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院士知道我(1/2)
第94章 院士知道我
徐铭结合自身情况考量,最终还是将毕业论文选题确定在数论上面。
而筛法则在数论中,占据着核心与基石般的地位。
甚至其意义和价值远超解决个别猜想,是探索素数分布不可或缺的强大工具。
本质是在于从整数集合中,筛除那些具有某些不良素因子的数,从而保留或估计目标集合的大小及存在性。
属于研究素数分布最直接自然的方法。
从埃拉托色尼到陈景润院士,筛法是初等的,他则想尝试融合解析数论中的工具。
对筛法优化扩展威力,使之能够处理更精细的问题。
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数学学科经验值,也会随着筛法升级而增长。
张鲁平不喜欢干涉学生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徐铭这种思维明确数学天才。
如果强行为其圈定选题,反而会扼杀天赋。
只有如当初刘新杰感到迷茫的学生,他才会适当给出选题建议。
指导他们完成毕业论文。
尽管清楚徐铭接下来要面临不小挑战,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支持。
“既然你已经有了方向,那就放手去做吧。”
张鲁平放下手中纸张沉声发话,看向徐铭的眼神中满是鼓励和期待。
下秒。
他未做停顿,紧接着又继续往下说。
“关于数论筛法,院里面郑以中教授研究最深,且和陈景润院士有过深入交流探讨。”
“你可以多去向他请教。”
“能够对你的毕业论文起到很大帮助。”
虽然先前郑以中对徐铭很满意,为能收作学生,连好珍藏的茶叶都给拿了出来。
眼下让徐铭去请教,怎么看都有种送上门的感觉。
但他不得不承认,在数论筛法领域,确实没人能比得上郑以中。
反正眼下徐铭已经选定导师,自然不能随意更换。
其将来数学水平成就越高,他这个研究生导师也会更加有面子。
自不会介意自个学生被别的教授指导。
徐铭将这句话听进耳中,脸上顿时浮现出欣喜,没想到郑教授最擅长的竟是筛法。
且还和陈景润院士交流探讨过。
如果提到筛法,那么对于数学人来说,首先想什么无疑是陈景润。
其研究的加权大筛法,可是成功将哥德巴赫猜想给推进到了‘1+2’。
这是数论领域的里程碑。
他对郑教授的了解,除给本科生上专业课外,便是去年期中考试的时候给他出屠神题,若不是今天导师提及还真的不知道这些情况。
于是未作迟疑,当即点头沉声表示。
“我会去拜访郑教授的。”
“嗯。”
张鲁平闻言堆出满意笑容,随即话锋一转又询问起另外的事情。
“对了。”
“过两天是不是,奥运场馆技术竞标就要开始答辩?”
“许教授已经通知过了,让我负责主讲。”徐铭如实回答这个问题。
“这是好事。”
“你能在编程算法领域有所成就,将来更有利于你的发展成长。”
“同时也能辅助解决数学问题。”张鲁平对徐铭的话给出较高的评价。
话音才刚落下,没有任何停顿又接过话茬讲。
“毕业论文不用太着急,你相比别人有足够的时间去慢慢完成。”
“我知道了导师。”徐铭深以为意道。
接下来的时间,张鲁平也不再耽搁徐铭,习惯性嘱咐两句便让徐铭去忙自己事。
旁边刘新杰自从听到徐铭的毕业论文选题,表情到动作便都是僵硬的。
万万没想到有人会主动,给毕业论文上难度。
心里面有很多话想说。
直到徐铭的身影彻底从视野内消失,他这才回过神看向导师开口询问。
“导师。”
“你怎么不劝劝徐师弟?”
“筛法可难研究。”
“要是最后没有什么成绩,浪费了时间不说,还有可能被打击到丧失自信。”
他和这个师弟虽说才相处半年多,但却基本摸清了徐铭在数学上的性格,绝不会说随便弄出点东西,就当做自己毕业论文参加院里答辩。
但真想要在筛法领域搞出成绩,却是很困难的事情。
而长期付出努力研究,看不到成果回报,势必会影响到自身的状态。
致使对数学的自信受到打击。
所以他才会如此担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