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时代的命运紧紧地交织在了一起。
他的《庐山恋》,热情地歌颂新时代的到来,呼吁海外儿女共同建设祖国。將个人的爱和国家的爱联结在了一起,鼓励无数的年轻人在追求爱情的同时去建设自己深爱的祖国。
他的《理想》,鼓励了无数的年轻人大胆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激励著人民去追求国家和个人的幸福生活。鼓起勇气,勇敢地面对挫折,以热情去返歌未来。他为迷惘的年轻人,奏响了一曲前进之歌。
作协副主席陈荒媒大声地念著评奖委员会写给刘一民的颁奖词,张广年等几个作协领导將奖状和奖金递给刘一民的时候,张广年笑著鼓励道:“好好干!”
刘一民说了一声“谢谢”后,转身走到台下,旁边的人好奇地拿过看了一眼,又羡慕地送还给了刘一民。
接下来依次颁奖,陆遥拿著他的二等奖坐在座位上低头笑个不停,崔道逸看了他一眼说道:“有那么高兴吗?一民三个一等奖也没你这么开心!”
对於陆遥获奖,崔道逸也是打心眼里高兴,毕竟这也是他负责的作者,是他的编辑成就之一。
陆遥轻轻地將奖状从正面到后面抚摸了一遍后,认真地將奖状给卷了起来,对著崔道逸说道:
“崔编,这不一样,这可是我第一次获奖,一民是大风大浪见惯了。我嘛,黄土高坡走出来的,不一样,不一样。”
陆遥认真地拿著奖状,又低声喊著两人一会儿去吃饭,他要请客。爭执了一会儿,崔道逸最终同意了陆遥的请客。
“下面,有请刘一民同志上台发言!”张广年的声音落下,刘一民起身准备上台,崔道逸、邹获凡、陆遥等人皆向他传递了一个鼓励的眼神。
“尊敬文联、作协的领导同志、编辑和作者同志,感谢大家对我的鼓励和支持。鲁迅文学奖的设立,对於我们文坛和作者来说都是一个好事情。
今天是一个大好日子,但我在此还要感谢一名无法到场的同志、也永远无法到场的同志。”
台下响起一一两两的议论声,低声几不可闻,但在一起匯聚后加上会议室左右的回声,在台上听又显得声音极大。
有不解其意的声音,也有瞭然於心的人,听到此,脸上也露出悲伤之色,
“李记同志离我们远去了,本来约定要为我亲自颁奖。可惜天不遂人愿李记同志为了文坛的未来,一直呕心沥血。固离去非我们所愿,但悲伤化作动力,我们要继续將文坛发扬光大。”
主席台上、台下再次鼓起了掌。旁边的陈荒媒低声对著张广年说道:“看来刘一民同志还是极其念旧情的。”
张广年没有说话,只是点头点头,继续看向刘一民,听一听他接下来的內容。
在通知刘一民发言之前,张广年瞩咐刘一民做报告的时候,不要只是说一些感谢的话,要多谈一谈文坛的发展方向。
“目前国內的文学创作,大多集中於伤痕文学,或者是从伤痕文学延伸而来出现的反思文学。
从今天获奖的作品来看,大家就会发现这一现象。
去年的文代会上,提出百家爭鸣、百齐放。自文代会到现在,文学繁荣的局面初步形成,但整体而言,文学题材仍然缺乏多样性。
《乔厂长上任记》让我看到了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家目前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开放,
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都在发生著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一向认为,现实主义是作品的生命力,我们的目光也要从歷史来到当下,来到改革开放的战场上来。”
刘一民以文学多样性为出发点,又以《乔厂长上任记》作为举例,以一种作家的敏锐性向文坛宣告,一种新的文学思潮正在到来。
呼吁大家热情地去拥抱当下社会,积极投入到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之中。
“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接下来的文学创作方向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改革文学,我姑且將《乔厂长上任记》称之为改革文学。为什么接下来是改革文学?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文学离不开现实主义的土壤,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出现。”
“每一次经济、政治制度的改革,必然会伴隨著矛盾和挫折、和困惑甚至迷茫。我们的文学在人们的生活中,承担著歷史的见证者、思想的引领者等各种各样的角色。
在改革的大潮中,我们也要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敏感性,积极发挥引领作用,鼓励大家勇敢向前,积极探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