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谁说他只有数学厉害(2/2)
“他总不能是想改学信息技术吧?”
“贪多嚼不烂啊,不好好深入研究数学,干嘛要来抢许教授的课。”
……
徐铭好歹是两次在未名社区火出圈的人,起码在学校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
先前坐在那里安心听课,自然不会有人关注。
而站起身提问,便相当于直接吸引全班目光,被认出来那是再正常不过。
将周围响起的话语悉数听进耳中,徐铭却毫不在意。
反正又没有规定,数院的学生不能过来听课。
可他未注意到,讲台上许崇兴有些皱眉,似乎眼中还闪过些许失望。
许崇兴虽没见过徐铭,不知道具体模样,可那篇论文他却在张鲁平办公室看过。
对名字更不陌生。
虽然他承认徐铭很有数学天赋,但要说对信息技术算法的掌握,绝对只仅限于新生刚入学俩月的水平,不可能对拥塞控制算法如此熟悉。
主要每个人的精力有限,在数学上取得成绩,基本分不出时间再去深入学习其他学科。
并且绝大多数人,也都会选择在数学领域深耕。
这就好比刚学高等代数,就去听泛函分析,只会成个傻子愣坐在那里。
脑海中快速闪过这些念头,他对徐铭今天出现在这里的目的猜得差不多。
“难道是知道我没选他进奥运项目,特意想在课上引起我的关注?”
想到这里他沉声询问道:
“你果真研究了跨算法融合?”
徐铭不清涛其中情况,未作停顿如实回答。
“我昨天晚上提前熟悉课程内容,发现问题后就时间修改了一个混合控制器,只是虽在丢包率5%的时候吞吐量提升23%,但公平性指数出现了明显下降。”
“你还融合算法写了混合控制器?”许崇兴有些分不清楚徐铭的真实水平。
同时不单单是他,底下很多高年级本科生,以及研究生都摇着头不相信。
“有点吹了吧,融合算法的代码,能这么快写出来?”
“我研究生都没这种效率。”
“在数院他是天才,来到咱们信院……”
“怎么感觉他说的都是真的,总不能在编程算法上他也是天才吧?”
“今天这课真有意思。”
徐铭闻言面色依旧平静,指了下桌面上的笔记本电脑沉声进行回应。
“我修改的混合控制器代码就在电脑里。”
这下许崇兴再也按耐不住,忙对徐铭招手示意。
“快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最终徐铭在教室内同学的注视下,拿着笔记本走到讲台连接后进行演示。
“屏幕中就是我修改的混合控制器代码,另外还有不同参数组合的测试数据,其中以第六组方案表现最优。”
徐铭站在原本许崇兴的位置处,边进行展示边介绍。
本来是昨天晚上,熟悉完拥塞控制算法手痒,随便敲了会儿代码弄出的小玩意。
没成想竟还能派上用场。
而此刻底下来自信息学部的学生,则集体陷入沉默。
在数学上比不过人家也就算了,到了具有本土优势的自家专业领域,结果仍旧是望尘兴叹说不出话来。
如果有数院学生在这里,那一定能认出,眼下这幅状态和自己知道,徐铭发表sci论文后简直一模一样。
当然最为激动的,还是要数许崇兴。
原本想着徐铭虽证明加权格拉姆矩阵,可却不懂编程算法难以对接工作。
不得不抱有遗憾选了林伟。
结果实际情况和自己以为的完全不同,徐铭除数学优秀外计算机语言同样不逊色。
关键算法融合思维,也正是他们项目所需要的。
“对于公平性指标下降问题,可以考虑引入熵权法动态调参。”
他先面露和煦笑容解答徐铭的提问,然后着重同大家详细讲解。
直到下课铃声打响,他才又急忙走到徐铭跟前。
“你平时除了学习数学之外,还时间去研究计算机语言编程算法?”
“我认为编程是数学逻辑的延伸,两者相辅相成都应该深入学习。”徐铭看向站在自己面前的许崇兴,面对询问如实开口沉声回答。
“说的好。”
“编程算法正是数学的加速器。”许崇兴赞不绝口。
接着他开门见山发出邀请。
“你那篇加权格拉姆矩阵不等式论文,我前几天在你们院张主任那里看了,在一些特殊领域中有很大潜力。”
“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加入奥运科技突击队?”
话音才刚落下,似乎是生怕徐铭不答应,又连忙搁后面补充一句。
“放心。”
“数院那边我去讲。”
使得还未离开教室的不少同学,听到许崇兴的话表情那叫一个望眼欲穿。
恨不得立刻取代徐铭答应。
至于此刻的徐铭,站在座位上略显懵圈,完全没料到会是这种展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